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東民終字第109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張桂林,男,1963年2月28日出生,漢族,山東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東營證券交易營業部干部,現住利津縣陳莊鎮幼兒園院內。
委托代理人徐波,山東魯北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李振才,山東魯北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陳學文,男,1974年12月20日出生,漢族,利津縣陳莊鎮陳南村農民,現住該村。
上訴人張桂林因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利津縣人民法院(2000)利民初字第118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1年5月14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張桂林及其委托代理人徐波、李振才和被上訴人陳學文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判決認定,1999年4月19日,陳學文的姐夫韓民西(1999年6月份因犯罪被逮捕,現在省魯中監獄服刑)向張桂林借款20000元,約定利率為12‰,并由韓民西給張桂林出具借據一張,貸款人署名韓民西。后韓民西和張桂林各使用了10000元。2000年2月21日,陳學文交給張桂林現金11200元,張桂林給陳學文出具收條一張,寫明:今收到韓民希(西)壹萬壹仟貳佰元整,收到人張桂林。張桂林認為陳學文之母系陳學文的借款代理人,要求追加程云榮為共同被告。原審法院認為,借據上的貸款人是韓民西,張桂林和韓民西為該借貸關系的主體,張桂林要求陳學文償還20000元本息無事實依據。程云榮與陳學文沒有形成借貸關系中的代理行為,程云榮非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故駁回張桂林的請求追加程云榮為共同被告的申請。陳學文不具備本案被告的主體資格,故判決駁回張桂林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 1000元、差旅費500元由張桂林負擔。
張桂林上訴稱,一審判決對本案借貸法律關系主體的認定錯誤。根據程云榮的證言,韓民西只是該借貸關系的介紹人,陳學文是借貸關系的主體,具備一審被告的資格,程云榮為了共同的家庭利益,實質上亦為借款人,一審駁回追加程云榮為共同被告的申請錯誤。張桂林和陳學文、程云榮之間的借款只是口頭協議,并不存在原審判決認定的“原始證據”,張桂林書寫的收到韓民西11200元的收條是韓民西妻子償還韓民西借張桂林的另一筆借款,不是陳學文的借款。一審判決認定事實、適用法律嚴重錯誤,請求二審法院撤銷原判,依法改判。在一審期間,上訴人提交了以下證據:1、利津縣陳莊鎮法律事務所工作人員牛青對張桂林的姐姐張桂蘭的調查筆錄,證明1999年4月中旬程云榮要求張桂林給陳學文低息貸款20000元,2-3天后,聽說張桂林把20000元交給程云榮了,聽程云榮說張桂林給陳學文貸了20000元;2、對薄其美的調查筆錄,與張桂蘭的證明內容一樣。3、對程云榮的調查筆錄,程云榮證明她于1999年4月中旬和張桂林說能不能給聯系20000元貸款,利息不能太高,張桂林答應了。幾天后,張桂林和韓民西給她送了20000元,她問陳學文用不用,陳學文說用,約定的利息是12‰,當時沒有打條,后韓民西和她說,要用 10000元,就給了韓民西10000元,也沒有打條。事后陳學文給了張桂林10000元和利息1000元。4、2000年8月24日對韓民西的調查筆錄,韓民西說,1999年4月19日,我和張桂林到程云榮家給程云榮送給陳學文貸的20000元,由于程云榮不識字,我給張桂林打了貸款條。后來,我用了其中的10000元。5、韓民西書寫的證明條:“陳學文貸到張桂林現金貳萬元立(利)息1分2厘,期限一年,貸款人陳學文,經手人韓民西。”
陳學文辯稱,原審判決對主體的認定、駁回張桂林追加程云榮為共同被告的申請均是正確的。上訴人主張張桂林書寫的11200元收到條系韓民西歸還的另一筆借款不能成立。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在一審過程中,提供了以下證據:1、2000年2月21日張桂林書寫的“今收到韓民西壹萬壹仟貳佰元整(11200元),收到人:張桂林。2000年2月21日”。 2、陳學文委托崔懷民、王希國于2000年9月7日對韓民西的調查筆錄,韓民西稱,由于張桂林告訴他陳學文堅決不還錢,非常生氣,在張桂林的要求下,給張桂林重新打了證明條,(就是張桂林提交的證據5) .事實上,是他從張桂林處貸的20000元,并給張桂林打了貸款條,內容是“今貸到張桂林現金貳萬元整,利息1分二,貸款人韓民西,1999年4月19 日”。這張原始借據被牛青撕毀了。陳學文從這20000元中借去用了10000元。
經審理查明,1999年4月19日,韓民西(上訴人張桂林的表弟、被上訴人陳學文的姐夫)向上訴人借款20000元,約定利息12‰并給上訴人寫了“貸款條”。借款之后,韓民西與上訴人共同到了被上訴人家,把20000元現金交給了被上訴人的母親程云榮。被上訴人和韓民西從中各使用了10000元。2000年2月21日,被上訴人以韓民西的名義歸還了上訴人10000元本金和1120元利息。韓民西使用的10000元至今未還。另查明,陳學文與張桂林之間沒有其他的借貸行為。
以上事實有程云榮、韓民西、上訴人書寫的借款條在案為憑,足以認定。
本院認為,上訴人提供的薄其美、張桂蘭的證言都是聽說程云榮受被上訴人委托向上訴人貸款的情況,不能直接證明本案事實,本院不予采信。程云榮的證言結合韓民西的證言,只能證明韓民西和上訴人于1999年 4月19日將20000元現金交給程云榮,陳學文使用了其中的10000元并已歸還,韓民西使用的10000元至今未還,而不能夠證明被上訴人確實委托其向上訴人貸款或是被上訴人直接向上訴人借款的事實。因此,上訴人提供不出直接證據證明陳學文是本案爭議的20000元借款的借款人,原審判決駁回上訴人上訴請求并無不當。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判決結果正確,應予維持。上訴人主張程云榮與被上訴人共同生活,借款也是為了家庭生活,即使程云榮借款,讓被上訴人承擔還款責任也符合情理,本院認為上訴人的該項主張不符合法律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152條、第153條第1款第1 項、第158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000元由上訴人張桂林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李貫英
代理審判員 紀紅廣
代理審判員 王海蓉
二○○一年六月一日
書 記 員 周愛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裁定書(宣告破產用)
2020-10-14破產程序終結裁定書
2020-10-14民事起訴狀(法人或其他組織提起民事訴訟用)
2020-10-14刑事辯護律師事務所函
2020-10-14調取證據材料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宣判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批準逮捕決定書回執
2020-10-14應當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見書
2020-10-14解除監視居住通知書(送達執行機關)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不立案決定書
2020-10-14指定管轄決定書(送達被指定管轄的人民檢察院)
2020-10-14刑事賠償復議申請書
2020-10-14解除取保候審申請書
2020-10-14減刑申請書
2020-10-14移送案件通知書
2020-10-14檢查證
2020-10-14×××公安局移送案件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釋放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變更強制措施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收取保證金通知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