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作為特定當事人之間請求為特定行為的關系,一般認為其效力僅及于債之關系的當事人。對于債權可否為侵權行為的客體,筆者認為,關鍵不在于債權是否具有對世性或屬于絕對權,而在于民事權利之不可侵性。絕對權和相對權的劃分并不妨礙債權成為侵權行為的對象,將債權作為侵權行為的對象也不會導致絕對權和相對權的劃分失去意義以及民法內在體系的破壞。債權可為侵權行為的對象在于民事權利的不可侵性。民事權利是法律承認并予以保護的利益,因此,不論物權、人身權、知識產權等絕對權還是債權等相對權,權利人均享有依法排除任何人侵害的權利,任何第三人均承擔不侵害他人合法權利的義務。
由于第三人侵害債權的情形比較復雜,所以要求第三人主觀上必須故意時才能構成侵權行為的見解過于簡單化,正確的做法是對第三人侵害債權的情形根據一定的標準進行類型化的分析,并進一步將侵害行為區分事實行為和交易行為,以求正確分析主觀歸責事由。
一、侵害給付標的物之場合
1.因事實行為而侵害給付標的物之場合
給付標的物為特定物的場合,如果第三人將物定物毀滅,此種場合債權不具有公示性,第三人明知債權存在而有侵害債的故意,具有主觀可歸責性,不生疑問。但是在第三人明知特定物上存在債權的情況下,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一定的危害結果而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情形,是否具有主觀可歸責性,則不無疑問。對此種情形,我國有學者主張,在民法上應當納入重大過失的范疇,而不應視為故意。筆者認為,在我國目前普遍借鑒刑法學界關于故意和過失概念的情況下,此情形應納入故意范疇,具有主觀可歸責性。
2.因交易行為而侵害給付標的物之場合
在物品的二重買賣的場合,比如“不動產的二重讓與”,一般國家都會出現此種法律問題,這說明各國一般并不禁止不動產的二重讓與,這是因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按照正當競爭的要求,任何人都有與他人訂約的自由,只要契約的內容與訂約的方式不違反法律的強行性規定和禁止性規定,這也是經濟自由競爭的要求。故在這一類型中,有鑒于經濟的自由競爭與債務人的主體性,第三人只有明知自己的行為必然發生或可能發生危害債權的結果而希望這種結果發生才具有主觀可歸責性,在第三人放任危害債權結果的情況下應不具有主觀可歸責性。學界的通說則認為只要屬于“故意”,包括“明知必然或可能發生侵害債權而放任危害結果發生”兩種情形,都具有可歸責性,與上文的分析所得結論有沖突,有對第三人要求過嚴之虞。
二、侵害債務人人身之場合
1.因事實行為而侵害債務人人身之場合
債權標的可以是債務人特定行為,比如運輸合同,就是要求債務人為一定的行為,在“行為債務”的債務人被第三人違法地拘禁或殺害的場合,由于債權不具有公示性,第三人應以明知債權的存在并放縱侵害為必要,即第三人必須明知債權存在并明知自己的行為必然發生或可能發生侵害后果而希望或放任這種危害結果的發生,才具有主觀可歸責性,在第三人過失侵害債權的情況下,不具有主觀可歸責性。
2.因交易行為而侵害債務人“人身”之場合
“行為債務”的場合,同樣存在著“二重合同”,比如二重演出合同或二重雇傭合同,債權的侵害只是間接后果,在第三人明知必然或可能發生侵害債權而放任危害結果發生的場合,由于不具有主要侵害債權的目的,即沒有“害意”,故不具有主觀可歸責性。在此需要說明的是,行為債務的二重合同場合并沒有真正的侵害債務人的人身,只是因為行為債務的人身屬性,債務人難以同時履行兩個合同債務,在此意義上才稱因交易行為而侵害債務人“人身”。
三、引誘債務人違約
引誘違約是指第三人通過采用一定的方式或手段比如出高價、提供優惠條件等形式,引誘債務人違反與債權人之間的合同,侵害債權人的債權。第一種情形為第三人同債務人訂立與債權人的債權內容互相沖突的合同,可被因交易行為而侵害給付標的物與侵害債務人“人身”之場合所涵蓋,在此不述。第二種情形為第三人直接規勸債務人違反與債權人間的合同,如果第三人并未實施引誘行為,只是以言詞勸告債務人違約,在此情況下如果債務人違約,第三人不負侵害債權的責任。如果第三人為了促使債務人與其訂約,給債務人提供了優惠的條件,從而導致債務人違約,則應負侵害債權責任。從第三人的行為可知,主觀可歸責性為第三人明知債權的存在并明知自己必然損害債權而希望損害后果的發生。第三種情形,第三人為了促使債務人與其訂約,對債權人的人格、信譽等進行詆毀致使債務人取消與債權人之間的合同或不履行其合同義務,有學者認為此種情況不構成侵害債權,而可能構成對債權人名譽權的侵害。筆者認為,此種情形構成責任的競合,債權人可自由選擇救濟方式。從第三種行為可知,主觀可歸責性為第三人明知債權的存在,并明知行為會產生損害債權的后果而希望或者放任其發生。
四、侵害債權歸屬之場合
在侵害債權歸屬的場合,即債權人外的其他無權受領人,比如債權讓與的讓與人、債權的準占有人、受領證書的持有人等,受領清償并使債權歸于消滅;或者無記名債權被第三人即時取得而使債權消滅.民法區分債權和物權,物權是債權的基礎,債權是取得物權的手段,債權實現的結果就是取得物權,并且近代法上債權較之于物權處于優越地位,一般認為侵害債權歸屬與侵害物權歸屬之情形并無多大差異,故多數日本學者的見解認為并不限于故意之場合,縱為過失,亦得成立侵權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辯護律師能為被刑拘的人做什么?
2019-06-27常說的“刑事拘留”是什么?
2020-02-17“新冠疫情”是否屬于合同履行中的不可抗力
2020-02-20兄妹之間房產贈與如何辦理
2020-03-11離婚以后孩子判給男方,女方可以接走嗎?
2020-03-20醫療事故鑒定遵循的原則?
2020-03-31能不能在注冊公司之前先注冊域名
2020-04-09探親假工資的計算
2020-04-13商標注冊成功后,商標權人能有哪些權利呢?
2020-04-14非法搜查罪的認定
2020-04-15繼承房產過戶需要哪些證件材料
2020-04-16醫療過錯必須鑒定嗎
2020-04-16孩子的撫養權變更需要的手續有哪些?
2020-04-24最新財產分配協議書范本來啦
2020-04-26分居夫妻離婚孩子撫養權如何判決?
2020-04-27民間借貸行為是否受法律保護
2020-04-27勞動合同的變更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04-27簽訂勞動合同時你都注意這些問題了嗎?
2020-04-27制作催款函需要注意些什么?
2020-04-27哪些債務是夫妻共同債務?
2020-04-292020證明夫妻關系破裂的證據有哪些?
2020-04-29起訴離婚請律師要多少錢?
2020-04-29買賣二手房網簽備案需多長時間
2020-04-29哪些情況下可以變更子女撫養費?
2020-04-29對方轉移夫妻共同財產怎么辦?
2020-04-30婚前財產是什么?如何認定?
2020-04-30噪音擾民怎么維權
2020-04-30對方不同意怎么可以離婚?
2020-05-01離婚時確定子女撫養權有哪些辦法?
2020-05-01如何解決子女撫養權糾紛?
2020-05-01調取離婚證據的方式都有什么?
2020-05-01離婚子女撫養費糾紛如何解決?
2020-05-02離婚訴訟中要怎么樣爭奪孩子的撫養權?
2020-05-02婚姻法有哪些贍養老人的法律規定?
2020-05-03子女撫養權并更條件是什么?如何收集證據?
2020-05-03關于子女撫養費的法律規定都有哪些?
2020-05-03變更子女撫養權起訴狀應該怎么寫?
2020-05-03房屋土地使用年限規定看過來!
2020-05-04離婚夫妻共同財產分割需要遵循什么原則?
2020-05-04離婚夫妻都要子女撫養權如何爭奪?
20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