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2005)滬二中民五(知)初字第149號
原告四川德陽譚氏餐飲連鎖有限公司,住所地:四川省德陽市岷江東路428號。聯系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錦繡路666號16樓1602室。
法定代表人譚興順,該公司董事長。
被告上海譚氏官府菜餐飲發展有限公司南京西路分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南京西路580號第四層。
負責人陳波。
被告上海譚氏官府菜餐飲發展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閔行區虹中路715號第四層。
法定代表人羅薇,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鄧國林,四川泰和泰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述兩被告的共同委托代理人陳先鏢,上海市勛業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四川德陽譚氏餐飲連鎖有限公司訴被告上海譚氏官府菜餐飲發展有限公司南京西路分公司商標侵權糾紛一案,本院于2005年4月26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同年7月18日,原告追加被告上海譚氏官府菜餐飲發展有限公司為本案共同被告。同年10月13日本院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的委托代理人宋定原,被告上海譚氏官府菜餐飲發展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鄧國林、兩被告共同委托代理人陳先鏢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訴稱:原告于1997年7月14日獲得國家商標局頒發的“大寫拼音的TAN與中文譚氏”組合的注冊商標證。核定使用商品第42類。服務項目是:餐館、自助餐館、快餐館、咖啡館提供飲食供應。注冊有效期至2007年7月13日。原告根據其所特定的特許經營加盟收費標準以及與部分加盟商訂立的特許經營及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原告在準許加盟使用“譚氏”商標時要收取特許經營加盟費和使用費共人民幣80萬元。被告上海譚氏官府菜餐飲發展有限公司南京西路分公司自2004年經營以來,一直使用“譚氏” 商標經營高檔餐飲,從未向原告支付特許經營費和商標許可使用費。原告認為,被告上海譚氏官府菜餐飲發展有限公司南京西路分公司在其企業名稱以及經營過程中使用“譚氏”的行為侵害了原告的注冊商標專用權,原告遂向法院起訴要求判令兩被告停止上述侵權行為、賠償原告經濟損失人民幣80萬元。
原告向本院提供如下證據:
1、商標注冊證;2、四川省著名商標注冊證書;3、兩被告的工商注冊基本信息;4、房屋租賃合同;5、“譚氏官府菜”訂座卡;6《時尚美食報》對“譚氏官府菜”的報道;7、“譚氏官府菜”宣傳冊;8、“譚氏官府菜”餐飲發票;9、譚氏餐飲連鎖有限公司中餐特許經營收費表;10、原告與其他商戶簽訂的特許經營及商標使用許可合同。
兩被告辯稱:原告將“譚氏”的中文文字作為其商標,這是一個錯誤的認識。事實上,原告的商標是一個圖文組合商標,其“譚氏”的文字在原告商標中的顯著性是很弱的,其商標是通過一個整體才獲得注冊。被告使用的標識主要部分是“官府”,“譚氏”作為姓氏具有通用的含義,對通用文字應當允許他人在合理范圍內使用。此外,被告以“官府菜”作為其主要特色,其消費群體與原告是不同的,因此,從整體比較來看,被告使用“譚氏官府菜”的行為,不會使相關的消費者對其經營主體造成混淆。因此,被告的行為不構成對原告商標的侵權。原告提出賠償的請求也無事實和法律依據。故兩被告請求駁回原告訴訟請求。
兩被告向本院提供如下證據:
1、注冊號為第1487981號、第3219078號、第3004566 號,商標分別為“官府文字加邊框”、“第一貴”及“花邊圖形框”的三個注冊商標證;2、經公證的原告經營場所的照片;3、經公證的被告經營場所的照片; 4、遼寧出版社出版的《新編廚師培訓教材》一書復印件;5、“譚氏官府菜”的宣傳冊;6、經公證的問卷調查表;7、中國名宴證書、中國名菜證書、金鼎獎證書、美食質量金獎證書。8、四川中大公證處出具的公證書。
上述原被告提供的證據,庭審中經舉證、質證,雙方對相對方證據的真實性均無異議,但對其證明的問題,各自均有不同的意見。
經審理查明:1997年6月21日及7月14日,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核準,原告分別取得了“圖形化的TAN與中文譚氏”組合的商標注冊證,注冊號為 1037962和1055583.核定服務項目第41類(娛樂、文娛節目等)和第42類(餐館、自助餐館、快餐館、咖啡館等)。該兩項注冊商標核定有效期分別至2007年 6月20日和2007年7月13日止。上述第42類商標獲得了四川省著名商標證書,證書有效期限自2004年至2007年。原告在使用第42類商標時還以特許經營加盟的形式許可他人使用該商標。
被告上海譚氏官府菜餐飲發展有限公司南京西路分公司于2004年3月25日設立,是被告上海譚氏官府菜餐飲發展有限公司的分支機構。其經營范圍是:飯菜(不含外送)、干點、濕點、飲料、酒、熟食。該公司成立后,其經營餐飲過程中的菜譜、訂座卡、餐飲發票以及宣傳報道和資料中均使用了“譚氏官府菜”五個字,其中“譚”的字體包含繁體“ ”和簡體“譚”。
另查明:四川譚氏官府菜餐飲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是“官府文字加邊框”、“第一貴”以及“花邊圖形框”的注冊商標權利人。根據上述權利人的授權,上海譚氏官府菜餐飲發展有限公司南京西路分公司在其實際經營過程中使用了上述三項商標。2002年至2003年期間,四川譚氏官府菜餐飲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以“官府”命名的系列菜多次被中國飯店協會授予中國名菜或中國名宴證書。
還查明:1994年8月由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新編廚師培訓教材》在“五、地方菜種繁多”項下的第19 列“官府菜”中介紹了“官府菜”是享有高官厚祿的文武官員家廚的特色菜肴系列,最常見的是以個別菜流傳于世,也有形成一整套具有獨特風格菜肴的,如北京的譚家菜、山東的孔府菜等。
庭審中,根據被告提供的原被告經營場所的照片可以反映,原告主要以經營“火鍋”以及“普通菜肴”為主,被告以經營高檔的“官府”菜為主。被告委托公證處制作的問卷調查表,可以反映部分消費者認為原告的商標與被告使用的“譚氏官府菜”不相近似的事實。
庭審中,原告明確表示其要求兩被告承擔的民事責任是有關被告上海譚氏官府菜餐飲發展有限公司南京西路分公司所實施的行為。
上述事實由原被告雙方各自提供的商標注冊證及相關證書、原告的特許經營合同及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兩被告的商標許可使用合同、兩被告的工商經營信息及房屋租賃合同、“官府菜”的獲獎證書、《新編廚師培訓教材》、原被告經營場所的照片、公證書、問卷調查表、被告的菜譜、訂座卡、餐飲發票以及宣傳報道及資料、本案聽證及庭審筆錄等證據證實。
本案的爭議焦點在于:1、被告上海譚氏官府菜餐飲發展有限公司南京西路分公司在企業名稱以及經營、宣傳過程中使用“譚氏官府菜”五個字是否侵犯了原告享有的注冊號為1055583的“圖形化的TAN與中文譚氏”組合注冊商標專用權?2、原告要求兩被告賠償經濟損失人民幣80萬元是否有事實和法律依據?
關于第一個爭議焦點,原告認為:原告的商標經國家商標局核準注冊,應當受到法律的保護。“譚氏”是原告商標的一部分,原告商標中大寫拼音字母TAN所表達的意思也是“譚氏”的意思。字的大小,在原告商標中并沒有任何意義,原告所注冊的就是這樣一個“譚氏”,核定使用范圍在第42類的商標。被告經營什么菜原告無權利干涉,但被告在餐飲中使用了“譚氏”文字,就是對原告具有“譚氏”文字的組合商標的侵權。
被告認為:原告的商標是整體進行注冊的,原告不能隨意解釋其商標。單獨的“譚氏”文字不是原告的商標,原告也無權禁止他人使用。 “譚氏”文字在原告組合商標中的顯著性是非常弱的,甚至可以認為不具有顯著性。原告的商標是借助其他圖形和字母,才具有了顯著性,最終才能獲得注冊。這個商標與單純的“譚氏”文字是有根本區別的。單純的“譚”字已被他人注冊了商標,若依據原告的觀點,原告商標中的“譚氏”也侵犯了他人“譚”字的注冊商標專用權。為此,根據商標法的相關規定,被告使用“譚氏官府菜”與原告的圖文商標不會引起誤認和混淆,不構成相同和近似。被告使用“譚氏”兩個字屬于法律規定的合理使用范疇,“譚氏”作為姓氏來說具有通用的含義,而且該姓氏在被告使用過程中還表明一個菜系的發展淵源,從這一點看,被告也屬于合理使用,原告無權禁止被告合理使用。
本院認為:原告依法核準注冊的“圖形化的TAN與中文譚氏”組合商標,應受法律保護。注冊商標的專用權,以核準注冊的商標和核定使用的商品(服務)為限。判斷被告所使用的“譚氏官府菜”(包含繁體“ ”與簡體“譚”)五個字是否構成對原告注冊商標的侵權,應將原告“圖形化的TAN和中文譚氏”的組合按照整體判斷原則,并結合商標的顯著性綜合進行判斷。分析原告的組合商標,其文字部分“譚氏”作為一種普通姓氏,以普通文字形式表達,缺乏識別性,不具有顯著特征。而圖形化的TAN具有一定的個性特征,其對于其他普通形式的TAN以及中文文字的“譚氏”來說,其顯著性是顯而易見的。因此,當該圖形化的TAN與普通文字“譚氏”組合在一起時也同樣具有顯著性,但該顯著性并非靠普通的“譚氏”文字表現出來,而是憑借圖形化的TAN才發揮了顯著性作用。中文“譚氏”在該商標中所起的作用相對圖形來說其所占比例和重要性是比較弱的。因“譚氏”文字在原告商標中所處的地位較弱,因此,將原告商標各要素組合后作為一個整體,與被告使用“譚氏官府菜”五個字中涉及的“譚氏”文字相比較,不易使相關公眾對服務的來源產生誤認或者發生聯想以及產生特定的聯系,且原告也未提供證據證明被告所實施的行為足以使普通消費者對被告與原告之間存在特定的經營關系產生聯想或者誤認,并對其服務來源產生混淆,從而誤導了相關公眾。原被告同屬經營餐館,從目前雙方的經營特色看,雙方的消費群體確實存在一定的差異,但其經營特色不屬于判斷商標相同或相似的要素,因此,被告從經營“官府菜”的特色作為其消費者不會誤認的理由缺乏依據。原告對其圖文組合商標,片面夸大“中文譚氏”的重要性和顯著性,不符合商標注冊的本意,也不符合判斷商標侵權的一貫標準。因此,本院認定被告整體使用“譚氏官府菜” (包含繁體“ ”與簡體“譚”)不構成對原告圖文組合商標的侵權。被告從“譚氏”文字在原告商標的顯著性地位作為其抗辯不侵權的理由可以成立。原告要求認定被告的行為構成對其商標的侵權無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關于第二個爭議焦點,鑒于本院前述已對被告的行為不構成對原告商標的侵權作出了認定,因此,原告提出要求被告賠償人民幣80萬元的請求,無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本院認為,原告的商標依法獲得,應受法律保護。但其保護范圍應當圍繞其商標注冊的核心內容,整體進行保護。被告在企業名稱以及經營過程中使用的 “譚氏官府菜”五個字雖有與原告商標部分內容相同的“譚氏”二字,但由于“譚氏”二字僅為普通的姓氏,不具有顯著性,因此,“譚氏”二字本身不能作為原告商標的核心內容,原告也不能單獨將“譚氏”二字作為其商標的核心內容來禁止他人使用。故原告主張被告使用“譚氏官府菜”五個字的行為構成對原告商標的侵權無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四條第三款、第五十一條、第五十二條第(一)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第九條、第十條的規定,判決如下:
對原告四川德陽譚氏餐飲連鎖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案件受理費人民幣13,010元,由原告四川德陽譚氏餐飲連鎖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陳 默
代理審判員 ?壽仲良
代理審判員 ?陸 萍
二○○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書 記 員 ?黃 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裁定書(分配基金用)
2020-10-14民事裁定書(終結船舶優先權催告用)
2020-10-14法人或其他組織申請執行書
2020-10-14民事裁定書(和解協議履行后終結破產程序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一審自訴案件用)
2020-10-14刑事附帶民事裁定書(二審維持原判決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裁定書(二審維持原判用)
2020-10-14刑事裁定書(高級人民法院核準死刑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對申請回避的復議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調取證據材料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報請核準死刑案件報告(中級人民法院用)
2020-10-14人民法院釋放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保證書(檢察機關)
2020-10-14解除凍結犯罪嫌疑人存款、匯款通知書回執
2020-10-14扣押郵件、電報通知書回執
2020-10-14應當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見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不立案決定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出庭通知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提請抗訴報告書
2020-10-14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違法所得意見書(回執)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