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3月至6月,犯罪嫌疑人張某的兒子(當時不滿16周歲)多次入戶實施盜竊行為,盜取電視機、VCD機、手表、衣物等,累計數額達11000余元,所盜物品均拿回家中藏匿。張某明知其兒子拿回家中的物品系盜竊所得,非但不進行制止,反而幫助其兒子藏匿和對外銷售所盜物品。案發后,犯罪嫌疑人張某的兒子因不滿16周歲,根據《刑訴法》第17條的規定,不負刑事責任,公安機關遂將其勞動教養,而將犯罪嫌疑人張某以涉嫌窩藏、銷售贓物罪移送檢察院審查起訴。
分歧意見:犯罪嫌疑人張某的兒子,因其不滿16周歲而不負刑事責任,對此沒有異議,但對張某是否構成窩藏、銷售贓物罪卻有不同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張某的行為不構成窩藏、銷售贓物罪,理由是依據《刑法》第312條規定“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贓物而予以窩藏、轉移、收購或者代為銷售的”才構成犯罪,而本案中張某的兒子因其不滿16周歲而不負刑事責任,即張某的兒子不構成犯罪,也就是說,張某所窩藏、銷售的物品不是“犯罪所得的贓物”,犯罪對象不符合,張某的行為當然不構成窩藏、銷售贓物罪。
第二種意見認為:張某的行為符合《刑法》第312條的規定,構成窩藏、銷售贓物罪。
評析: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
本案的關鍵在于對“犯罪所得的贓物”如何理解,這涉及到窩藏、轉移、收購或者代為銷售贓物犯罪(以下簡稱“贓物犯罪”)與衍生它的“前罪”(盜竊、搶奪、詐騙等犯罪)之間的關系問題,即“贓物犯罪”是否要求“前罪”必須構成犯罪?筆者的答案是否定的,成立“贓物犯罪”并不要求“前罪”必須構成犯罪!理由如下:
一,從立法本意看,設立“贓物犯罪”是為了維護社會管理秩序和國家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贓物既是盜竊、搶奪、詐騙等犯罪追求的目標,也是證實這些犯罪的主要證據之一,有效、及時地查獲贓物是證實、揭露、打擊犯罪分子的重要手段。而“贓物犯罪”是幫助犯罪分子把這一證據隱藏起來或者處理出去,為犯罪分子逃避法律制裁創造了有利條件,無論“前罪”是否構成犯罪,都嚴重妨害了司法機關追查、審判犯罪分子的正?;顒?,同時也侵害了受害人追索其財物的權利。如果片面強調“前罪”必須構成犯罪,只會放縱犯罪,既不利于保護受害人權益,也不利于維護社會管理秩序和國家司法機關的正?;顒印?br/>
二,從“贓物犯罪”與衍生它們的“前罪”之間的關系看,是一種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的關系,如果沒有“前罪”,就不存在“贓物犯罪”,但“贓物犯罪”畢竟是一種獨立的犯罪,它具有獨特的構成要件、調整對象、社會危害性和法定刑,其對“前罪”的依附是相對的,“前罪”是否成立只是成立“贓物犯罪”的充分條件,而不是充分必要條件。也就是說,只要是由犯罪分子通過犯罪手段取得的贓物就是“犯罪所得的贓物”,不一定非要犯罪分子的行為完全符合犯罪構成的全部要件,非要受到刑事處罰不可。如本案例中的張某的兒子雖然因年齡不滿16周歲而不負刑事責任,但其盜竊所得的物品仍應視為“犯罪所得的贓物”,因此,張某的行為構成窩贓罪。
三,“贓物犯罪”必須以“前罪”構成犯罪為前提,會在司法實踐中產生很多難題。如犯罪嫌疑人王某多次收購不同盜竊分子的贓物,總價值達數萬元,但各個盜竊分子均因未達到數額標準而不構成盜竊罪,對王某應如何處理?再如我國《刑訴法》第12條確定了“無罪推定”原則,“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問題是,如果“前罪”的犯罪分子因在逃、死亡、不起訴或者因其他法律規定而免予追究刑事責任,沒有經人民法院判決有罪,那么,對“贓物犯罪”的犯罪嫌疑人應如何處理?難道僅僅因為“前罪”的犯罪分子不追究刑事責任,就對這些嚴重危害社會管理秩序和國家司法機關的正?;顒右约氨缓θ撕戏嘁娴摹摆E物犯罪”置之不理嗎?顯然不能!
本案中,犯罪嫌疑人張某的兒子因為在作案時年齡不滿16周歲而不負刑事責任,但他的盜竊行為仍是一種犯罪行為,其盜竊所得的物品仍應視為“犯罪所得的贓物”,因此,張某的行為構成窩贓罪。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找“婚姻調查員”合法嗎?
2020-02-14拘留涉及幾種形式?
2020-02-22農民工工傷可以申請法律援助嗎
2020-03-03試用期離職,還能有工資嗎?
2020-03-25惡意欠薪構成犯罪
2020-04-03“人肉搜索”致人自殺死亡,法律上如何認定
2020-04-08工傷賠償的標準
2020-04-13請問著作權和專利權是一回事嗎?
2020-04-14狗沒咬人卻賠20萬!這是怎么回事?
2020-04-14裁決案件的如何重新仲裁
2020-04-15組織、領導、參加恐怖組織罪的構成條件
2020-04-17非全日制用工合同怎么簽訂
2020-04-20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流程
2020-04-23貸款詐騙罪的認定
2020-04-23房屋質量存在問題是否可以要求退房
2020-04-23辭職后公司故意不發工資怎么辦
2020-04-28離婚中咋認定夫妻共同債務?
2020-04-30夫妻共同債務的范圍以及特征是什么?
2020-04-30孕婦遭單位辭退補償標準
2020-04-28構成過失致人重傷罪的要件是什么
2020-04-28夫妻婚前財產協議不公平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0-04-30嫁出的女兒有權繼承財產嗎
2020-04-30報假警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04-30夫妻共同財產的范圍是什么?
2020-04-30離婚夫妻共同債務怎么還?
2020-04-30最新分居訴訟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0-05-01有利于爭取子女撫養權的離婚證據有哪些?
2020-05-01軍人離婚子女撫養權通常歸誰?
2020-05-02女性結婚后遭受家庭暴力如何處理?
2020-05-02夫妻離婚子女撫養權一般怎么判?
2020-05-03法院判決子女撫養權考慮哪些因素?
2020-05-03二手房買賣糾紛起訴需要什么材料
2020-05-04原告是否可以放棄訴訟請求
2020-05-04簽訂租房合同的注意事項你知道嗎?
2020-05-04網絡人肉搜索,隱形的侵權
2020-05-05專利權可以贈與嗎?
2020-05-06堆放物倒塌致人損害該怎么辦
2020-05-09假冒注冊商標糾紛
2020-05-09公司撤銷與注銷的注意事項
2020-05-10丈夫死亡以后留下的遺產繼承順序是什么?
20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