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多的朋友們遇到一些困難的時候會參與眾籌,對于眾籌大家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認識,但是大家要知道眾籌其實是存在一定法律風險的,參與眾籌或者是發掘眾籌的話,要了解一下具體的程序,按照相關的法律規定來進行,操作,那么眾籌存在法律風險了,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一、眾籌存在法律風險嗎?
1.非法集資法律風險
從形式上看,眾籌融資與非法集資極為相似。許多人甚至將眾籌融資與非法集資劃等號,從根本上否定眾籌融資的合法性。但是,這種觀點忽略了眾籌融資與“非法集資”之間的根本區別,即是否存在社會危害性的區別,因此是不恰當的。
2.股份代持引發的法律風險
股權眾籌的實際投資人經常人數眾多,但根據我國《公司法》的規定,股東人數有上限限制。實際投資人只有借助股份代持模式才能夠成為項目公司的(隱名)股東。因此,股權眾籌必然要面臨股份代持可能存在的各種法律風險。
3.項目發起人和融資平臺欺詐的風險
眾籌融資的項目發起人、平臺與投資人擁有的信息是不對稱的。項目發起人和平臺對項目以及項目發起人的資信狀況擁有充分的信息,投資人則對項目以及項目發起人的資信狀況知之甚少。眾籌融資的投資人進行的都是小額投資,不可能親自或者聘請第三方對項目以及項目發起人的資信狀況進行盡職調查。因此,由信息不對稱導致的欺詐風險難以消除。
4.眾籌融資被認定為“公開發行證券”的風險
我國《證券法》第10條對公開發行證券作了明文規定,并且規定“非公開發行證券,不得采用廣告、公開勸誘和變相公開方式”。眾籌融資平臺在募集資金過程中經營要面對不特定對象,其人數常超過200人,很容易違反《證券法》關于公開發行證券的規定。
二、眾籌的特征:
1、低門檻:無論身份、地位、職業、年齡、性別,只要有想法有創造能力都可以發起項目。
2、多樣性:眾籌的方向具有多樣性,在國內的點名時間網站上的項目類別包括設計、科技、音樂、影視、食品、漫畫、出版、游戲、攝影等。
3、依靠大眾力量:支持者通常是普通的草根民眾,而非公司、企業或是風險投資人。
4、注重創意:發起人必須先將自己的創意(設計圖、成品、策劃等)達到可展示的程度,才能通過平臺的審核,而不單單是一個概念或者一個點子。
以上就是律霸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眾籌是否存在法律風險的相關法律規定。如果現實生活中您或您的家人朋友們遇到類似的問題,可以直接找所在地人民法院或公安機關,或者在第一時間找律霸網律師在線圖文咨詢或電話咨詢。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也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車企裁員10萬+,二手車卻迎來春天
2019-12-04無效婚姻會有記錄嗎?
2020-02-20老板拖欠工資但未簽勞動合同如何解決?
2020-03-10怎么分割夫妻共同財產中的有價證券
2020-03-12見習期與試用期的區別
2020-03-27房屋拆遷如何賠償?
2020-04-09妨害清算罪的構成條件
2020-04-16房東把廚房改成單間違法嗎
2020-04-22交通事故全責無責劃分
2020-04-23你在電影中常見到的死刑和死刑辯護是什么?
2020-04-26如何變更和撤銷遺囑
2020-04-26被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是否能索賠?
2020-04-27離婚時怎么防止對方轉移財產
2020-04-292020年哺乳假的時間規定是什么
2020-04-29離婚不給子女撫養費如何追討?
2020-04-29如何認定傳授犯罪方法罪
2020-04-30夫妻離婚孩子有沒有權利分割財產?
2020-04-30夫妻離婚損害賠償的范圍是什么?
2020-05-01非婚生子女是否有繼承權?如何上戶口?
2020-05-01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的情形有哪些?
2020-05-01非婚生子女撫養權起訴狀怎么寫?
2020-05-02一方有外遇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05-03協議離婚撫養費計算方法是什么
2020-05-04離婚以后男性擁有撫養權可以跟女方生活嗎?
2020-05-04解除無限期勞動合同需要什么條件?
2020-05-07眾籌與非法集資有什么區別?
2020-05-08離婚時怎么保全財產和需要注意些什么?
2020-05-08微信上遭到別人威脅怎么解決
2020-05-08夫妻離婚時按揭房產可不可以過戶?
2020-05-09勞動合同變更時未變內容是否還有效
2020-05-09出版歧視、侮辱少數民族作品罪的認定和界限
2020-05-10離婚以后怎樣起訴對方要求變更子女撫養費?
2020-05-10販毒案件一般在什么地方開庭
2020-05-11哺乳假工資是單位發還是國家
2020-05-11新婚姻法有哪些關于子女撫養費的規定?
2020-05-12二手房貸款具體流程和手續是什么
2020-05-12如何查詢合同是否解除
2020-05-13哪些條件下車輛盜搶險的合同終止
2020-05-13刑事案件辯護之爭取宣告緩刑
2020-05-13保險合同可以轉讓嗎?
2020-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