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在我國,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公安機關責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保證隨傳隨到的強制措施。
根據我國現行法律的規定,有以下幾種情況之一,司法部門“可以”或者“應當”對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適用取保候審。
(1)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3)依法應當逮捕,但因患有嚴重疾病,或是正在懷孕、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不宜逮捕的;
(4)對已被依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經過訊問、審查,認為需要逮捕但證據不足的。
(5)已被逮捕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件,在法定的偵查羈押、審查起訴、一審、二審期限內不能結案,采取取保候審方法沒有社會危害性的。
(6)對持有有效護照或者其它有效出境證件,可能出境逃避偵查,但不需要逮捕的犯罪嫌疑人。
同時,法律也規定以下情況不能適用取保候審:
(1)累犯
(2)犯罪集團的主犯
(3)以自傷、自殘辦法逃避偵查的犯罪嫌疑人
(4)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
(6)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犯罪嫌疑人,以及其他犯罪性質惡劣、情節嚴重的犯罪嫌疑人。
以上均是法定的較為常見的能和不能取保候審的對象范圍,在實務中也存在一些例外的情況,詳情可以向您的律師請求法律咨詢。
從案件類型來看,能夠辦理取保候審的主要集中為以下幾種類型:
1、交通肇事等過失犯罪(如果就經濟賠償已經達成和解協議則可能更大);
2、數額不大,并且已經退贓的經濟型犯罪案件(如:貪污、職務侵占,侵犯知識產權類等);
3、危害結果不大的未成年人犯罪;
4、對被害人已經進行經濟賠償的故意傷害(輕傷)案;
5、部分危害性不大的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罪(如:數額較小的虛開增值稅發票等)
此外,需要強調的是,在辦理取保候審的過程中,戶籍也是司法機關考慮是否適用取保候審措施的關鍵因素,通常,本地戶籍的居民適用取保候審的幾率遠遠高于外地居民,主要原因在于,司法機關認為相對于本地居民,外地居民流動性大,經濟來源、社會關系都不夠穩定,不利于取保候審后的監管。一旦發生犯罪嫌疑人逃跑,往往會對案件的進展造成重大阻礙。甚至,做出取保候審決定的辦案人員也會負上一定責任,因此,即便單純從案件本身情況看某人符合取保候審條件,但是,如果其不具有本地戶籍,則成功辦理取保候審的幾率還是會大打折扣,因為,站在司法機關的角度,他們更多考慮的是偵查的需要,是工作的方便,而較少考慮犯罪嫌疑 人、被告人權益保護,這是個無奈的現況。
雖然我國法律規定“公、檢、法”三機關都有取保候審的決定權。但是,實踐中,絕大部分取保候審還是在公安機關辦理。
根據現行法律規定,每個機關辦理取保候審的最長期間為12個月。
在人民法院二審期間,犯罪嫌疑人羈押期已經超過一審法院所判處的有期徒刑的,也適用取保候審。
我國法律規定,取保候審可以采取保證人保證和保證金保證兩種方式。
(一)保證人保證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證人并出具保證書,由其以個人身份保證被保證人在取保候審期間不逃避和妨礙偵查、起訴和審判,并隨傳隨到的保證方式。如果保證人在取保候審期間不愿繼續擔保或者喪失擔保條件的,應當責令犯罪嫌疑人重新提出保證人或者變更為保證金擔保方式。
保證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1)與本案無牽連;(2)有能力履行保證義務;(3)享有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4)有固定的住處和收人。不符合這些法定條件的不能成為保證人。
(二)保證金保證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交納保證金并出具保證書,保證在取保候審期間,不逃避和妨礙偵查、起訴和審判,并隨傳隨到的保證方式。
保證金應當以人民幣現金交納,保證金的起點數額為1000元,此外,目前法律對保證金的上限沒有作出規定。
對同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決定取保候審的,不能同時使用保證人保證和保證金保證,只能擇其一。
辦理取保候審可以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己提出申請,也可以由他們的法定代理人(父母、養父母、監護人和負有保護責任的機關、團體的代表)、近親屬(夫、妻、父、子、女)以及偵查階段聘請的律師或者審查起訴之后委托的辯護人,向司法機關提出書面申請,即填寫取保候申請表。在偵查階段,向偵查機關提出申請; 在審查起訴階段,向檢察機關提出申請;在審判階段,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
a、保證人在擔保期間,應當履行下列義務:(1)監督被保證人遵守《刑事訴訟法》第56條的規定;(2)發現被保證人可能違反或者已經違反《刑事訴訟法》第56條規定的,應當及時向執行機關報告。
保證人保證是純粹的人格擔保。保證人如果沒有盡到法定的義務,必須承擔一定的法律后果,即被保證人有違反《刑事訴訟法》第56條規定的行為,保證人未及時報告的,對保證人處以罰款;構成犯罪的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刑事訴訟法》第56條規定的是被取保候審者應當遵守的法定義務及違反義務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包括未經過執行機關的批準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b、對于保證人違反上述法定義務的,如果是采取保證金方式,首先應該沒收保證金,然后區別不同情況,具體處理,包括:
(1)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結悔過、重新交納保證金;
(2)責令提供保證人;
(3)采取監視居住;
(4)予以逮捕。
c、根據《取保候審的規定》第12條之規定,被取保候審人雖然沒有違反刑事訴訟法第56條規定,但在取保候審期間涉嫌重新犯罪而被司法機關立案偵查的,應當暫扣其保證金,待法院判決生效后,決定是否沒收保證金;如果是故意犯罪的,則應沒收保證金,如果是過失犯罪或者判決認為不構成犯罪的,則應當退還保證金。
d、被取保候審人如果在取保候審期間違反相關法律規定,則依法應當沒收保證金的,如果被沒收保證金后,仍決定對其取保候審的,根據《刑訴解釋》第74條的規定,取保候審的期限應當連續計算。
但是,在實踐中往往有這樣的情況,如果案件存在經濟賠償問題,那么保證金往往會直接沖抵,此外,如果法院的最終判決有罰金刑,那么保證金也存在沖抵罰金刑的可能。
e、對于遵守該條規定的,取保收審結束應當退還保證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抽到隔離社區值班被感染了,算工傷嗎?
2020-02-12發生交通事故后的處理流程
2020-03-01怎么分割夫妻共同財產中的有價證券
2020-03-12被公司辭退怎樣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2020-03-12侵犯地理標記權犯法嗎
2020-04-09朋友把幾套房子轉到兒子名下,不執行判決還錢怎么辦?
2020-04-14作品標題著作權的相關規定
2020-04-15沒簽合同的情況下,老板不給工資怎么辦
2020-04-23民事強制執行措施具體方式有哪些
2020-04-24保險公司變更事由有哪些
2020-04-26交通事故傷殘如何索賠?
2020-04-27催款函怎么寫?
2020-04-27上門女婿離婚如何分割財產?
2020-04-28離婚財產保全怎么辦理
2020-04-29股權轉讓合同訴訟時效計算方式
2020-04-29哪些情況可以中止給付子女撫養費?
2020-04-29交通肇事罪需要承擔哪些刑事責任?
2020-04-30離婚訴訟夫妻財產分割要遵守哪些原則?
2020-04-30結婚后可以要求分割婚前財產嗎?
2020-04-30刑事批捕一般在刑事拘留后多久
2020-04-30婚姻法對于孩子撫養權方面有哪些規定?
2020-04-302020起訴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0-04-30非婚生子女撫養權如何確定?
2020-05-02什么情況下子女探視權中止和恢復?
2020-05-02離婚以后子女撫養權應該怎么判決?
2020-05-03離婚子女撫養費能夠要求逐年加嗎?
2020-05-03夫妻離婚子女撫養權通常如何判決?
2020-05-03裝修期間工人摔傷誰承擔責任
2020-05-04離婚公證需要怎么樣辦理?
2020-05-05婚外情犯法嗎?婚外情的法律有哪些規定?
2020-05-05交通肇事后逃跑,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05-06收養子女有沒有繼承權?跟親生子女權利是否一樣?
2020-05-08找出軌證據能不能請私家偵探
2020-05-08離婚如何處理夫妻共同財產以及債務?
2020-05-09合作作品中的著作權
2020-05-09借條到期后有法律時效多久
2020-05-09離婚前房產算不算夫妻共同財產?如何分割?
2020-05-10內部股份轉讓協議怎么寫
2020-05-10清算組成員可以是公司嗎
2020-05-10老人死后財產分割依據有哪些和繼承順序是什么?
20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