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怎么賠 賦予患者選擇權
對于醫療事故,相關法律規定了懸殊巨大的賠償標準。對此,我們應當調整思路,賦予賠償請求人侵權歸責的選擇權。
北京市豐臺區法院對這一案件的判決,突破了《條例》規定的醫療事故賠償標準過低、不能平等保護受害患者及近親屬合法權益的現狀,對醫療事故賠償采用人身損害賠償一般標準確定賠償責任,將受害患者作為人格平等的民事主體,平等保護其合法權益,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因此具有重要意義。
《條例》和《解釋》賠償標準的強烈反差
我們之所以如此評價這個案件的判決,其背景在于《條例》和《解釋》賠償標準存在強烈的反差。
2002年4月4日公布的《條例》對于醫療過失造成的醫療事故損害,規定了較低的賠償標準,對具有一定福利性質的醫療機構進行保護,而2003年12月4日通過的《解釋》規定了一般人身損害賠償標準,確定的賠償標準遠遠高于《條例》的規定。
實踐中,鑒于《條例》是有效的行政法規,法院對醫療事故采用“差別對待”的政策,如果經鑒定構成醫療事故的,適用《條例》規定的賠償標準;如果不構成醫療事故,或者不申請醫療事故鑒定而以醫療侵權或者醫療過錯起訴的案件,則適用《解釋》規定的賠償標準。其適用差別顯而易見,構成醫療事故較重的醫療損害,只能得到較低的賠償,而損害沒有那么嚴重的醫療過失或者醫療過錯,則能夠得到更多的賠償。這樣的不公平,在最近幾年的司法實踐中,是一個鐵定的規則。這種“嚴格執法”的結果,就是對受害患者的不平等保護。
筆者認為,醫療機構作為一個具有一定社會福利性質的機構,其因過失造成醫療事故,適當降低賠償標準,是應該的。這是因為,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的費用負擔都是來源于全體患者的醫療收費。我國的醫療機構是事業單位,基本上是自收自支,其賠償費用只能來源于醫療收費。如果讓醫療機構負擔過重的損害賠償責任,超過其負擔能力的部分,必然要轉嫁到全體患者身上,唯一的辦法,就是增加醫療收費。美國的教訓正是如此,醫療損害的精神損害賠償不斷攀高,就使醫療機構不斷增加保險費,轉而向患者大量收取醫療費用,最終結果是使大多數患者看不起病,受到更大的損害。
對此,筆者專門調查了美國醫療損害賠償制度改革的情況。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早年進行醫療損害賠償改革旨在控制社會醫療成本,不使患者增加過大的醫療費用負擔,同時限制精神損害賠償部分,不使醫療損害賠償中的精神損害賠償過大。但我國則走向了賠償過低的極端,四級醫療事故僅僅是“造成患者明顯人身損害的其他后果的”(《條例》第四條)。再加上實踐中存在醫療事故鑒定不公、鑒定人偏袒醫療機構等因素,有時醫療機構有過失被鑒定為不構成醫療事故,一般情況下患者得到的現實賠償很少,精神損害賠償標準更是少得可憐,因此人身損害賠償是遭遇人身損害應當得到的賠償,不應當進行限制。
對醫療事故可適用“差別對待”與“適當調整”
本案判決的法律適用基礎在于,對《條例》規定了過低的賠償標準,法院適用《解釋》的人身損害賠償標準進行“適當調整”。
所謂“適當調整”政策的基礎是“差別對待”政策。差別對待政策來源于最高人民法院在《條例》之后和《解釋》之前出臺的另一個司法解釋,即《關于參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審理醫療糾紛民事案件的通知》(2003年1月6日),其第一條規定:“條例施行后發生的醫療事故引起的醫療賠償糾紛,訴到法院的,參照條例的有關規定辦理;因醫療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他醫療賠償糾紛,適用民法通則的規定。”這就是差別對待政策的根據。可以給最高人民法院辯解的是,這個差別對待規定出臺時,《解釋》還沒有出臺,因此,根據這一精神,也可以理解為醫療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他醫療賠償糾紛,適用《解釋》的規定。
本案的法律適用也體現了這一精神。據報載,法官解釋本案的法律適用問題時所說的“根據相關規定”,就是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醫療損害賠償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以下簡稱《試行意見》)第二十一條規定:“確定醫療事故損害賠償標準,應參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四十九條至第五十二條規定;如參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處理將使患者所受損失無法得到基本補償的,可以適用《民法通則》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適當提高賠償數額。確定一般醫療損害賠償標準,應適用《民法通則》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
這就意味著醫療損害賠償可以適用兩種標準,法官在適用法律時可以適當調整。醫療事故賠償和其他醫療侵權賠償,并不是兩種不同的侵權責任,同樣都是醫療機構因為其過失而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侵權賠償責任。醫療事故和其他醫療侵權糾紛都是侵權行為,承擔的責任都是人身損害賠償責任。
適當調整政策有利于打破《條例》規定的局限,維護受害患者的合法權益。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試行意見》規定的適當調整政策,以及本案豐臺區法院大膽而有益的探索,能夠解決對受害患者及近親屬保護不力的問題。
根本出路:賦予賠償權利人以選擇權
筆者注意到,上述的適當調整也有缺陷。就是只有法官在審理案件中認為適用《條例》確定賠償責任導致賠償不公,才可能改用人身損害賠償一般標準。但是,如果法官不這么適用法律,患者則無法主張這一權利。
因此筆者認為應適用請求權選擇來解決這個問題。即權利人有兩個以上請求權,可以選擇有利于自己的請求權行使訴權,請求法院予以支持。對于這個規則,我國法律是承認的。《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條規定:“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侵害對方人身、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這就是說,一個違約行為既構成違約責任,又構成侵權責任,賠償權利人有兩個損害賠償請求權,一個是合同法的違約責任規定,一個是侵權法的侵權責任規定。即賠償權利人有權選擇合同法的規定或者侵權法的規定,請求法院予以支持。
對此,我們可以看到,上述醫療事故或者醫療損害賠償的兩個法律規定與《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條的規定情形是一樣的。況且《條例》僅僅是行政法規,其級別低于《民法通則》,在這里,《條例》不應該認定為是特別法而適用特別法優于普通法的原則。既然對于醫療事故或者醫療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法律規定了兩種不同的責任,那么,受害患者及近親屬有權根據自己的利益進行選擇,由其選擇《解釋》作為自己賠償請求權的法律基礎,還是選擇《條例》規定作為自己賠償請求權的法律基礎。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主任)
2007年1月8日,北京市民鄒某的妻子黃某臨產,住進豐臺醫院,醫院決定進行剖宮產手術,當日產下一女嬰。但黃某發生大出血,醫生采取搶救措施無效,黃某于1月10日死亡。鄒某認為妻子黃某死亡與醫院有直接關系,遂以豐臺醫院為被告,向豐臺區法院起訴,要求賠償各項損失155萬余元。在審理過程中,法院委托北京市醫學會進行醫療事故鑒定,鑒定結論為一級甲等醫療事故。法院判決認為,豐臺醫院在診療中存在過失,與黃某死亡有一定的因果關系,且經過醫療事故鑒定,應當參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處理,但由于《條例》沒有規定死亡賠償金的列項以及部分項目計算標準過低(如果按照《條例》賠償,只能得到不足6萬元的賠償),無法補償損害,故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規定的標準,于2008年1月29日判決豐臺醫院賠償原告醫療費和精神損害撫慰金等共32萬余元。(《法制晚報》2008年1月30日A15版)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有關規定
第五十條 醫療事故賠償,按照下列項目和標準計算:
(八)被扶養人生活費:以死者生前或者殘疾者喪失勞動能力前實際扶養且沒有勞動能力的人為限,按照其戶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計算。對不滿16周歲的,扶養到16周歲。對年滿16周歲但無勞動能力的,扶養2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
(十一)精神損害撫慰金: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6年;造成患者殘疾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3年。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有關規定
第二十八條被扶養人生活費根據扶養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準計算。被扶養人為未成年人的,計算至十八周歲;被扶養人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計算二十年。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第二十九條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隨意舉報他人?可能涉及誹謗罪!
2020-02-17夫妻人身關系有哪些內容
2020-03-09離婚可以委托律師不親自出面嗎
2020-03-11計劃生育局是否有權利抓人
2020-03-24貸款二手房評估的環節?
2020-03-27無效婚姻的法定情形及其解除
2020-04-09凈身出戶的離婚協議怎么寫?
2020-04-11登記離婚要符合哪些要求
2020-04-15土地使用權證怎么辦理?
2020-04-22私企挪用公款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04-22集體合同與個人合同的區別
2020-04-23夫妻雙方異地,該如何起訴離婚?
2020-04-28婚前買的房子離婚后怎么分配
2020-04-28構成強奸罪的要件是什么?
2020-04-28交通肇事逃逸如何認定?
2020-04-29誣告陷害罪的認定和界限是什么
2020-04-30沒登記結婚離婚孩子如何辦理戶口
2020-04-30子女撫養權怎么判決?如何變更?
2020-04-30與被收購方簽房屋買賣合同是否合理
2020-05-01遇到包庇罪犯怎么辦?
2020-05-02離婚訴訟中要怎么樣爭奪孩子的撫養權?
2020-05-02孩子撫養權判決考慮哪些因素?
2020-05-03子女撫養費強制執行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0-05-03酒駕撞死人后逃逸會被判多久
2020-05-03電話催收能否會導致訴訟時效中斷
2020-05-03子女撫養權變更手續需要怎么辦理?
2020-05-03離婚以后想要變更子女撫養權有哪些形式?
2020-05-04借貸糾紛中“借據”需要完善和規范
2020-05-04最新婚姻法結婚條件有哪些
2020-05-04集資有風險,可能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2020-05-05離婚后加名的房產離婚時應該如何分割?
2020-05-06沒領證買車屬于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05-09禮金算不算夫妻共同財產和哪些彩禮需要返還?
2020-05-10公司清算費用該由誰承擔
2020-05-10孩子的姓氏是否可以改成繼父的姓氏
2020-05-11醉駕逮捕三天會被判刑嗎
2020-05-11侵權致死:賠償金應如何計算
2020-05-11辦理不了二手房貸款是誰的責任
2020-05-12精神損害賠償的種類包括哪些
2020-05-12醫院手術非直系親屬簽字可以嗎
2020-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