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玩弄校花双胞胎,日本人真人姓交大视频,成 人 免费 黄 色 视频,欧美熟妇无码成a人片

論我國刑事司法中的無罪推定原則

來源: 律霸網整理 蘇瑩 · 2020-07-13 · 246人看過


論我國刑事司法中的無罪推定原則


內容提要:無罪推定原則是現今國際上通行的刑事訴訟中一項重要的司法原則。我國于1998年10月簽署加入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4條也規定了相同的內容。但我國刑事訴訟立法對此原則尚有一定保留,這一原則在司法實踐中存在諸多問題,未得到完全地貫徹實施。本文從無罪推定原則的內涵與要求等理論入手,結合我國的刑事訴訟立法與司法實踐進行分析,試圖據此提出一些解決方案,以完善此原則在我國的實施,推進我國法制化的進程。

關鍵詞:無罪推定原則, 涵義,各國法律規定,意義, 訴訟規則,我國的立法、司法實踐, 對策與建議

1999年10月20日昆明市公安局戒毒所民警杜培武屈打成招,被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以故意殺人罪終審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后真兇落網,2000年7月6日杜培武又被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再審改判無罪,得以洗清冤情。
2005年1月28日河南警方抓獲一名犯罪嫌疑人,其交待10年前曾在河北石家莊郊區強奸殺人,并至現場進行指認。但10年前,此案已被當地警方“偵破”,案犯聶樹斌已于1995年被執行死刑
河北佘祥林11年前涉嫌殺害妻子張在玉,被法院判處15年有期徒刑。11年后其妻突然現身。2005年4月13日,京山縣法院再審佘祥林故意傷害案,佘被宣告無罪當庭釋放。
近年來,一些錯案冤案經新聞媒體報道后,在人們心目中造成極大的震動。以上案件均是在犯罪嫌疑人被毆打后受不了各種各樣的審訊方法而被迫招供的。而辦案人員正是在“有罪推定”的指導思想下,對案犯濫施刑罰,以至醉成悲劇。我國刑事訴訟法已基本確立“無罪推定”原則。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有關部門也在積極采取措施避免類似事件發生。但真正貫徹實施這一原則,還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目前我國刑事訴訟法正在著手新一輪的修改工作,研究我國刑事司法中的無罪推定原則具有重大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一、無罪推定原則的含義、歷史發展及意義
無罪推定原則是現今國際上通行的刑事訴訟中一項重要的司法原則。無罪推定是和有罪推定相對而言,它是指任何人在未經充分證據證實和國家審判機關判決有罪之前,應當視其為無罪。無罪推定所強調的是對被告人所指控的犯罪,必須要有充分、確實、有效的證據。如果審判中控訴機關不能提供合法有效的證據,證明其有罪,就應推定其無罪。
無罪推定原則早在古羅馬法中就有類似表述: “一切主張在未證明前推定其不成立”,“有疑,為被告人之利益”, 這是無罪推定思想的啟蒙。
最早明確提出這一原則的是意大利法學家貝卡利亞,他在1764年《論犯罪與刑罰》中就明確提出:“在沒有作出有罪判決以前,任何人都不能被稱為罪犯”,“任何人,當他的罪行沒有得到證明的時候,根據法律他應當被看作是無罪的人”,這是“無罪推定原則”思想的最早最完整表述。
在這以后各國的憲法或刑事訴訟法律紛紛采用這一原則。
一些政府間國際組織也紛紛制定宣言等文件或國際公約,以加強對人權的國際保護。1948年12月聯合國大會《世界人權宣言》第ll條第1款規定:“凡受刑事控告者,在未經依法公開審判證實有罪之前,應視為無罪。”1966年12月《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4條:“凡受刑事控告者,在未依法證實有罪之前,應有權被視為無罪。”
無罪推定原則已成為國際通行的刑事訴訟原則。世界大多數國家在刑事立法中都采用了這一原則。我國于1998年10月也簽署加入了《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無罪推定原則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它帶動了刑事程序法治化和民主化,提高了公民在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地位,保護個人不受政治權力干預,成為衡量各國民主法治發展程度標志之一。

二、無罪推定原則在我國的發展與立法現狀
在我國古代的刑事司法制度是以有罪推定作為一個主導思想的。所謂有罪推定,也就是說,不能證明無罪的,就是有罪。這種有罪推定的制度下,口供就具有了非常重要的意義,成為“證據之王”。刑訊逼供也成為普遍應用的取證手段,對一些被告動不動就用“大刑伺候”。被告要如果不能證明自己是無罪的,往往就會判有罪。
我國刑事訴訟立法中對無罪推定亦有相關規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2條規定:“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確立了疑罪從無規則,新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條規定:“對于補充偵查的案件,人民檢察院仍然認為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可以做出不起訴的決定”,第一百六十二條第三款規定:“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做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但我國的無罪推定原則規定得并不徹底,第12條實際強調的是國家的審判權,即罪從判定,只有司法機關人民法院才有權對被告人定罪量刑。無罪推定原則的徹底確立尚待司法體制改革與新刑事訴訟法的修訂。

三、無罪推定原則的訴訟規則
根據一般刑事訴訟理論,無罪推定原則包括以下幾個訴訟規則,即無罪推定原則通過這些規則得以實現和保障。
1、沉默權
沉默權是被告人的一項訴訟權利。根據法學家觀點,沉默權包含以下三層含義:1、被告人沒有義務為追訴方向法庭提供任何可能使自己陷入不利境地的陳述和其它證據,追訴方不得采取任何非人道或有損被告人人格尊嚴的方法強迫其就某一案件事實作出供述或提供證據;2、被告人有權拒絕回答追訴官員或法官的訊問,有權在訊問中始終保持沉默,司法警察、檢察官或法官應及時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此項權利,法官不得因被告人沉默而使其處于不利境地或作出對其不利的裁判;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就案件事實作出有利于或不利于自己的陳述,但這種陳述須出于真實的意愿,并在意識到其行為后果的情況下作出,法院不得把非出于自愿而迫于外部強制或壓力所作出的陳述作為定案依據。該項原則實質上賦予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兩項權利:一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對于是否陳述享有不受強迫的權利;另一項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對于是否陳述及是否提供不利于己的陳述享有選擇權。
2、舉證責任由控訴人承擔
即被告人不得自證其罪,聯合國《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第14條亦包含這一內容。“誰主張誰證明”,提出訴訟主張的一方,有提出證據的義務,被控方無舉證責任;雙方當事人都提不出證據的,則應舉證的一方敗訴。
3、疑罪從無
亦稱有利于被告原則,對認定被告人有罪的證據存在合理的懷疑時,應作出有利于被告人的解釋。疑罪從無要貫徹“排除合理懷疑標準”,這和民事案件“優勢證據”的原則有所不同。只有在證據達到按通常情理無可置疑時,法院才確信指控的犯罪事實能夠成立。英國著名法官丹寧勛爵對“排除合理懷疑”一語言作了經典性的論斷。他認為:“排除合理懷疑的證明并不意味著此種證明已沒有絲毫可疑的影子。如果不利于某人的證據非常有力,而有利的可能性甚微,那么,此種可能性也可由這樣的判決加以消除,即‘當然,它是可能的,但一點也不確實’。倘若如此,此案的證明即已達到排除合理懷疑的程度。但任何小于此種程度的證明都不夠充分。”

四、無罪推定原則在我國的司法實踐及存在問題。
1、我國刑事訴訟法并未賦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沉默權。
我國制定的《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三條規定:犯罪嫌疑人對偵查人員的提問,應當如實回答。但是對與本案無關的問題,有拒絕回答的權利。從這個規定來看,我國的刑事法律對沉默權的規定是有一定保留的。法律并未賦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沉默的權利,法律規定,對偵查人員的提問,必須如實回答。只有當與本案無關的問題,才可以不回答。對沉默權的保留,實際上反映的是我國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口供的依賴。
2、重口供,刑訊逼供現象仍然存在。
沉默權的缺失必然造成口供成為判斷被告人是否構成犯罪的主要
證據。盡管我國刑事訴訟法第46條規定,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也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但是在司法實踐中,對口供的依賴仍十分嚴重。偵查機關總是用各種辦法,獲取犯罪嫌疑人的口供,以獲取破案的線索,定罪的依據,因為法律并未賦予犯罪嫌疑人沉默的權利。由此,刑訊逼供現象屢見不鮮。
刑訊逼供取得的證據能否采納,這又涉及到刑事證據法的問題。我國民事法律已制定證據規則,但是對涉及公民自由甚至生命權的刑事法律還未制定證據規定,不能不說是我國刑事立法上的遺撼。
我國的刑事訴訟證據的規定內容在刑事訴訟法第五章中有八條,其中第43條規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能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但對以這些方法取得證據的效力如何,沒有具體規定。即使根據刑事訴訟法第46條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第61條規定,嚴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集證據,凡經查證屬于采用刑訊逼供或者威脅、引誘、欺騙等非法方法取得的證人證言、被告人供述,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但是通過這樣方法取得的物證能否作為判決的證據呢?我國法律沒有規定,在司法實踐中,往往在判決書對此持回避的態度,往往是最后成為定案的依據。劉涌案件是一個典型的案例,一審中判決書,有這樣的表述:“經查,不能從根本上排除公安機關在偵查過程中存在刑訊逼供。劉涌系黑社會性質組織的首要分子,應當按照其所組織、領導的黑社會性質組織所犯的全部罪行處罰。其所犯故意傷害罪,論罪應當判處死刑,但鑒于其犯罪的事實、性質、情節和對社會的危害程度以及本案的具體情況,對其判處死刑,可不立即執行。”這一判決,基本上反映我國對刑訊逼供取得證據效力的態度:是可以作為定案的依據,但可以考慮從輕處罰。這也充分體現了我國重實體輕程序的司法價值取向。
3、關押期限長,取保侯審難。
在西方國家,98%的犯罪嫌疑人在定罪前都都可以根據規定辦理保
釋手續,這是他們無罪原則的體現,因為他們認為,在沒有法院判決之前,犯罪嫌疑人是無罪的。當然可以在外面不用關押。而我國恰恰相反,取保候審率極底,除非情節特別輕微的以外,大部分的犯罪嫌疑人是在看守所里度過他判決前的時光。這也在一個方面反映了我國對判決前犯罪嫌疑人的態度,已經先入為主,認為他是罪犯了。我國以前的刑訴法曾有這樣的稱謂,對犯罪嫌疑人稱為罪犯,后又改稱為人犯。雖然新刑訴法對此作了修改,但許多舊的觀念還是沒有改變。
4、“疑罪從輕”,關押必判,重實體輕程序。
“疑罪從無”是刑事司法的一個基本的原則,即在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時對刑事被告人“宣告無罪”的一種制度。我國新的刑事訴訟法也增加確立了這一原則。但在司法實踐中,法院對指控的犯罪事實是否清楚、證據是否確實充分、有罪還是無罪等關鍵問題存在重大分歧的疑難刑事案件,大都不敢也沒有法律依據作出無罪判決,而是采取反復退回補充偵查、司法機關內部進行協商、請示上級機關甚至將案件長期“掛起來”的做法。這種做法的結果,必然導致被告人長期受到超期羈押、嚴重侵犯其合法的人身權利和訴訟權利。大量存在疑罪從輕的現象,證據不充分的,從輕處罰。該判決死刑的,證據不充分,判個死緩。杜培武案件就是這種思想的一個典型。

五、幾點建議
1、完善立法,確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沉默權;賦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受強迫自證其罪的權利。
由于我國已經加入聯合國《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根據條約必須遵守的這一原則,我國法律應當明確規定公民的沉默權。具體可以在刑訴立法中規定各個階段公民行使權利的具體程序。例如可以在偵查階段設立沉默權的告知程序,告知犯罪嫌嫌疑人享有沉默權的范圍以及放棄權利的法律后果。在審查起訴階段可以規定,如果犯罪嫌疑人拒絕回答問題,人民檢察院應當終止訊問程序,以充分保證犯罪嫌疑人沉默權的行使。在審判階段可以告知被告人是否自愿認罪,并闡明其自愿認罪的后果,以給被告人充分自由的選擇。如果被告人自愿陳述,審判長這時可以就案件的事實問題向其詢問。另外,對公訴人、辯護人、共同被告人經審判長同意后,要求被告人就有關事實陳述時,被告人有拒絕回答的權利。
   2、加大查處刑訊逼供力度,盡早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在刑事訴訟程序法中可以明確規定,以刑訊手段取得的的任何證據不能作為指控犯罪的依據。另外對非法口供為線索所取得的證據適用“毒樹之果法則”而予以排除。從而從證據制度的角度杜絕刑訊逼供的產生。另外還應建立對刑訊逼供案件實行舉證責任倒置的原則,如果被告人提出刑訊逼供,不是要由被告人證明偵查人員有刑訊逼供,而是要由偵查人員來證明他沒有刑訊逼供。那么要做到這一點,就是要進行比如說全程的錄音錄像,賦予律師在偵查人員訊問時在場權等。要做到上述幾點與之相適應,國家應加強對刑事偵查部門的投入,提高偵查技術水平,減少對口供的依賴。
3、放寬取保侯審條件,對一些對社會危害性不大的案件減少關押。
在我國對犯罪嫌疑人的羈押率高達90%以上,大部分案件都將犯罪嫌疑人拘押在看守場所。這就造成大量疑案如果不判決有罪,將會造成當事人必定會申請國家賠償。在實踐中于是許多疑罪案件不是被判決無罪,而是被輕判。這無疑也是對被告人權益的侵犯。
我國應完善取保侯審的有關規定,放寬條件。除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恐怖、嚴重侵犯人身權利的暴力案件,有逃跑、串供嫌疑,累犯、貫犯情況的外,都可以辦理取保侯審。同時,在程序上應在采取除拘傳之外的強制措施實行司法聽證程序,由法院決定是否采取羈押措施,對羈押不服的,有權向上級法院上訴。從而在制度上減少對犯罪嫌疑人的判前拘押。
4、適當引進三審終審制度。對死刑案件、嚴重違反訴訟程序案件等規定可以在二審判決生效后,再行上訴。以保證刑事訴訟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防止冤案錯案的發生。
5、在律師制度上,減少對律師介入刑事訴訟的限制,擴大律師調
查取證權利。
對律師權利限制過多,往往會造成控辯雙方力量的失衡,一些違法辦案的情況有了可趁之機,有罪推定的指導思想也有了生存的土壤與空間。加強律師對刑事訴訟中的作用,可以有效地避免和防止偵查權等權利的濫用。保障刑事訴訟在合法的程序構架下進行。
我國刑事訴訟法對律師介入訴訟程序限制較多,特別是對律師取證的條件幾乎苛刻。例如刑訴法第三十七條規定,辯護律師經證人或者其他單位和個人同意,可以向他們收集與本案有關的材料,也可以申請人民檢察陸軍人民法院收集調取證據,或者申請人民法院通知證人出庭作證。辯護律師經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許可,并且經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被害人提供的證人同意,可以向他們收集與本案有關的材料。本來律師取證在法律上并未賦予強制的效力,對此的限制更加加深了控辯雙方地位的失衡。在刑訴法修訂中應加強律師在刑事訴訟中的地位擴大律師取證的權利,保證律師依法執業。

六、結語
無罪推定不僅僅是一項基本的訴訟原則,更是一項關系到每個公民切身利益的政治原則。無罪推定原則在我國的徹底實行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道路,不斷完善無罪推定原則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關注與努力。新的刑事訴訟法正在醞釀新一輪的修改,相信不久的將來這一原則必會全面在法律中得以確認,并在我國得以完全地貫徹實施。

參考文獻:
1、《刑事訴訟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樊崇義主編
2、《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修正)
3、《中外法學名著指要》 郭成偉主編
4、聯合國《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5、貝卡利亞《論犯罪與刑罰》
6、樊崇義 劉濤《無罪推定原則滲透下偵查程序之架構》
7、樊崇義 《證據學》
8、關文軍 《關于刑事訴訟中無罪推定原則的思考 》
(共6060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沈輝

沈輝

執業證號:

15101201011328664

四川法典律師事務所

簡介: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沈輝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在拘留所,被拘留人會經歷些什么?

2020-02-21

夫妻股權投資方式有哪些

2020-03-09

國際貿易結算方式選擇考慮的因素

2020-03-31

如何簽訂婚前財產協議

2020-04-01

醫療損害調解書的效力怎樣認定

2020-04-10

委托收款的收款方法

2020-04-13

2020車輛年檢新規定來啦

2020-04-13

戀愛期間雙方的借款,要不要還?

2020-04-14

微信上那個賣香煙的坐牢了?

2020-04-14

酒駕的法律成本

2020-04-17

家庭暴力如何定義

2020-04-17

單位可否單方面調整自己的工作崗位?

2020-04-17

房屋繼承要交什么稅?

2020-04-18

單方強行解除合同,有什么后果

2020-04-21

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的依據有這些!

2020-04-22

丈夫外遇女性起訴離婚法院支持嗎?

2020-04-24

過失致人死亡罪詳解

2020-04-29

離婚時如何處理孩子撫養權?

2020-04-28

沒有能力支付孩子撫養費如何處理?

2020-04-29

變更孩子撫養權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0-04-29

勞動違約金的上限是多少?

2020-04-30

放火罪和失火罪的區別

2020-05-06

犯罪嫌疑人自殺后,責任由誰擔?

2020-04-30

社會信用體制下民間借貸糾紛問題

2020-04-30

離婚時確定子女撫養權有哪些辦法?

2020-05-01

法律上撫養權是如何判定

2020-05-01

離婚訴訟中怎么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01

離婚丈夫出軌離婚需要收集哪些證據?

2020-05-01

離婚子女撫養費的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0-05-03

孩子的監護權是否可以轉移給親戚?

2020-05-04

給付子女撫養費的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0-05-04

哪些情況法院不支持夫妻共同財產分割?

2020-05-05

遺囑里把遺產分配給第三者合法嗎?

2020-05-05

夫妻買房可以只寫一方名字嗎?

2020-05-06

辦理收養需要哪些手續?有哪些規定?

2020-05-07

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定理由有哪些?

2020-05-07

幼師虐待兒童,何處申訴?

2020-05-08

離婚以后夫妻共同財產可不可以通過起訴分割?

2020-05-08

夫妻離婚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有哪些規定?

2020-05-09

企業負債和企業債務人個人債務沖突時清償方法

2020-05-09
法律常識 地區找律師 專業找律師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州市| 安顺市| 蒙自县| 镇雄县| 平阴县| 正定县| 海兴县| 昂仁县| 平江县| 吕梁市| 井研县| 松滋市| 凉城县| 邹平县| 庆云县| 苍山县| 锦屏县| 绥棱县| 昔阳县| 易门县| 巴林左旗| 漯河市| 绵阳市| 桐庐县| 长兴县| 新沂市| 仙居县| 十堰市| 会昌县| 仙游县| 龙游县| 宜宾市| 乌鲁木齐市| 深泽县| 苍溪县| 酉阳| 额济纳旗| 辽中县| 文昌市| 德格县| 赫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