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及作用
????
行政上訴狀是行政訴訟的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作出的未生效的第一審行政判決、裁定,在法定期限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交的請求重新審理、并
撤銷或
變更原審裁判的
法律文書。行政上訴狀既是行政訴訟當事人聲明上訴的訴訟文書,也是第
二審人民法院適用
行政訴訟法中規定的第二審程序對行政案件進行上訴審的依據。
二、注意事項
????行政案件的當事人對第一審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裁定不服,因而委托律師擔任第二審
訴訟代理人的,可以通過其授權行為委托律師代為上訴。律師接受這類當事人的委托后,首先應當對當事人的委托是否符合法律所規定的上訴條件進行審查。根據有關法律的規定,當事人行使上訴權提起上訴,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上訴人必須符合法律的規定。根據法律的規定,只有享有上訴權的行政案件當事人,包括原告、
被告、第三人才能提出上訴。
???上訴對象必須符合法律的規定。根據法律的規定,只有第一審人民法院作出的尚未發生
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才能成為上訴人的對象。
???上訴的時間必須符合法律的規定。根據法律的規定,對判決不服的
上訴期限為15日,對裁定不服的上訴期限為10日,從判決書、裁定書送達當事人之日起計算。超過期限,上訴無效。
???上訴的方式原則上采取書面的方式。
????代理律師經審查,確認
委托人的上訴請求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應當指導、協助委托人制作行政上訴狀。
????行政上訴狀的格式和書寫內容、要求與
民事上訴狀相同。
【 范 式 】
行政上訴狀(一)
(行政案件公民當事人提出上訴用)
上訴人(原審原告):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
上訴人因一案,不服人民法院年月日()字第號行 政判決(或裁定),現提出上訴。
上訴請求:
事實與理由:
此致
×××人民法院
上訴人:×××
年月日
附:
一、本上訴狀副本份
二、證據材料份。
行政上訴狀(二)
(行政案件的
法人、其他組織或行政機關提出上訴用)
上訴人名稱(原審原告或被告):
所在地址:
法定代表人(或代表人)姓名:職務:
電話:
企業性質:工商登記核準號:
經營范圍和方式:
開戶銀行:帳號:
被上訴人名稱(原審被告或原告):
所在地址:
法定代表人(或代表人)姓名:職務:
電話:
上訴人因一案,不服人民法院年月日()字第號 行政判決(或裁定),現提出上訴。
上訴請求:
事實與理由:
此致
×××人民法院
上訴人:×××
年月日
附:
一、本上訴狀副本份;
二、證據材料份。
【 范 文 】
行政上訴狀
上訴人(一審原告):李××,男,××歲,漢族,×××市人,×××市××廠退休工人 ,住××市××村×街×號。
被上訴人(一審被告):×××市××區城市建設環境保護局。
法定代表:賴××,局長。
委托代理人:王××,副局長。
案由:上訴人因不服××區人民法院(××)×法行字第4號行政判決,現提出上訴。訴 訟請求:請示和理由如下:請求:1.撤銷××區法院(××)×法行字第4號《
行政判決書》,依法改判;
2.因被上訴人的工作人員失職及在招待職務中給上訴人造成的建樓損失,應由被上訴人承 擔行政
侵權 責任,并賠償一切經濟損失。
理由:
一、上訴人于××××年×月×日經被上訴人批準,在××村×街×號自己家 院內建成一座 二層東樓。上訴人是以審批的(××)×建字第×號《私房建筑許可證》為依據,并由 被上 訴派工作人員到現場進行勘驗、畫線、打樁定位后,上訴人才實施建筑施工的。為了在施工 中不和鄰居發生矛盾,上訴人之子李××到被上訴人辦公室,當面在批準的建樓圖紙上加蓋 了 自己的手章,并當場指明這1.15米(見圖紙)是西側房檐。被上訴人聽后沒做任何表示,也 沒有往圖紙上作記錄說明。在××××年×月×日,被上訴人要求上訴人去掉西房檐10厘米 ,然后在房頂上修一個高棱,不要讓雨水從西邊流出就行。從被上訴人這一要求來看,足以 證明原審法院《判決書》中的經查“……講明不要有任何建筑物(指房檐)”的說法是不能 成立的。原審法院片面地聽取被上訴人沒有任何根據和證明的說法來作為判決的依據,是不 符合行政訴訟法》第四條“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的規 定的,如果案件的事實、證據不清楚,應予調查核實,不能輕信一方自述。
二、原審法院的《現場勘驗筆錄》大部分失實,但是造成這個失實的原因何在 呢?原審法 院不做深入的調查研究,甚至連上訴人提供的相關證明(書證|調查筆錄)也未詳細調查核實 ,就以現場勘驗筆錄》為依據進行判決,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失職行為。據上訴人所知,在建 樓時,有被上訴人現場勘驗、打樁定位;在建樓一米高時,有其工作人員到現查看,當時及 以后均沒有提出異議。這方面的情況,為什么原審法院不給予考慮呢?上訴人建樓西側留窗 戶,是原圖紙就有的,只是門的位置安在南邊,并不像原法院《判決書》所說:原告申請圖 紙的西立面是向西開門,但樓房建筑向南開門。因此出現西側窗“那樣。原告樓門留在南面 ,被告及工作人員是知道的,是看過現場的,有關證據都證明了這一點。從《判決書》中提 到概不追究。這只能說明上訴人允許或默認建樓的現狀,不作任何處理。現在被上訴人又出 爾反爾,對其這種行為原審法院就不應給予保護更不應該作為定案判決的依據。
三、原審法院認為:“原告不按批準的《私房建筑許可證》施工,樓房確屬違章 建筑。“這 是不能成立的。因《私房建筑許可證》是被上訴人根據上訴人的《私房建筑
申請書》審 查批準后發給的。在發證前,被上訴人都嚴格審查建樓圖紙,做了必要的調查,進行了核實 ,才發給《私房建筑許可證》。特別是劃線、打樁、定位這些工作都在發證以前 做了,《許可證》上并沒有記載說明應遵守事項,這怎么能說我們是未按《許可證》施工呢 ?上訴人的建筑樓房是按《許可證》和現場畫線、打樁、定位進行建筑,這怎么 說是確屬違章建筑”呢?
四、原審法院認為:“被告根據市人大通過的《××市城市建設規劃管理辦法( 試行)》 及×××市《私房建筑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對原告的處罰并無不當,”這一認定違反 了《×××市建設規劃管理辦法(試行)》第29條和第69條規定。再看一下被上訴人的《處罰決定書》, 上訴人是××××年×月10日找被上訴人的史××同志,史說“過兩天就給你蓋章,可以換 房證”。結果××××年×月9日被上訴人卻作出了所謂的《處罰決定書》。上訴人接到后 向原審法院提出起訴,被上訴人《關于辦理私房建筑
手續的規定》第6條,已超過時間,法 律是不予保護的。在時隔近幾個月的××××年×月×日被上訴人又下達了所謂《處罰決定 書》。上訴人又起訴到原審法院,而原審法院只聽信被上訴人口述和《現場勘驗筆錄》,也 沒有落實有關證據就草率地作出了判決。《判決書》認為:“被告根據1986年2月27日市六 屆人大常委會第23次會議通過的《×××市城市建設規劃管理辦法(試行)》及×××市《 私房建筑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對原告的處罰并無不當”。而實際上,被上訴人在《處罰 決定書》中所引用的法規是(83)國函字第121號文和冀政(1983)161號文件及《×××城市 建設規劃管理辦法》(試行)》有關條款。可見,原審法院在審理此案中的工作怎么做的! 連被上訴人處罰依據的法律、法規都沒弄清,這怎么能公正審理案件呢?《憲法》第41條第三款規定:“由于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侵犯公民權利而受到損失的人 ,有依照法律規定取得賠償的權利。”《行政訴訟法》第67條第1款規定:“公民,法人或 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受到行政機關或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造成損害的 ,有權請求賠償。”
綜上所述,上訴人認為原審法院不以事實、證據為依據,而輕信上訴人的口述作 出判決,是 違反法律、法規的。為了維護上訴人的合法權益,依法追究被上訴人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侵 權
賠償責任,糾正其錯誤,特依《行政訴訟法》第58條之規定,向你院上訴,請求依法公正 地審理引案,撤銷原判決,并改判,責成被上訴人賠償所造成的經濟損失。
此致
×××市中級人民法院
上訴人:×××
××××年×月×日
附:
上訴狀副本1份。
律師事務中行政上訴狀及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