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單位:社會保障部 |
文號:社會保障部令第17號 |
發布日期:2003-9-23 |
執行日期:2004-1-1 |
2003年9月18日經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第5次部務會議通過,現予頒布,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二○○三年九月二十三日 第一條 為規范工傷認定程序,依法進行工傷認定,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按照本辦法執行。 第三條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按照前款規定應當向省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根據屬地原則應向用人單位所在地設區的市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 第四條 用人單位未在規定的期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受傷害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按本辦法第三條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第五條 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填寫《工傷認定申請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勞動合同文本復印件或其他建立勞動關系的有效證明; (二)醫療機構出具的受傷后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工傷認定申請表的樣式由勞動保障部統一制定。 第六條 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當場或者在15個工作日內以書面形式一次性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 第七條 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的申請材料完整,屬于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管轄范圍且在受理時效內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應當書面告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 第八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根據需要可以對提供的證據進行調查核實,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協助。用人單位、醫療機構、有關部門及工會組織應當負責安排相關人員配合工作,據實提供情況和證明材料。 第九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在進行工傷認定時,對申請人提供的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不再進行調查核實。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不符合國家規定的格式和要求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可以要求出具證據部門重新提供。 第十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可以根據工作需要,委托其他統籌地區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或相關部門進行調查核實。 第十一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工作人員進行調查核實,應由兩名以上人員共同進行,并出示執行公務的證件。 第十二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工作人員進行調查核實時,可以行使下列職權: (一)根據工作需要,進入有關單位和事故現場; (二)依法查閱與工傷認定有關的資料,詢問有關人員; (三)記錄、錄音、錄像和復制與工傷認定有關的資料。 第十三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人員進行調查核實時,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保守有關單位商業秘密及個人隱私; (二)為提供情況的有關人員保密。 第十四條 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用人單位拒不舉證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可以根據受傷害職工提供的證據依法作出工傷認定結論。 第十五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認定決定包括工傷或視同工傷的認定決定和不屬于工傷或不視同工傷的認定決定。 第十六條 工傷認定決定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用人單位全稱; (二)職工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身份證號碼; (三)受傷部位、事故時間和診治時問或職業病名稱、傷害經過和核實情況、醫療救治的基本情況和診斷結論; (四)認定為工傷、視同工傷或認定為不屬于工傷、不視同工傷的依據; (五)認定結論; (六)不服認定決定申請行政復議的部門和期限; (七)作出認定決定的時間。 工傷認定決定應加蓋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工傷認定專用印章。 第十七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自工傷認定決定作出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將工傷認定決定送達工傷認定申請人以及受傷害職工(或其直系親屬)和用人單位,并抄送社會保險經辦機構。 工傷認定法律文書的送達按照《民事訴訟法》有關送達的規定執行。 第十八條 工傷認定結束后,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將工傷認定的有關資料至少保存20年。 第十九條 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用人單位對不予受理決定不服或者對工傷認定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二十條 進行工傷認定調查核實時,用人單位及人員拒不依法履行協助義務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 第二十一條 本辦法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援助是免費的嗎
2020-02-21離婚債權財產如何分割
2020-02-2610級傷殘賠償標準
2020-03-06追索撫養費的案件是否可以免交訴訟費?
2020-03-23關于假釋有怎么樣的規定?
2020-03-27走私假幣罪如何處罰
2020-04-17一般情況下的加班加點
2020-04-23建筑工地拖欠農民工資之法律分析
2020-04-23拖欠工程款糾紛訴訟條件有哪些
2020-04-24已購公房怎么辦理繼承
2020-04-26男方應該如何爭奪孩子撫養權?
2020-04-28離婚訴訟中家庭債務如何解決?
2020-04-29訴訟離婚的過錯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2020-04-29民警如何解決租房糾紛?
2020-04-29影響子女撫養權爭奪的因素有哪些?
2020-04-29再婚老人離婚糾紛怎么解決?
2020-04-30哪些地方可以辦理離婚登記手續
2020-04-30非婚生子女撫養費如何確定?
2020-05-01怎么寫增加子女撫養費的答辯狀?
2020-05-01繼父母有子女撫養權嗎?
2020-05-022020辦理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0-05-02離婚所涉及的財產一般包括哪些?
2020-05-03女性離婚以后發現懷孕了怎么辦?
2020-05-03關于變更子女撫養權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0-05-03離婚以后兩年還可以變更孩子撫養權嗎?
2020-05-04侵權糾紛中地域管轄權如何進行確定
2020-05-04四級醫療事故怎么賠?
2020-05-04夫妻訴訟離婚房產過戶都需要哪些材料?
2020-05-05子女撫養權判決后能再審嗎?有哪些法律依據?
2020-05-05對方有婚外情訴訟離婚如何分割財產?
2020-05-05拿到征地批復后該怎么處理
2020-05-06變更子女撫養權需要滿足哪些條件?變更流程怎么走?
2020-05-08離婚時怎么預防對方轉移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09新婚姻法離婚房產分割方面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0-05-10一般公司清算程序要多久才能完成
2020-05-10乘客因客車發生交通事故受傷 如何行使索賠權?
2020-05-12虛假宣傳為何物?
2020-05-122020最新醫療事故鑒定程序怎么走?
2020-05-12精神損害賠償的范圍是什么
2020-05-12自書遺囑需要什么條件才具備法律效力?
2020-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