(2005)東民四終字第16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馬光棟,男,1964年4月9日出生,漢族,勝利油田海洋鉆井公司買斷職工,住東營市西二路78號。
委托代理人:謝玉泉,山東魯北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索振貴,男,1966年8月24日出生,漢族,東營市天齊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經理,住東營市西二路15號。
委托代理人:石艷田,山東齊征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東營市天齊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住所:東營市西四路勝利水泥廠北側。
法定代表人:索振貴,經理。
原審第三人:孫鳳梅,女,1967年4月3日出生,漢族,勝利石油管理局技術檢測中心職工,住勝利石油管理局勝中社區西二區。
上訴人馬光棟因合伙糾紛一案,不服東營市東營區人民法院(2003)東民初字第2079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馬光棟及委托代理人謝玉泉,被上訴人索振貴及委托代理人石艷田,被上訴人東營市天齊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索振貴,原審第三人孫鳳梅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經審理查明,2002年11月,原告與被告索振貴、第三人簽訂三方合作協議,約定原告與被告索振貴以現金和設備出資,各占股份的45%,第三人以技術出資,占股份的10%.利潤按股份分配,其中第三人每月預領1000元。2003年1月4日,原告及被告索振貴、第三人簽訂股權確認明細書一份,確認了原告與被告索振貴的出資。2003年3月1 日,由第三人執筆,原告與被告索振貴簽訂分伙協議一份,約定分伙,并約定已銷售的澄清劑共83噸扣除稅金及5個月房租15000元、2003年2月份工資后按股份分配,工廠設備作價50000元歸被告索振貴,甩干機賣后原告與被告索振貴均分,塑料桶原告與被告索振貴平分,已開發的市場山東萬達集團歸被告索振貴,東辛采油廠歸原告。原告與被告在分伙協議上簽字認可,第三人未簽字。
另查明,分伙協議中確定的83噸澄清劑稅后價格為每噸4141.15元,共計343715.45元均已結算,其中結算至原告處5噸,計款20705.75元,經被告索振貴結算至被告天齊公司處78 噸,計款323009.70元。2003年2月份工人工資為3750元。第三人自合伙組織預領收益2000元。三人合伙財產甩干機及塑料桶在簽訂分伙協議時存放于被告索振貴處,被告索振貴及第三人均表示放棄分割,被告同時主張塑料桶已爛掉,原告及第三人均無異議。原告與被告索振貴簽訂分伙協議時協議中未涉及的合伙財產有價值10000元的破乳劑、價值10000元的成品引發劑。被告索振貴主張該部分財產都在桶中,但已當成廢品賣掉了。分伙協議簽訂后原告未經營原合伙項目。
另查明,被告天齊公司成立于2003年2月24日。
原告主張分伙協議中無第三人簽字,協議無效,合伙關系實際并未解散,被告索振貴于2003年2月與他人共同出資設立被告天齊公司從事同業經營,違反了法律規定,侵犯了合伙人的合法權益,二被告應以侵權利潤對原告及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二被告認為被告索振貴與他人成立被告天齊公司時合伙組織已停止經營,且不存在侵權行為,不應承擔民事責任。第三人對原告主張無異議。
原審法院認為,原告與被告索振貴、第三人簽訂的三方合作協議是三方真實意思,合伙關系依法成立。2003年3月1日的分伙協議,因第三人對協議內容有異議,未在協議上簽字,故分伙協議無效。但協議簽訂后,合伙組織已停止經營,應視為合伙關系實際終止,合伙人應就此前合伙財產按合伙協議確定的分配方法進行分配。分伙協議簽訂時的價值20000元的產品,分伙時由被告索振貴實際占有,雖其主張已按廢品處理,但未經其他合伙人同意,應以產品價值對原告及第三人承擔責任。第三人已預領的收益款應一并納入分配財產,并在分配中予以扣除。原告主張被告索振貴在合伙期間與他人成立被告天齊公司,要求分配被告天齊公司的侵權利潤,因被告天齊公司成立雖然在分伙協議簽訂前七天,但原告提供的證據不能證明此間被告天齊公司的收益情況,故對原告主張,不予采信。因被告索振貴將合伙收益結算至被告天齊公司,被告天齊公應對被告索振貴應歸還原告及第三人合伙財產承擔連帶清償責任,被告索振貴與被告天齊公司的債權債務關系,本案不作處理。合伙協議中對銷售市場所作約定,因原告在簽訂分伙協議后未從事原合伙項目,本案亦不作處理。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第三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之規定,判決:一、被告索振貴支付原告馬光棟合伙收益款164678.70〔(4141.15*83+50000+20000+2000)*45%- 20705.75〕元,支付第三人孫鳳梅合伙收益款39196.55〔(4141.15*83+50000+20000+2000)*10%-2000〕元。二、被告天齊公司對被告索振貴的還款義務向原告及第三人承擔連帶清償責任。三、被告索振貴返還原告馬光棟甩干機一臺。四、駁回原告馬光棟的其他訴訟請求。以上一至三項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履行。案件受理費8960元,由原告負擔4670元,被告索振貴負擔4290元。財產保全費7700元由原告負擔 5600元,被告索振貴負擔2100元。
上訴人馬光棟上訴稱,一審認定分伙協議無效是正確的,但認定該協議簽訂后,合伙組織已經停止經營,沒有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上訴人認為,無效的分伙協議不能產生解除合伙關系的法律后果,因此合伙關系并未終止,被上訴人索振貴作為合伙人之一,利用合伙財產進行生產經營所得財產應歸全體合伙人共有。被上訴人索振貴利用自己既是合伙人之一又是天齊公司法定代表人的雙重身份之便利,侵占其資金、場地和銷售市場,通過天齊公司占有合伙組織的財產及生產經營所得拒不向其他合伙人分配的行為,已對其他合伙人構成侵權。被上訴人應當按照上訴人在一審期間提交的計算方式和計算結果,對上訴人進行賠償。請求二審法院變更原審判決第一項、撤銷原審判決第四項,支持上訴人的上訴請求。
被上訴人索振貴辯稱,原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上訴人與被上訴人自從2003年3月1日在第三人孫鳳梅的執筆下簽訂分伙協議,只是第三人認為沒有牽扯個人利益才未在該協議書上簽字。因此,不管分伙協議的效力如何,就分伙時的剩余財產上訴人是認可的。天齊公司經營的產品與原合伙組織經營的產品并非相同產品,上訴人以產品的主要效果要求值來判斷屬于同一產品與事實不符。所以,原審對分伙剩余財產的分配合理合法,請求二審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被上訴人天齊公司的答辯意見同被上訴人索振貴。
第三人孫鳳梅述稱,同意原審判決的處理意見。
二審中,雙方當事人均未提交新的證據。
二審查明的事實與一審查明的事實一致。
本院認為,上訴人、被上訴人索振貴以及原審第三人對雙方合伙協議的簽訂、合伙關系的成立、合伙事實的存在均無異議,原審對此亦予以確認,二審在此不再贅述。雙方當事人在二審期間爭議的主要焦點問題是:原審對合伙財產的認定與分割是否正確。從分伙協議的簽訂過程分析,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索振貴分伙協議上的簽字行為,是對合伙解散的真實意思表示。原審第三人孫鳳梅未簽字的原因,二審期間,孫鳳梅向法庭作出明確陳述:“在分伙協議起草完之后,雙方對合伙期間的剩余財產均認可,只是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索振貴口頭表示分伙協議中涉及的財產由其二人平均分配,未分給孫鳳梅按照合伙期間約定的應得10%合伙利潤的份額,故未在分伙協議上簽字。”對孫鳳梅的這一陳述,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索振貴均無異議。由此可見,雙方當事人的散伙是基于合伙人的約定,按照有關法律規定,合伙解散意味著合伙關系消滅。上訴人上訴稱,分伙協議簽訂后原合伙組織仍在繼續經營,未提供充分證據予以證明,本院不予采信。原審對分伙協議中的財產予以確認并根據雙方約定的分配比例對合伙財產進行的分割并無不當。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索振貴在合伙期間與他人成立被告天齊公司后,侵占其資金、場地和銷售市場,要求分配被上訴人天齊公司的侵權利潤的訴訟請求系侵權之訴,與本案并非同一法律關系,本院在本案中不予審查,上訴人可另行起訴。
綜上所述,本院認為,上訴人的上訴請求依法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二條、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五十八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8960元,由上訴人馬光棟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宋子美
審 判 員 于秋華
審 判 員 楊秀梅
二OO五年一月二十五日
書 記 員 周愛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撤訴狀(法人或其他組織撤回上訴時使用)
2020-10-14刑事判決書(再審后的上訴、抗訴案件二審改判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再審后的上訴、抗訴案件二審維持原判用)
2020-10-14報請核準假釋案件的報告(有特殊情況假釋用)
2020-10-14人民法院釋放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法定代理人到場通知書
2020-10-14批準延長偵查羈押期限決定書
2020-10-14解除監視居住通知書(送達執行機關)
2020-10-14延長偵查羈押期限決定書
2020-10-14悔改書(因取保候審給法官)
2020-10-14×××公安局查詢存款/匯款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調取證據清單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補充立案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撤銷案件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查詢犯罪嫌疑人存款、匯款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處理扣押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解除取保候審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委托辯護人告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案件證據目錄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起訴書(單位犯罪案件適用)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