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詞
尊敬的審判長:
xx(拉薩)律師事務所接受本案被告熊某某的委托指派本所律師馬占錦作為王某某訴熊某某財產損害糾紛一案被告的委托代理人。接受委托后經過多方調查核實,現依據法律和事實發表如下意見:
原被告之間系侵權法律關系而非委托法律關系
首?先,原告提交《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恰好證明在該案中侵權行為引起的損害后果。其次,原告提交的行駛證可以證明在該受損車連屬于原告所有,原告系此次侵?權行為的受害人。再次,法院在立案辨別案由的過程中將該起糾紛案由定為財產損害賠償糾紛,進一步明確了該案屬于侵權法律關系。最后,原告辯稱原被告之間達?成口頭協議成立了委托合同。委托關系的建立基礎是合同雙方的彼此的信任。但委托人王某某竟然不認識受托人熊某某,作為一個理性的委托人,又怎能將價值上萬?元的汽車隨意的委托一位自己不認識的人保管呢?原告主張與被告成立委托合同關系,并無確鑿可信的證據來證明其主張。相反在該法關系當中,有侵權行為,有受?害人,亦有損害后果,那么侵權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是否有聯系呢?
原被告之間的賠償收條系被告代侵權人履行侵權之債
原告在本案中并未提供被告實施侵權行為的證據,在原告舉證的《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中可以固定本案實際的侵權人。原告不能舉證證明被告與財產損害賠償有因果關系,故被告熊某某非本案適格的被告。
被?告愿意賠付原告車損是因為擔心本案實際侵權人因賠付不及時在量刑上有影響(刑事案件已另案處理),實際侵權人的友人熊某某在事發后積極與原告取得聯系,并?征得原告同意后代為賠償車輛損失。此點,原告舉證的收條系原告收取熊某某代為賠付款,已經證明原告以默認的方式同意被告作為侵權之債的代履行人。按照《合?同法》第六十五條之規定,當事人約定由第三人向債權人履行債務的,第三人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債務人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在本案中原告應向侵權之債的債務人請求承擔相應的責任。
原告不能因該起財產損害而獲利
本?案中受損車輛投保險種為全險。因第三者(實際侵權人)對保險標的造成損害后,被保險人(原告)已經從第三者取得損害賠償的,保險人賠償保險金時,可以相應?的扣減被保險人從第三者處取得的賠償金額。但在本案中被告已經代為支付X萬元,原告隱瞞該事實情況向保險公司報險,保險公司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同意理賠X萬?元。但本案中的受損車輛經保險公司評估后為部分損失,原告將受損車輛修復后自己使用。換而言之,在該案中原告現已得到被告代為賠付款和保險理賠款共計X萬?元賠償款,以及事故車輛。按照《保險法》六十條規定,第三者對保險標的損害而造成保險事故的,保險人向被保險人賠償保險金后,可以向第三者追償。保險公司?理賠后有權向實際侵權人訴請保險公司損失,在保險公司訴請侵權人賠付保險賠償款這一訴訟中又將實際侵權人置于何地呢?故原告以合同相對性辯稱保險賠付與被?告無關是不存在法律依據的。
《保?險法》對于財產保險的規定,是為了降低投保人財產損失風險,在保險標的出險后通過保險賠付能夠將財產損失恢復到出先險前圓滿狀態。如果因為保險事故的發?生,投保人因保險事故獲得賠償超出了保險標的現金價值,顯然違背了財產保險的立法原則。除此之外,作為私法的民法不允許侵權人因為侵權損害賠償而遭受損?失,否則就產生了平等主體之間一方當事人對另一方當事人進行制裁的結果,也不符合民法平等、公平的基本原則。也就是說因為侵權損失多少就賠多少,被侵權人?不因為侵權而獲利,侵權人也不能因為侵權而遭受損失。侵權責任法是填平法而非懲治法。
以上代理意見,懇請法庭予以采納。
此致
山南地區乃東縣人民法院
代理人:xx(拉薩)律師事務所律師馬占錦
時?間:二〇一四年三月二十二日
延伸閱讀:
人身損害賠償
精神損害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海市___人民法院案件委托執行情況告知書(樣式)
2020-10-14刑事裁定書(本院決定提起再審用)
2020-10-14律師事務所調查專用證明(刑事)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二審維持原判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收監執行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關于……(被告人姓名和案由)一案的審理報告(一審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立案登記表(刑事申訴案件用)
2020-10-14勘驗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律師事務所函(向偵查機關提交,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縣人民檢察院糾正違法通知書
2020-10-14扣押決定書
2020-10-14糾正不當假釋裁定意見書
2020-10-14刑事賠償立案決定書
2020-10-14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違法所得意見書(回執)
2020-10-14×××公安局拘留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鑒定聘請書
2020-10-14×××公安局搜查證
2020-10-14×××公安局解剖尸體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指定管轄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調取證據清單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