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詞
審判長、審判員:
貴州朗智律師事務所依法接受XXX、XX的委托,指派我擔任其與XX供電局觸電人身損害責任糾紛一案的一審訴訟代理人。接受委托后,代理人認真分析研究案情,并收集了相關證據,進行了必要的調查,對本案有了一個全面清楚的認識和了解。現代理人根據本案基本事實和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剛才的庭審情況,發表如下代理意見:
一、被告的過錯,直接導致了受害人死亡的嚴重后果。故對受害人的死亡,被告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1、被告經營管理的電力設施不符合國家標準,其10KV的架空線路與地面距離僅為5.7米。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05年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行業標準--10KV及以下架空配電線路設計技術規程》13.0.2規定,及被告據以抗辯但實際已經廢止了的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城市電力規劃規范》附表C.0.1的規定,電壓為1KV—10KV的導線與地面的最小距離,在居民區為6.5米。而本案事故發生地現場,導線與地面距離,審判長組織原被告雙方現場勘查測量,僅為5.7米。被告方辯解,說該線路是早已安裝的,符合1999年發布的《城市電力規劃規范》1—10千伏高壓線離地面距離為5米的規定。暫且不論1999年發布的《城市電力規劃規范》已經廢止,即使該部門規章現行有效,其附錄C城市架空電力線路導線與地面、街道行道樹之間最小垂直距離同樣是要求1—10千伏高壓線與地面的最小垂直距離在居民區是6.5米,在非居民區才是5米。也就是說,1—10千伏高壓線離地面的最小垂直距離,《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行業標準--10KV及以下架空配電線路設計技術規程》和1999年發布的《城市電力規劃規范》的規定是一致的。是被告方為推脫責任,故意以非居民區的標準來與本案事故高壓線距地面的垂直距離相比。
被告方推脫責任的態度是很明顯的,其辯解也是蒼白的。
被告在其對XX縣安監局出具的《關于10KV?XXX分支線情況說明》(該說明經庭審質證,被告認可)中,就有意識的說“線路對地約6.5米”。很明顯,被告知道“線路對地6.5米”才符合標準,而審判長組織原被告勘查現場測量為5.7米后,被告為推脫責任才故意搬出已經廢止的1999年發布的《城市電力規劃規范》并以非居民區的標準來辯解。事故現場就在XXX村村里面,不僅僅是挨著XX水庫,前來釣魚玩耍的人很多,也離公路很近。這樣的位置,在法律沒有對什么地方屬于居民區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出于一個正常人的思維,我方認為,本案事故現場應屬于居民區。故被告經營管理的事故高壓線與地面的最小垂直距離不符合國家標準。
2、被告不履行法定義務,未在架空電力線路穿越的人員活動頻繁的地區設置安全標志。
根據《電力設施保護條例實施細則》第九條“電力管理部門應在下列地點設置安全標志?(二)架空電力線路穿越的人員活動頻繁的地區”和《貴州省電力設施保護辦法》第十一條“各級電力管理部門應組織電力設施產權單位采取以下措施,保護電力設施(一)在下列地點設置安全標志2、架空電力線路穿越的人員活動頻繁的地區”之規定,電力管理部門負有在架空電力線路穿越的人員活動頻繁的地區設置安全標志的法定義務。
庭審舉證質證時,原告方提供的第4組證據“事故現場照片”和第7組證據“事故現場視頻”,被告方認可拍攝的確實是事故現場。以上兩組證據顯示,事故現場在紅旗水庫旁邊,緊挨著XX村一戶村民的房屋,來釣魚的人和過路的村民活動頻繁。被告依法應在架空電力線路穿越的人員活動如此頻繁的地區設置安全標志,而被告并未履行這一義務。
3、被告不履行法定義務,未在電力線路保護區設立標志。
根據《電力設施保護條例》第十條“電力線路保護區?(一)架空電力線路保護區:導線邊線向外側水平延伸并垂直于地面所形成的兩平行面內的區域,在一般地區各級電壓導線的邊線延伸距離如下:1—10千伏5米”和《貴州省電力設施保護辦法》第十條“電力線路保護區?(一)架空電力線路保護區:導線邊線向外側水平延伸并垂直于地面所形成的兩平行面內的區域,在一般地區各級電壓導線的邊線延伸距離如下:1—10千伏5米”之規定,導致本案事故的導線向外側延伸5米并垂直于地面所形成的兩平行面內的區域,應為保護區,即本案事故是發生在保護區范圍內。且被告方在辯論時,也說了事故現場是保護區范圍內。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第五十三條“電力管理部門應當按照國務院有關電力設施保護的規定,對電力設施保護區設立標志”之規定,被告依法應在該保護區設立標志,但被告沒有履行這一義務。
4、被告疏于管理,未盡到監督、檢查和貫徹實施有關電力設施保護的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職責。
根據《電力設施保護條例》第六條“縣以上地方各級電力管理部門保護電力設施的職責是:(一)監督、檢查本條例及根據本條例制定的規章的貫徹執行?(二)開展保護電力設施的宣傳教育工作?”之規定,被告負有監督、檢查、貫徹執行、宣傳教育的職責。而本案,原告方指出被告經營管理的該事故高壓線距村民房屋距離不符合國家標準,與樹木距離不符合國家標準時,被告方辯解說安裝該高壓線時并沒有房屋,也沒有樹。當然,20年前安裝高壓線時的情況,我們不得而知,但就算真如被告方所說,當時沒有房屋,沒有樹木。那后來村民修房屋,種樹,被告方是有責任阻止的,以及在村民還沒有開始修房屋,沒有開始種樹時,就應該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對村民修房屋、種樹的行為,在庭審時,被告方雖然否認其負有監督檢查等法定義務,但承認了其有告知義務。可是在整個庭審過程中,被告方并未提供任何證據證明其盡到了所謂的“告知義務”,更沒有提供任何證據證明其盡到了監督檢查等義務。出現了高壓線距房屋距離如此近,高壓線直接從樹林里穿過的這種危險現象,究其原因,是被告方疏于管理,未盡到監督、檢查和貫徹實施有關電力設施保護的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職責。而如果不是距村民房屋如此近,事故現場還是一片荒涼,受害人從事故現場過的可能性就會很小。
正是因為被告的以上過錯,受害人無法識別該事故電線是高壓線、有很大的危險性,加上事故電線離地距離不符合國家安全標準,導致受害人觸電身亡,造成了一個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悲劇。因此,對受害人的死亡,被告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二、本案是特殊侵權,適用的歸責原則是無過錯責任原則,且本案不存在免責事由及減責情形,所以本案被告應當對受害人的死亡承擔全部的民事賠償責任。
(一)關于本案應適用的歸責原則問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七十三條規定:“從事高空、高壓、地下挖掘活動或者使用高速軌道運輸工具造成他人損害的,經營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損害是因受害人故意或者不可抗力造成的,不承擔責任。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失的,可以減輕經營者的責任”之規定,高壓電力設施造成他人損害,適用的歸責原則是無過錯責任原則。即高壓電力設施造成他人損害的,高壓電力設施的經營者不論是否有過錯,都要承擔責任。只有經營者能證明損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或者不可抗力造成的,才能不承擔責任。能證明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失的,可以適當減輕責任。
關于被告方所主張的本案應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觸電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從而適用過錯責任原則的觀點,我方認為,該觀點是錯誤的。
首先,2013年2月18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廢止1997年7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間發布的部分司法解釋和司法解釋性質文件(第十批)的決定》已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觸電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廢止,《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觸電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現已失效。
其次,就算《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觸電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還有效,其是2001年1月21日開始施行的司法解釋,而《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是2010年7月1日起施行的法律,不論是從位階上來說,還是從施行時間方面來說,《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觸電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的規定相沖突的地方,應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所以,本案應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從而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
(二)關于本案被告應承擔多大責任的問題
根據法庭查明的事實,受害人的死亡系因觸及產權屬于被告的10KV的高壓線而遭電擊致死,事實清楚。對此,原、被告均無異議。且通過剛才的庭審質證,被告方未提供任何證據證明受害人的死亡是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也未提供任何證據證明受害人的死亡是不可抗力造成的,也即是被告方未能證明本案存在任何免責事由。所以,被告方應當對受害人的死亡承擔責任。
至于被告方提出的受害人的父母應對受害人之死承擔監護不力的責任的觀點,我方認為,該觀點不能成立。因為受害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不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二條“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之規定,作為即將成年的受害人,其與同學一起去釣魚,是與其民事行為能力相適應的,不存在父母監護不力的問題。如果被告經營管理的事故現場的高壓電力設施有“高壓危險,不準從此路過”之類的警示標志的話,作為一個初三的學生,是能夠理解高壓電的危險性的,也就不會導致悲劇的發生了。所以,本案不存在受害人父母監護不力的問題,也即是不存在可以減輕高壓電力設施的經營者責任的情形。故被告應當對受害人之死承擔全部賠償責任。
三、被告經營管理的本案事故發生地附近的高壓線,已致多人被電擊,若再不讓被告承擔責任或者只讓被告承擔極少的責任,難免還會導致更多悲劇的發生。
庭審中,我方申請出庭作證的證人XXX、XXX、XXXX,還有到外地辦事趕不回來作證的XXX、XXX以及被電擊中身亡我方沒有找到其家屬的XXX等,這些人與我方均不認識,之所以知道這些人被電擊傷或被電擊致死,是代理人及原告到XX縣城關派出所了解與受害人一起釣魚的同學做的筆錄時派出所的民警告訴的。而這些毫不相識的人,丟下工作站到法庭上作證,是希望能夠引起法院重視,引起被告重視,讓被告解決現在其所經營的高壓電力設施存在的問題,讓悲劇不再發生。
被告經營管理的事故現場的高壓電力設施,被告方自稱是1995年安裝的,符合當時的要求,并以此來推脫責任。
95年距現在,已經20年,是否符合當時的要求,我方不想考證。因為,即使符合當時的要求卻已明顯的不符合現在的要求,每十年一次的農村電網改造,被告方為什么不改造?由于被告方未進行農村電網改造導致出現受害人死亡的后果,不可能由受害人及其家屬來承擔這個責任,這于法于理都是不公平的。陸陸續續的有這么多人觸電受傷的受傷,死亡的死亡,證明該高壓電力設施已經不能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如果再不讓被告承擔責任,或者說只讓被告承擔很輕的責任,將無法引起被告的重視,無法讓被告下狠心解決問題。現在,被告經營管理的該高壓電力設施的問題,是非常突出的,沒有身份標識、沒有安全標志、與地面距離不達標、與房屋距離很近、與林木沒有距離、沒有進行絕緣化改造等等。
尊重生命,希望法院能綜合考量,依法判決被告承擔全責,促使被告對其所屬的高壓電力設施狠心整改,避免再有本案一樣的悲劇發生。
四、關于賠償問題
(一)賠償標準
根據(2005)民他字第25號《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關于經常居住地在城鎮的農村居民因交通事故傷亡如何計算賠償費用的復函》“經常居住地和主要收入來源地均為城市的農村居民,其有關損害費用應當根據當地城鎮居民的相關標準來計算”之規定,只要是經常居住地和收入來源地均為城市,賠償數額就應當以城鎮居民的標準來計算。
庭審中,我方提供的三份書證(XX縣第一中學出具的證明、XX縣城關鎮西街社區居民委員會出具的證明、XX工程有限公司出具的證明)和申請出庭作證的證人XXX的證言充分的證明了受害人及賠償權利人的經常居住地和收入來源地均為XX縣城的客觀事實,所以本案應以城鎮標準來計算賠償數額。
(二)具體賠償數額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和《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關于經常居住地在城鎮的農村居民因交通事故傷亡如何計算賠償費用的復函》的相關規定,本案被告應當賠償原告的費用為:
1、死亡賠償金:22548.21元/年×20年=450964.2元;
2、喪葬費:42815元/年÷12月×6=21407.5元;
3、精神損害撫慰金(酌定):50000元;
4、原告等處理受害人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酌定):2000元。
以上各項合計524371.7元,鑒于被告前期已經賠償了原告50000元,所以被告還應賠償原告474371.7元。
關于本案的以上代理意見,懇請合議庭充分考慮并予以采納。
代理人:貴州朗智律師事務所律師?戴昌艷?
二〇一五年六月十六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裁定書(宣告破產用)
2020-10-14最高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核準死刑用)
2020-10-14高級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根據授權核準死刑用)
2020-10-14刑事附帶民事訴狀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復核死刑發回重審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提押票(刑事案件用)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案卷封面
2020-10-14××縣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決定書
2020-10-14報送(移送)案件意見書
2020-10-14撤銷不(予)批準逮捕決定通知書
2020-10-14處理扣押物品文件決定書(送達原持有人)
2020-10-14刑事申訴復查通知書
2020-10-14檢察建議書
2020-10-14刑事賠償確認書
2020-10-14鑒定人聘請書
2020-10-14搜查證
2020-10-14傳喚證
2020-10-14×××公安局逮捕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拘傳證
2020-10-14×××公安局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法定代理人到場通知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