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東與煙臺市牟平區社會醫療保險事業處不履行法定職責一審行政判決書
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人民法院
行?政?判?決?書
(2013)煙牟行初字第35號
原告:王曉東(人中均為化名),男,1977年7月27日出生,漢族,工人,住煙臺市牟平區。
被告:煙臺市牟平區社會醫療保險事業處,所在地址煙臺市牟平區。
本院根據以上有效證據及當事人質證意見認定以下事實:原告原系煙臺翔信置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煙臺翔信公司)職工,雙方簽訂有書面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期限自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煙臺翔信公司為原告繳納社會保險至2010年9月。2010年6月14日原告在工作中受傷。經原告申請,煙臺市牟平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于2010年8月12日作出煙牟勞工認字(2010)(448)號工傷認定決定書,對原告所受事故傷害認定為工傷。2010年12月24日,煙臺市牟平區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煙牟勞鑒(2010)295勞動能力鑒定結論書,認定原告的勞動能力障礙程度為十級、無生活自理障礙。經本院2012年9月28日(2011)煙牟民一初字第536號民事判決書裁判,原告與煙臺翔信公司于2011年3月1日解除勞動合同,并由煙臺翔信公司支付原告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25480元。該民事判決生效后,原告持個人身份證、工傷認定決定書、勞動能力鑒定結論書、民事判決書、企業繳納社會保險費減少表和工傷待遇審批表(該兩表未加蓋單位公章)等材料至被告處要求被告支付相關工傷待遇,被告認為原告申請的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應由用人單位向原告支付,不應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且原告提供的企業繳納社會保險費減少表和工傷待遇審批表缺少用人單位的印章,被告以原告申請支付工傷保險待遇不符合法定條件為由不予辦理。原告不服,訴來本院。
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條規定:“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二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依據上述規定,原告王曉東認為被告煙臺市牟平區社會醫療保險事業處不履行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的法定職責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七條第二款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社會保險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社會保險事業。”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第五條第二款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工傷保險工作。”第八條規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服務,負責社會保險登記、個人權益記錄、社會保險待遇支付等工作。”《山東省貫徹﹤工傷保險條例﹥實施辦法》第三條規定:“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負責全省工傷保險工作。縣級以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工傷保險工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所屬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下簡稱經辦機構)具體承辦工傷保險事務。”依照上述規定,被告煙臺市牟平區社會醫療保險事業處是社會保險待遇的經辦機構,依法具有負責本行政區域的政府保險基金的管理和支付職能。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因工傷發生的下列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六)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和一至四級傷殘職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七)終止或者解除勞動、聘用合同時,應當享受的一次性醫療補助金;……”依據該條規定,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和一次性醫療補助金屬于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的項目。本案中,被告認可應當向原告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雙方當事人爭議的焦點問題是,被告應否支付原告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被告認為,原告與原單位煙臺翔信公司系于2011年3月解除合同,煙臺翔信公司為原告繳納社會保險至2010年9月,而從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雙方解除勞動合同期間煙臺翔信公司和原告均未繳納且至今亦未補繳相應的社會保險,依據《工傷保險條例》(以下稱《條例》)第六十二條第二款、第三款和《山東省貫徹﹤工傷保險條例﹥實施辦法》(以下稱《山東省實施辦法》)第二十九條的相關規定,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的用人單位職工發生工傷的,欠繳期間的工傷保險待遇由用人單位支付,并且只有在用人單位補繳應當繳納的工傷保險費、滯納金后,才能由工傷保險基金和用人單位依照《條例》和本辦法的規定支付新發生的費用,所以原告申請的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應由用人單位向原告支付,不應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且原告提供的企業繳納社會保險費減少表和工傷待遇審批表缺少用人單位的印章,因此原告申請被告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不符合法定條件,原告起訴被告不履行支付工傷待遇法定職責的訴訟理由不能成立。
本院認為,《條例》及《山東省實施辦法》對工傷保險待遇的申請、受理審查及支付的條件均作了相應規定。《條例》第三十條第一款規定:“職工因工作需要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進行治療,享受工傷醫療待遇。”第三十七條:“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山東省實施辦法》第二條規定:“用人單位的職工均有按照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權利。”第二十七條規定:“申請工傷保險待遇,應向統籌地區經辦機構提交工傷認定決定、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和工傷保險待遇申報表。”第五十六條規定:“經辦機構受理工傷職工傷殘待遇申請,并審查以下資料:(一)已通過資格核定的《工傷保險待遇申領表》;(二)勞動能力鑒定結論;(三)經辦機構規定提供的其他資料。”依照以上規定,原告申請被告支付相關工傷保險待遇,應該提交其符合《條例》規定的相關工傷保險待遇支付條件的證明材料,被告經審查原告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支付條件,理應履行支付職責。本案中,原告在向被告遞交申請要求支付相關工傷保險待遇時提交了下列三份文書:1、煙臺市牟平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于2010年8月12日作出煙牟勞工認字(2010)(448)工傷認定決定書,對原告所受事故傷害認定為工傷;2、煙臺市牟平區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于2010年12月24日作出煙牟勞鑒字(2010)295號勞動能力鑒定結論書,確認原告勞動功能障礙程序為十級;3、煙臺市牟平區人民法院于2012年9月28日作出(2011)煙牟民一初字第536號民事判決書,裁判原告與煙臺翔信公司的勞動合同于2011年3月1日解除。上述三份生效文書能夠證明原告系在煙臺翔信公司工作期間發生工傷事故,原告發生工傷系在煙臺翔信公司繳納保險期內,原告發生工傷后與煙臺翔信公司經法院判決解除了勞動關系等事實,被告對上述事實亦無異議。原告雖未能提交加蓋單位印章的企業繳納社會保險費減少表和工傷待遇審批表,但原告提供的煙臺市牟平區人民法院(2011)煙牟民一初字第536號民事判決書能夠證明原告曾在原用人單位煙臺翔信公司工作,原告與煙臺翔信公司于2011年3月1日解除勞動合同、由煙臺翔信公司支付原告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事實。在此情況下,被告繼續要求原告提供加蓋用人單位印章的企業繳納社會保險費減少表和工傷待遇審批表已沒有必要。被告以原告與原單位煙臺翔信公司解除勞動關系時煙臺翔信公司欠繳相應的社會保險且未補繳為由認為不應支付原告一次性醫療補助金的工傷保險待遇,但原用人單位煙臺翔信公司為原告繳納社會保險至2010年9月,這點原告與被告均認可,即2010年6月原告發生工傷事故系在工傷保險關系存在期間,原告發生工傷事故時并不存在《條例》第六十二條第二款、第三款和《山東省實施辦法》第二十九條規定的欠繳、補繳的情形,因此被告以原告解除勞動合同時欠繳且未補繳社會保險為由拒絕支付原告一次性醫療補助金的工傷保險待遇的主張于法無據,本院依法不予支持。綜上所述,被告煙臺市牟平區社會醫療保險事業處依法應履行支付原告王曉東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和一次性醫療補助金的工傷保險待遇的法定職責。據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三)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被告煙臺市牟平區社會醫療保險事業處在本判決生效后30日內依法履行支付原告王曉東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和一次性醫療補助金的法定職責。
案件受理費50元,由被告煙臺市牟平區社會醫療保險事業處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提起上訴,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遞交上訴狀副本,上訴于山東省煙臺市中級人民法院。
二〇一四年七月十一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裁定書(受理申訴后確認違法用)
2020-10-14刑事自訴書
2020-10-14保證書(取保候審的保證人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公訴案件適用普通程序用)
2020-10-14刑事上訴狀(刑事案件上訴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補正裁判文書失誤用)
2020-10-14報請核準死刑案件報告(高級人民法院用)
2020-10-14人民法院送達回證(刑事案件用)
2020-10-14法醫技術鑒定委托書(委托法醫鑒定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執行通知書(單處剝奪政治權利用)
2020-10-14人民法院領取骨灰通知書(告知罪犯家屬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適用普通程序用)
2020-10-14移送扣押、凍結物品、文件決定書回執
2020-10-14××縣人民檢察院糾正違法通知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撤回抗訴決定書(送達受理抗訴的人民法院)
2020-10-14撤銷強制措施決定書
2020-10-14糾正不當暫予監外執行決定意見書
2020-10-14刑事賠償決定書
2020-10-14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違法所得意見書
2020-10-14支持刑事抗訴意見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