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實施條例,以及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公安廳《關于〈道路交通安全法〉施行后處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的有關規定,對道路交通事故的責任認定一般遵循下列原則:
1、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2、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機動車駕駛人已經采取必要處置措施的,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責任。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責任。
3、發生交通事故后當事人逃逸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
4、當事人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的,承擔全部責任。
5、根據當事人提供的證據難以認定交通事故責任或當事人的過錯的,人民法院按如下規則確定當事人的民事責任:
(1)機動車與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的,由事故各方承擔同等民事責任;
(2)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機動車方承擔全部民事責任;
(3)非機動車之間、非機動車與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事故各方承擔同等民事責任。
6、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發生交通事故,一般按照以下原則減輕責任:
(1)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在事故中負次要責任的,減輕比例不超過20%;
(2)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在事故中負同等責任的,減輕比例不超過40%;
(3)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在事故中負主要責任的,減輕比例不超過60%;
(4)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在事故中負全部責任的,減輕比例不超過80%。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張達鴻律師,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律師、中華律師協會會員、廣州律師協會會員,現任廣東安國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從事法律工作近十年,具有豐富的訴訟和非訴的經驗。擅長處理勞動爭議、交通事故、合同糾紛、房產糾紛、婚姻家庭、公司股權并購及各類刑事案件。自執業以來,承辦過包括刑事、民事、經濟合同、勞動爭議在內的各類典型案件,同時兼任多家企業常年法律顧問。經辦的刑事案件中,有多人被取保候審或被宣告緩刑;在經濟合同事務以及債權債務方面,從事法律成功的為當事人追回多催不還的欠款以及貨款;在勞動工傷方面,為勞動者追回拖欠的工資、加班費、經濟補償金、賠償金,工傷事故方面,抓住關鍵點,成功為當事人申請認定為工傷,實現勞動者的權益最大化。
異地就醫如何報銷?
2020-01-17匯票的保證人
2020-03-09遇到交通事故:直接經濟損失了解一下
2020-04-02噪音擾民怎么辦?
2020-04-10賣二手房需要的手續費
2020-04-15這14種情形可認定感情確已破裂!
2020-04-17房屋租賃稅怎么交?
2020-04-18工傷鑒定完成之后怎么理賠?
2020-04-18土地被回收了會有補償嗎?
2020-04-22繼父母應該對繼子女承擔哪些責任呢?
2020-04-26醫療事故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0-04-27勞動者享有哪些權益
2020-04-28出租人主張解除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0-04-29對方外遇離婚夫妻共同財產如何分割?
2020-05-01爭奪子女撫養權應該怎么樣取證?
2020-05-01夫妻之間申請未成年子女撫養的條件是什么
2020-05-01非婚生子女撫養費的標準是什么?
2020-05-02房屋被違法拆遷怎么辦?
2020-05-02公司舉辦籃球比賽中受傷算工傷嗎
2020-05-03對方毆打子女可以要求變更撫養權嗎?
2020-05-04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看過來!
2020-05-04夫妻離婚以后共同財產如何分配?
2020-05-05辦理復婚需要什么手續?如何辦理?
2020-05-05勞務派遣有風險
2020-05-21故意損壞小區欄桿怎么處理?
2020-05-09交通事故鑒定費由保險公司承擔嗎
2020-05-09交通事故傷殘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0-05-28對交通事故傷殘等級評定不滿意怎么處理
2020-05-09申請公司注銷登記的情形有哪些
2020-05-09工商執照遺失怎么補辦
2020-05-09離婚訴訟法院會不會調取對方財產信息?
2020-05-09離婚時那些家庭財產不用分割和未取得產權房屋怎么分?
2020-05-10夫妻婚前買房的歸屬情況如何分析?
2020-05-10離婚上訴分割財產時效多久和有什么特殊規定?
2020-05-10丈夫死亡以后留下的遺產繼承順序是什么?
2020-05-10已經離婚了子女撫養權的相關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05-10夫妻離婚由于撫養權沒有辦法協商一致怎么處理?
2020-05-11離婚以后把子女撫養權轉移給對方可不可以?
2020-05-11盜竊罪的量刑標準與量刑數額
2020-05-12身體受損卻未到達職業病標準,我該何去何從?
20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