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2003)滬二中民五(知)終字第3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杭洲,男,1977年3月28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江寧路685弄53號。
委托代理人吳陳偉,上海市華亭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北京信海科技發展公司上海分公司,地址:上海市延安東路618號23樓A§C座。
負責人沈傳高,經理。
委托代理人陳中玖,北京信海科技發展公司上海分公司職員。
委托代理人王學梁,北京市天達律師事務所上海分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上海網盟科技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定西路1118號400室。
法定代表人周勁松,總經理。
上訴人杭洲因知識產權合同糾紛一案,不服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法院(2002)黃民三(知)初字第2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于 2003年 3月24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杭洲及其委托代理人吳陳偉,被上訴人北京信海科技發展公司上海分公司(以下簡稱:信海公司)負責人沈傳高及其委托代理人王學梁、陳中玖,被上訴人上海網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網盟公司)法定代表人周勁松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經審理查明:2000年9月26日,原告杭洲交給被告網盟公司eyeslook.com域名及經濟型主機各一年的費用人民幣340元,網盟公司開給原告的發票客戶欄上寫“杭洲”二字。原告以“FourR工作室”作為注冊單位,在兩被告處填寫域名注冊登記時,域名管理人皆為杭洲,單位名稱皆為FourR工作室,被告網盟公司未向上訴人提出查看“FourR工作室”營業執照的要求。原告注冊成功eyeslook.com域名,被告信海公司所給的“國際域名注冊證書” 上寫“注冊時間”為 2000年9月28日,“注冊所有人”為FourR工作室,“通信地址”為上海市江寧路685弄53號。原告使用該域名籌備設立“眾愛中華”娛樂網站,并出現在“百家網站共建網上金鷹節”的宣傳單上。2001年8月21日,原告向被告網盟公司支付域名續費,網盟公司收費后出具了發票,并將費用及時轉交給信海公司。信海公司收到費用后,其服務器作了兩次操作,后一次2001年9月27日9:01:45的操作沒有成功。原告于2001年10月28日上網查找該網址時,發現瀏覽器顯示“無此網址”,經與被告信海公司交涉,信海公司于10月29日進行了操作,當天該網址重現。被告提供的系統日志顯示的有關2001 年的“操作日期”一共有三個:9月27日、10月29日和12月 27日。該域名于2001年10月31日被他人注冊,現域名所有人與原告的信函交往中表示愿意出售系爭域名。
原審法院認為:域名申請人的權利應以“國際域名注冊證書”上所記載的內容為基準。原告杭洲到被告網盟公司處申請登記域名eyeslook.com時,以虛擬的“FourR工作室”作為注冊單位,并使該稱謂擁有了域名所有人的資格。原告對于域名注冊方面的知識較之于被告要生疏許多,原告在登記時愿意以本人姓名申請的迫切程度應超過以一個虛擬的單位名稱,而被告未向原告提出查看“FourR工作室”營業執照的要求,說明被告在讓“FourR工作室”登記成所有人時有疏于審查的過錯。被告認為應由“FourR工作室”作為訴訟主體,但不能提供“FourR工作室”是一個經濟實體或法人的證據,故實際上不存在“FourR工作室”這樣一個實體,法院不能要求一個子虛烏有的名稱來成為本案主體。而被告網盟公司在收取原告注冊費用時,在發票客戶欄上寫的是“杭洲”而不是“FourR工作室”,證明原告杭洲是交費的主體。被告信海公司所給的“國際域名注冊證書”上寫注冊所有人的“通信地址”就是原告的住址,而在登記后原告也是該域名的實際運營者。該域名的爭議發生后,并沒有一個自稱“FourR工作室” 的主體來關心和主張自己的權利,而皆由杭洲來維護該域名的權利,履行相關義務,故應認為杭洲才是eyeslook.com域名的實際所有人,其有法律依據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原告于2000年交費給被告網盟公司之后,與被告之間形成了一個服務合同,被告有義務為原告申請成功 eyeslook.com國際域名,兩被告也已履行完畢。2001年8月21日,原告又交付給被告網盟公司該域名和虛擬主機的一年續費,完全履行了與被告服務合同中的義務;被告網盟公司出具了發票,并及時將費用轉給了信海公司,說明在原告與被告之間又以實際行為形成了一個新的服務合同,被告應給原告的域名續費并讓原告繼續擁有域名eyeslook.com的所有權。被告網盟公司已經履行了義務,對于原告域名的丟失沒有過錯;且其是被告信海公司的代理商,在將續費轉交給信海公司后,被告網盟公司已將履行服務合同的義務轉移給了被告信海公司,故其無須對系爭域名的被丟失承擔違約責任;而被告信海公司接受了續費后,應及時將域名的續費提交給ICANN.由于其服務器操作沒成功,系爭域名被他人合法注冊,致使原告失去了對該域名的所有權。被告信海公司是ICANN 的代理商,其在收到續費后,應及時與ICANN機構聯系,但按其系統日志2001年最早的日期9月27日,也是原告系爭域名的一年權利到期日,被告信海公司操作上的延誤說明其怠于履行應盡的義務。即使如被告信海公司所辯稱的那樣,是由于計算機技術上的原因造成提交續費工作的未能完成,這個技術上的風險應由身負提交義務的信海公司承擔。被告信海公司由于操作上的不審慎或由于技術故障的原因,未能完全履行自己的義務,導致原告的域名被他人合法注冊,應對此依法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原告在原審第一次庭審中知不可能繼續使用該域名,變更訴訟請求為要求被告賠償損失人民幣280萬元,并向法院提出評估 eyeslook.com域名的申請。當原告得知評估結果為人民幣19,879.80元后,在第二次庭審時再次變更訴訟請求為恢復使用 eyeslook.com域名。原審法院認為,因被告信海公司向美國ICANN機構提交續費的不成功,已使原告失去了對系爭域名的所有權,第三方已經合法擁有了該域名,域名的所有權不在被告手上,被告無法返還不屬于其所有的物,要求被告返還已由第三方原始取得的該域名所有權屬于事實上不能履行;原告因與現系爭域名所有人之間有轉讓意向的e-mail函件往來,要求被告支付原告與第三方商定的轉讓金額,由原告獲得對該域名的所有權,該要求違背我國有關法律的規定,屬于法律上不能履行;且由被告支付原告單方面與第三方商定的價格,也不具有履行的合理性,并可能破壞當事人之間的利益平衡,為合同法追求效益的價值目標所不許,故堅持實際履行缺乏可行性,雙方已實際上不可能采用恢復使用系爭域名的補救措施。原告在第一次庭審中,正是考慮到已無法繼續使用該域名,故而變更訴訟請求為要求賠償損失,并向法院提出評估申請。法院究原告再次要求恢復使用系爭域名的訴請之實質,是希望得到高額的賠償金額,要求賠償是原告貫穿訴訟過程的真正目的,也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救濟方式。故法院將采用賠償損失這一救濟方式來給予原告必要的補償,這是原告在訴訟過程中曾提出的請求,是其真實意思的表示;也能起到對被告信海公司違約的制裁。在賠償費合理程度的標準問題上,原審法院結合上海富申國有資產評估有限公司的評估結果,考慮系爭域名的是否知名,以及原告因被告違約而造成的損失大小,包括原告因丟失域名后存在著虛擬主機網絡空間的空置、網站中止運營的損失、重置該域名需要花費的費用和若用新的域名運營網站將比原來多支出的費用,并兼顧雙方利益的平衡,依法酌情確定被告賠償原告相應損失的額度。據此,原審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一十條之規定,判決:1、被告北京信海科技發展公司上海分公司賠償原告杭洲的損失人民幣22,000元;2、對原告杭洲的其他訴訟請求不予支持。一審案件受理費人民幣24,010元,由原告杭洲負擔人民幣23,010元,被告北京信海科技發展公司上海分公司負擔人民幣1,000元。評估費人民幣5,500元,由原告杭洲負擔人民幣3,000元,被告北京信海科技發展公司上海分公司負擔人民幣 2,500元。
杭洲不服一審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請求撤銷原判,要求被上訴人返還eyeslook.com域名所有權,如被上訴人不能返還上述域名則應當賠償上訴人的實際損失。上訴人的主要上訴理由是:一、eyeslook.com域名仍舊存在,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及相關國際規定,域名可以轉讓,因此被上訴人從現 eyeslook.com域名持有人處獲得該域名,并返還上訴人在事實上可以履行,在法律上也是允許的;二、原審中采用的域名評估方法不當,應當采用收益法或綜合法。上訴人在注冊成功 eyeslook.com域名后,在網站的運營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并在業內享有了一定知名度。而原審法院在評估中僅考慮了域名的注冊費用和網站籌備運營的一些費用,不考慮上訴人網站在實際營運中所產生的無形資產對上訴人顯失公平,原審法院所確定的賠償金額遠遠低于上訴人因eyeslook.com域名喪失而產生的實際損失。
被上訴人信海公司辯稱:被上訴人信海公司服從原審法院的判決,信海公司在上訴人杭洲eyeslook.com的域名丟失上存在一定的過錯,應當承擔原審判決的賠償責任。原審法院所作的域名價值的評估結論是眾愛中華網的價值,并非域名本身的價值。
被上訴人網盟公司辯稱:網盟公司僅是信海公司的代理商,網盟公司已經忠實履行了自己的義務,網盟公司在本案中不應承擔責任。網盟公司服從原審判決。
上訴人杭洲為證明其上訴意見,在二審程序中向本院提供了以下新的證據:1、上訴人杭洲與魯俊在2001年1月到9月間簽訂的歌曲錄用合同5份;2、易域網刊登的域名估價模式的文章;3、易域網域名交易目錄中cnagency.com等域名的報價資料5份;4、2003年2月19日《中化網“天價”回購頂級域名ZJ.COM》的報道;5、現在eyeslook.com網站首頁;6、上訴人杭洲眾愛中華網與其他合作網站的鏈接證據。
兩被上訴人在二審程序中均未提供新的證據。
被上訴人信海公司對上訴人提供證據1、6的真實性有異議,并認為上述證據違反了證據規則,不應采納。對證據2-5的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與本案無關。
被上訴人網盟公司同意被上訴人信海公司的質證意見。
根據各方當事人的質證意見,本院對上訴人在二審程序中提供的新證據認證如下:兩被上訴人對證據1、6的真實性有異議,上訴人亦未提供相應證據予以佐證,因此本院對該兩份證據的真實性不予認可。且證據1、6的發生時間均在一審受理案件之前,因此證據1、6不屬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中所界定的二審程序中的新證據的范疇。證據2系關于介紹域名估價的文章,但該文章本身缺少必要的科學依據,亦難以證明涉案域名本身的價值。證據3、4系其他域名的報價及交易信息,與本案原告需證明的涉案域名的價值無關。證據5僅僅反映了現eyeslook.com域名的持有人有出售域名的意圖。
本院經審理查明,原審法院查明的前述事實基本屬實。
本院認為,被上訴人信海公司未能完全履行自己的義務,導致上訴人域名被他人合法注冊,應當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被上訴人網盟公司已經忠實履行了作為代理商的義務,對上訴人域名的丟失沒有過錯,不應承擔責任。
本案中eyeslook.com域名已由第三方合法取得,該域名的所有人并非本案被上訴人信海公司,因此本案被上訴人信海公司無法返還已由第三方合法取得的域名。而由被上訴人信海公司去取得eyeslook.com域名,在履行上存在不確定性,無法切實保護上訴人的合法權益,亦可能違背公平原則。因此原審法院以賠償損失的救濟方式,維護上訴人杭洲的合法權益,并無不當。
關于上訴人認為采用成本法評估涉案域名有失公平的上訴理由。本院認為,域名本身僅是互聯網絡上識別和定位計算機的層次結構式的字符標識。域名的價值主要來自于經營者對域名主要部分及域名所在網站的投入與維護。因此,上海富申國有資產評估有限公司采用成本法評估涉案域名的價值并無不當。關于上訴人認為評估公司未將其為營運網站而支付的歌曲費用評估在內的上訴理由。本院認為,因上訴人提供的前述證據,不能證明其為營運網站而實際支出過歌曲費用這一事實,故上訴人這一上訴理由本院難以支持。原審法院結合上海富申國有資產評估有限公司的評估結果,考慮系爭域名是否知名,以及上訴人因被上訴人違約而造成的損失大小,包括上訴人因丟失域名后存在著虛擬主機網絡空間的空置、網站中止運營的損失、重置該域名需要花費的費用和若用新的域名運營網站將比原來多支出的費用,并兼顧雙方利益的平衡,依法酌情確定上訴人損失的額度并無不當。上訴人稱網站實際營運中所產生的無形資產的上訴理由,已由原審法院適當的考慮在賠償數額之內。因此上訴人的這一上訴理由,本院亦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審判程序合法,應予維持。上訴人的上訴請求和理由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應予駁回。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案二審案件受理費人民幣24,010元,由上訴人杭洲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芮文彪
代理審判員 王辰陽
代理審判員 何 淵
二○○三年四月二十五日
書 記 員 申靜芬
書 記 員 郭 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裁定書(和解協議履行后終結破產程序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公訴案件用)
2020-10-14刑事附帶民事裁定書(二審發回重審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恢復審理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凍結)令(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領取骨灰通知書(告知罪犯家屬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共同賠償決定書(供人民檢察院辦理共同賠償案件用)
2020-10-14不予批準逮捕案件補充偵查提綱
2020-10-14不批準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
2020-10-14搜查證
2020-10-14刑事起訴書
2020-10-14傳喚證
2020-10-14×××公安局拘留證
2020-10-14×××看守所羈押期限屆滿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起訴意見書
2020-10-14×××公安局調取證據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準許拘役罪犯回家決定書
2020-10-14提請減刑/假釋建議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搜查證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解除扣押郵件、電報通知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