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解讀]解讀勞動合同法第九十六條:事業單位聘用制勞動合同的法律適用
第九十六條 事業單位與實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員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未作規定的,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執行。
【李建鋒律師解讀】本條是關于事業單位聘用制的工作人員的規定。
一、我國事業單位用人制度的基本情況
事業單位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組織。所謂事業單位,是指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國家通過編制管理實現對事業單位人員的配置和調控。按照國家財政撥款的多少,可以將事業單位分為三種: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差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和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我國事業單位數量眾多,類型不一,隊伍龐大。截止2006年底,全國事業單位總計126萬個,涉及教育、衛生、農業、文化、科研等多個領域,職工人數近3035萬,其中正式職工2923萬(包括原固定職工和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合同制職工)。職工人數中教育業點51.3%,衛生業占14.3%,農業占9.5%,文化業占5.1%,科研占2.4%。長期以來,我國的事業單位實行的是一套不同于企業,近似于國家機關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開放以后,國家在企業推行勞動合同制度,對國家機關公務員的管理通過立法加以規范,事業單位的人事制度仍在原來制度的基礎上運行,改革進展緩慢。為了轉換事業單位用人機制,是加快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2002年7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人事部《關于在事業單位試行人員聘用制度意見》的通知,要求事業單位除按照國家公務員制度進行人事管理的以及轉制為企業的以外,都要逐步試行人員聘用制度。到2006年底,事業單位實行聘用合同的人員1700多萬,約占總人數的51%。
國家對事業單位實行編制管理,按照編制核算撥款的數額。目前事業單位編制都是多年前核定的,編制基數多年不變,不能滿足事業單位不斷發展的需要。在編制滿額的情況下,各事業單位只好大量擴充編外人員和其他人員,這樣造成事業單位人員結構復雜,人事管理分割。事業單位人員結構,歸納起來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編制內聘用人員。包括簽訂聘用合同的編制內聘用人員和無須簽訂聘用合同的編制內聘用人員;第二類是編制外人員。包括檔案內部管理的編外人員和檔案外部管理的編外人員。編外人員一般實行企業化管理,與事業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第三類是勞務派遣人員。是通過勞務派遣形式招用的。
二、事業單位人員如何適用本法
事業單位人員是否應當納入本法進行調整,是立法中爭論比較大的一個問題。反對的意見提出,聘用合同與勞動合同有本質的區別。不應當納入勞動合同法調整。從目前我國事業單位改革的發展趨勢看,履行公共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要變成行政機關,從事經營的事業單位要回歸企業,從事公共服務的如教育、衛生、文化、科研等事業單位,還要保留公共服務的職能,按照事業單位進行管理。事業單位有編制、有財政撥款,內部管理機制與企業也不一樣,事業單位聘用合同在合同期限、試用期、加班費、工資、福利、保險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殊性,都與企業不同,它與國家機關比較近似。事業單位實行聘用制,只是要比公務員要有一點靈活性,但不是完全推向市場。聘用制合同與勞動合同的性質不一樣,調整的手段也不一樣。如果將事業單位也納入勞動合同法管理,將比較難以處理好本法與事業單位改革和社會保障體系完善之間的銜接,并可能產生其他新的社會問題和矛盾,會引起事業單位管理的混亂,會出現不安定因素。處理事業單位的問題,應當循序漸進,把管理體制理順后,再對事業單位人事制度進行立法。這樣比較妥當。贊成將聘用合同納入本法調整的意見認為。長期以來,我國人事制度是由政策和行政文件相結合建立起來的,調整人事關系幾乎沒有一個完整的法律規范性文件。1994年勞動法頒布時,企業的勞動關系由勞動法調整,對事業單位職工是參照公務員管理體制進行管理。公務員法出臺后,公務員法將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排除在適用范圍之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不能參照公務員法,如果也不適用勞動合同法,那么,對事業單位人員的權利保護缺乏法律依據。聘用合同與勞動合同雖然有不同的地方,但本質上并無區別,不應存在兩種合同制度,不應當兩個部門管就變成兩個性質的合同,將聘用合同納入勞動合同法的適用范圍,解決事業單位人員實體權利保護無法可依的局面,有利于事業單位勞動關系的法制化和規范化,有利于保護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合法權利,有利于促進我國事業單位的改革。
最后,考慮到目前事業單位正處于改革過程中,用人制度的情況比較復雜,事業單位的聘用合同具體特殊性和復雜性,將事業單位實行聘用制工作人員納入本法調整需要慎重。同時,考慮到事業單位中實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員如不納入本法調整,將缺乏實體法依據,其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保護。因此,本法第二條關于勞動合同法的調整范圍維持了勞動法第二條第二款的表述,另外在本條中規定:“事業單位與實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員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未作規定的,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執行。”對事業單位聘用制工作人員的勞動合同如何適用本法作出特別規定。有人形象的說這種條文安排是“先請出去,再拉進來”。這樣規定,既解決了本法與現行的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的銜接,解決了事業單位聘用合同無法可依的局面,也為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留下空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證金保釋要花多少錢?
2020-02-22財產債務糾紛之哪些財產不得查封
2020-03-13超員一個人怎么處罰
2020-03-13借款合同中借款人需要履行哪些權力義務?
2020-03-27在外地發生交通事故:積極處理是關鍵
2020-04-02一方不同意離婚怎么辦?
2020-04-07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草案三次審議稿)中的重大改變
2020-04-14被判處死緩的罪犯的結果?
2020-04-15離婚時怎么分割按揭房產?
2020-04-15著作權侵權行為的表現形式
2020-04-15五級工傷怎么認定?
2020-04-18非全日制用工合同期限怎么約定
2020-04-20房屋買賣協議可否變更履行主體
2020-04-22逃匯罪的主客體要件
2020-04-23夫妻離婚后,不要小孩不給撫養費是否犯法
2020-04-23雇傭童工不給工資該如何處理
2020-04-23分居夫妻離婚孩子撫養權如何判決?
2020-04-27發生租房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0-04-28勞動者享有哪些權益
2020-04-28交通事故傷殘鑒定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04-29出納人員具的職業道德
2020-04-29離婚子女撫養費通常包括哪些內容?
2020-04-30暴力取證罪在什么情況下會立案處理
2020-04-30現在離婚糾紛有哪些解決辦法?
2020-05-01哪些情形可以單方面起訴離婚?
2020-05-01夫妻離婚損害賠償的主體要求是什么?
2020-05-01子女撫養費包括哪些基本內容?
2020-05-01起訴離婚中夫妻都不要子女撫養權怎么辦?
2020-05-01子女撫養權變更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2020-05-03對方不肯履行離婚協議怎么處理?
2020-05-05二手房產權證過戶如何辦理
2020-05-06協議解除子女收養關系如何操作?
2020-05-07用人單位什么情況可以解雇哺乳期婦女?
2020-05-07收養關系成立需要什么條件?收養關系如何認定?
2020-05-08工資存父母的銀行卡算不算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09委托討債公司追討欠款違法嗎
2020-05-09夫妻分居以后房貸應該如何處理?
2020-05-10夫妻婚前買房的歸屬情況如何分析?
2020-05-10訴訟離婚中過錯方損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05-10離婚協議約定不給撫養費是否有效?撫養費如何計算?
20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