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紹探視權的強制執行,所謂探視權,又稱探望權,是指夫妻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有義務協助非撫養一方行使探望的權利。探視權起源于英美法系,為處理離婚后父母探視子女提供了法律依據,為各國立法和法理所接受。我國婚姻法在修改時,正式把探視權規定為非撫養子女一方父或母對子女親權中的一項基本權利,同時規定了撫養子女的一方具有協助的義務。這個規定彌補了我國婚姻法中探視權制度的缺失,是婚姻立法上的一大進步。
探視權的行使可以保證夫妻離異后非直接撫養一方能夠定期與子女團聚,有利于彌合家庭解體給父母子女之間造成的感情傷害,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健康成長。探視權不僅可以滿足父或母對子女的關心、撫養和教育的情感需要,保持和子女的往來,及時充分地了解子女的生活、學習情況,更好地對子女進行撫養教育,而且可以增加子女和非直接撫養方的溝通與交流,減輕子女的家庭破碎感,有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長。規定探視權有利于保護子女受關愛的權利。但如果沒有強制執行,探視權的規定必然形同虛設,也不能體現法律的權威,故修改后的婚姻法第48條規定:“對拒不執行扶養費、撫養費、贍養費、財產分割、遺產繼承、探望子女等判決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有關個人和單位應負協助執行的責任。”法律通過這條規定,賦予探視權可被強制執行的效力。
但在司法實踐中,由于探視權執行案件不同于一般民事案件執行的特點,其執行難現象較為突出,這是因為:
第一,執行標的具有特殊性。
一般民事案件的執行有明確的執行標的,要么是財物,要么是具有某一物質結果的一定的行為,如騰遷房屋、加工等等,而探視權糾紛案件的執行內容卻是探視權及其行使方式。探視權作為身份權執行的目的在于消除阻礙探視權行使的情況,保障權利人的探視權利得以實現并獲得持續。所以探視權案件執行的標的既是行為又是人身權利,具有抽象性,沒有明確的執行標的。
第二、執行內容的長期性。
其它民事案件的執行,除定期支付撫養費的離婚案件外,往往是一次執行完畢,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即行消滅;而探視糾紛案件的執行內容具有長效性。探視權案件一次執行完畢后,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并未消滅。只要在子女未成年之前,有阻礙探視行使的行為,執行程序則會再一次啟動。
第三、執行內容的滯后性。
人民法院對探視權案件的判決,是根據訴訟時有探視權父母的實際情況,根據子女的年齡、身體情況等情況,本著對子女身心健康有利的原則來確定具體探視方式、時間和地點的。法院在判決中一般都對探視權的安排作出明確確定,以避免當事人在執行時發生爭議。但是由于探視權案件的特殊性,執行內容受父母子女生活、工作、學習等周圍環境的影響,法院判決時所依據的實際情況可能會發生重大變化,從而造成了法院判決與現實情況相沖突的現象,繼續執行原判決內容有可能會對子女的身心健康不利,這就是執行內容的滯后性造成的。
第四、執行目的具有排除妨礙性。
探視權糾紛案件執行發生的原因在于出現了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阻礙未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探視子女的情形。強制執行的目的在于使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今后不再阻礙未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探視子女,或要求其容忍未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探視子女。
第五、探視權糾紛案件的被執行人是不履行協助義務人。
其承擔的義務與一般民事案件的被執行人有著明顯的區別。在探視權執行案件里由于權利人探視的對象一般是未成年的子女,考慮到未成年人的意志的不獨立性和易受支配的特征,雖然他們也是法律關系的主體,實際上卻經常受與其共同生活的父或母的控制和支配。如果該方當事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協助義務,或者加以阻撓,那么,權利人的探視權就根本無法實現。因此,探視權案件的被執行人只能是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當事人。
鑒于探視權執行案件的以上特征,筆者認為在此類案件的執行過程中應注意以下的問題。
首先,在執行時,要把思想教育和法制宣傳工作貫穿始終,切實做好疏導教育工作。
法院在執行此類案件時,要做過細的疏導教育工作,使當事人認識到子女和父母的關系不因父母的關系不因父母的離婚而消除,另一方有探視子女的權利,阻礙、拒絕對方行使探視權的行為是違法行為,同時探視權的實現也是保證子女身心健康的需要,使當事人能夠為子女的健康成長創造適宜的氛圍,主動履行協助義務,從而使案件得到圓滿解決。
其次,慎重適用強制措施。
法院在執行這類案件中以說服教育做思想工作為主,但對那些經常無故阻撓刁難甚至隱匿子女、拒絕對方行使探視權的人,也可以適當采取強制措施。如拒不配合也會受到妨礙民事訴訟的訓誡、罰款、拘留等懲罰,甚至可以追究其刑事責任,以確保這類案件的執行。但如果將直接撫養子女一方予以拘留或刑事處罰,必然不利于子女的最大利益,所以應當慎用。
再次,如果是子女拒絕探視,應區別情況對待。
探視不僅是父母的權利,也是子女的權利。法院根據子女的年齡和鑒別能力,正確判斷子女拒絕探視的原因,看子女能否獨立地作出拒絕父母一方探視的意思表示,究竟是子女自己不愿意接受探視還是受直接撫養一方的挑唆而不愿意接受探視,如子女年齡較大,有判斷能力,不愿意接受探視,就不能強制執行;如系后一種情況,可根據情節是否嚴重對直接撫養的一方采取批評教育甚至是拘留、罰款等強制措施,勒令其改正錯誤行為,說服子女同意探視。
要從根本上解決探視權案件的強制執行問題,一方面要完善立法,加大普法力度;另一方面在司法實踐中要不斷摸索和積累經驗,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對策和方法。
l.在處理離婚案件時,注意做好矛盾化解工作。
探視權糾紛之所以成訟,說明在處理離婚案件時當事人之間的矛盾沒有完全化解。這就要求人民法院在處理離婚案件時,要把握好當事人的思想脈絡,采取多種形式,做好矛盾化解工作,使當事人認識到夫妻之間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各種矛盾,離婚是一種消除婚姻痛苦的重要途徑,正確對待離婚這一正常的社會現象,以減少因矛盾化解不了而產生的探視權糾紛。
2.切實注意探視權案件裁判文書的可操作性。
人民法院在處理探視權案件時,要著眼于案件的執行,要結合當事人雙方的具體情況,對一方探視子女的時間、地點、方式等問題要做出合理的處理意見,而且在表述上要詳盡具體,具有可操作性,便于執行。同時,要盡量用調解方式,使雙方當事人在探視問題上自愿達成協議,有利于案件的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限制高消費人員和失信被執行人的區別
2020-01-10“限制高消費”和“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有何區別?
2020-03-04建筑工程質量事故責任如何判定
2020-04-01有償委托合同受托人賠償責任
2020-04-07違約金與賠償金之間的關系
2020-04-09女兒代寫遺囑,法院卻判無效?
2020-04-14北京的居住證過期了怎么續期?
2020-04-17什么是特殊工種?
2020-04-18房屋轉租要告訴房東嗎?
2020-04-22二手房買賣合同非本人簽字是否有效
2020-04-22夫妻共同債務的范圍是什么呢?包括哪些?
2020-04-27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報銷怎么報銷?
2020-04-27醫療事故重新鑒定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04-27論過失致人死亡罪的認定和界限
2020-04-27居間合同糾紛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0-04-27新婚姻法對孩子撫養費有哪些規定?
2020-04-28二手房屋買賣合同哪些情形可以解除
2020-04-29再婚老人離婚糾紛怎么解決?
2020-04-30夫妻離婚損害賠償需要收集哪些證據?
2020-04-30夫妻離婚共同財產訴訟時效多長時間?
2020-05-01夫妻共同財產分割遵守什么原則?
2020-05-01離婚子女撫養權的支付標準是什么?
2020-05-01離婚以后對方不肯支付子女撫養費怎么辦?
2020-05-02離婚以后如何變更子女撫養關系?
2020-05-03夫妻離婚以后關于子女探視權有哪些規定?
2020-05-04打架的結果可能比你想象的糟糕
2020-05-05變更撫養權協議要公證嗎?為什么要公證?
2020-05-05沒辦理結婚證算是結婚嗎
2020-05-05上門女婿離婚夫妻共同財產如何分割?
2020-05-05二手房產權證過戶如何辦理
2020-05-06哪些情況可以拒交物業費
2020-05-06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定理由有哪些?
2020-05-07男方拖欠子女撫養費怎么辦?起訴有哪些法律依據?
2020-05-08貸款逾期解決辦法
2020-05-09毆打他人如何進行處罰的
2020-05-09商品房預售有哪些條件
2020-05-09婚后賣掉婚前房子再買房算不算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10離婚上訴分割財產時效多久和有什么特殊規定?
2020-05-10已經離婚了子女撫養權的相關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05-10購買盜版書籍犯法嗎?
20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