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匯信托存款
包括境內外匯信托存款和境外外匯信托存款。系指金融信托投資機構憑其信用,接受境內外客戶委托,雙方簽署協議,吸收并代為營運其定額外匯資金的業務經營活動。
外匯信托存款金額起點為人民幣一百萬元以上的等值外幣,存期為半年以上。存款利率按中國人民銀行規定利率執行。
金融信托投資機構吸收境外外匯信托存款須受國家外債規模控制。
二、外匯信托放款
系指金融信托投資機構運用吸收的外匯信托資金或自籌外匯資金對自行審定的企業或項目發放的貸款。
外匯信托放款按期限分為短期外匯信托放款和中長期外匯信托放款。放款對象為境內外法人。外匯信托放款利率按中國人民銀行規定利率執行或在人民銀行規定的幅度內浮動。
金融信托投資機構辦理境外外匯信托放款須報國家外匯管理局及其分局批準。
三、外匯信托投資
系指金融信托投資機構以其吸收的外匯信托資金或自籌外匯資金直接投放企業、項目或參與合資聯營企業的投資,并分享其經營成果的行為過程。
外匯信托投資按投資期限分為短期外匯信托投資和中長期外匯信托投資。
境外外匯信托投資須依據國家外匯管理局頒布的《境外投資外匯管理辦法》及其實施細則。
四、外匯借款
包括境內外匯借款和境外外匯借款。
境內外匯借款:系指非銀行金融機構向境內中資金融機構按規定利率借進一定數額的外匯資金。境內外匯借款利率按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規定執行。
境外外匯借款:系指非銀行金融機構直接向境外金融機構或境內外資金融機構借進一定數額的外匯資金,以及非銀行金融機構接受國際金融機構和外國政府的轉貸款。境外外匯借款利率依照國際金融市場利率水平,接受國際金融機構或外國政府轉貸款除外。境外外匯借款須受國家外債規模控制。
五、外匯同業拆借
系指金融機構之間臨時調劑外匯資金頭寸余缺的借貸行為。外匯同業拆借包括境內外匯同業拆借和境外外匯同業拆借。
境內外匯同業拆借對象為經國家外匯管理局批準的境內中資金融機構。拆借雙方應以合同形式明確外匯拆借的金額、期限、利率、資金用途和雙方的權利、義務等或通過授信額度進行。境內外匯同業拆借的期限和利率由人民銀行總行根據資金供求情況確定和調整。
境外外匯同業拆借的對象為境外金融機構,境內外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或外資中外合資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境外外匯同業拆借可通過授信額度進行,拆借利率依據國際金融市場利率水平。境外外匯同業拆入須受國家外匯管理局短期外債余額控制。
六、外匯存款
系指財務公司吸收集團內部企業的外匯資金,按規定利率付給其利息的業務經營活動。
外匯存款利率按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規定執行。
七、外匯放款
系指非銀行金融機構利用其吸收的外匯資金或自籌外匯資金對自行審定的企業或項目發放的貸款。
外匯放款按期限分為短期外匯放款和中長期外匯放款。外匯放款對象為境內外法人。財務公司外匯放款對象僅限于集團內部企業。外匯放款利率按中國人民銀行規定利率執行或在人民銀行規定的幅度內浮動。
非銀行金融機構辦理境外外匯放款或財務公司對集團在境外設置機構的放款須報國家外匯管理局及其分局批準。
八、發行或代理發行外幣有價證券
外幣有價證券主要包括:外幣股票及派生產品,外幣債券和外幣票據等。
發行外幣有價證券:系指非銀行金融機構作為發行人在境內外證券市場上發行外幣有價證券的業務經營活動。目前非銀行金融機構發行外幣有價證券是指發行外幣債券和外幣票據。
代理發行外幣有價證券:系指非銀行金融機構接受客戶委托代為辦理外幣有價證券的發行、承銷、股票分紅派息或債券和票據的兌付等業務經營活動。財務公司僅限于代理集團內部企業外幣有價證券的發行、承銷、股票分紅派息或債券和票據的兌付。
非銀行金融機構在境外發行或代理發行外幣有價證券須受國家外債規模控制。
九、買賣或代理買賣外幣有價證券
買賣外幣有價證券:系指非銀行金融機構以其自有外匯資金在境內外證券市場上買賣外幣有價證券的業務經營活動。
代理買賣外幣有價證券:系指非銀行金融機構以代理方的身份代理客戶在境內外證券市場上買賣外幣有價證券,并收取一定比例手續費的業務經營活動。財務公司僅限于代理集團內部企業買賣外幣有價證券。
非銀行金融機構在境外證券市場上買賣或代理買賣外幣有價證券須按季報國家外匯管理局及其分局備案。
十、自營或代客外匯買賣
自營外匯買賣:系指非銀行金融機構以其自有或自籌的外匯資金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按市場匯價進行的可自由兌換貨幣間的買賣經營活動,包括非銀行金融機構從事資金管理所進行的外匯買賣交易活動。
代客外匯買賣:系指非銀行金融機構接受客戶委托,按其委托指令買入或賣出外匯,并根據其交易金額收取一定比例手續費的交易經營活動,包括非銀行金融機構代客戶從事資金管理所進行的外匯買賣交易活動。
非銀行金融機構經營自營外匯買賣須依據國家外匯管理局頒布的《關于金融機構辦理自營外匯買賣業務的管理規定》②。
注②由《金融機構外匯買賣業務管理規定》取代。
非銀行金融機構經營代客外匯買賣須依據國家外匯管理局頒布的《金融機構代客戶辦理即期和遠期外匯買賣管理規定》③。
注③同②。
十一、外匯投資
系指非銀行金融機構以投資者身份,以其自有或自籌外匯資金直接投放企業,項目或參與合資聯營企業的投資,及有價證券投資等,并分享其經營成果的行為過程。
外匯投資按投資期限分為短期外匯投資和中長期外匯投資。
境外外匯投資須依據國家外匯管理局頒布的《境外投資外匯管理辦法》及其實施細則。
十二、外匯租賃
系指金融租賃機構作為出租人用自籌或借入的外匯資金從國外廠商購進或租入承租人所需的設備,供承租人在約定的期限內使用,承租人分期向出租人支付一定的外匯租賃費的業務經營活動。
外匯融資租賃主要包括直接租賃,轉租賃,回租租賃,杠桿租賃(衡平租賃),綜合租賃等形式。
非銀行金融機構辦理國際融資租賃須報國家外匯管理局及其分局備案。
十三、外匯保險
系指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用外幣支付保險費,保險機構根據合同約定承擔賠償責任并以外幣支付保險金的商業保險行為。
外匯保險包括財產保險和人身保險及其上述保險的再保險業務。
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從事外匯保險經營活動須經國家外匯管理局及其分局批準。
十四、外匯擔保
系指非銀行金融機構憑其資信,以自有外匯資金向境內外債權人或其它受益人承諾,當債務人未按合同規定償付外匯債務時,由擔保人代為履行償付外匯債務的保證。
外匯擔保包括境內外匯擔保和涉外擔保。境內外匯擔保即非銀行金融機構向國內債權人或其它受益人出具的外匯擔保;涉外擔保即境內非銀行金融機構向國外債權人或其它受益人,境內外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或外資,中外合資非銀行金融機構出具的外匯擔保。
非銀行金融機構辦理涉外擔保須依據國家外匯管理局頒布的《境內機構對外提供外匯擔保管理辦法》。
十五、資信調查、咨詢、見證業務
資信調查:系指非銀行金融機構接受境內外客戶委托,對客戶指定的有業務關系的企業的資信狀況進行調查或對客戶自身進行調查,以向業務對象證明其自身資信的業務經營活動。
咨詢業務:系指非銀行金融機構接受境內外客戶委托,以其專門的知識,技術經驗和廣泛的聯系回答客戶有關金融業務,市場狀況,經濟信息等詢問,并進行可行性和專題性研究以作決策依據的一種服務性業務。
見證業務:系指非銀行金融機構為申請人提供證明,證明申請人向受益人所提供的材料屬實,有履約能力,但不負任何法律責任的業務活動。
十六、國家外匯管理局批準的其它業務
系指國家外匯管理局根據金融機構外匯業務發展需求和經營狀況批準的上述十五項業務以外的外匯業務。
附則:
外匯委托業務:系指金融信托投資機構作為受托人,與境內外委托人簽署委托協議,吸收委托人的外匯資金,按照委托指示,進行定向的外匯放款或外匯投資等的業務經營活動。
外匯委托業務包括外匯委托存款,外匯委托放款,外匯委托投資等業務。
金融信托投資機構運用委托外匯資金須堅持“先存后貸,先撥后用”的原則。
金融信托投資機構吸收境外外匯委托存款須受國家外債規模控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2017修正)
2017-11-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十二屆〕第四號
2014-02-27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2007修正)
2009-08-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7年第五次修訂)
2007-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2007-03-16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委員守則
1998-11-07九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選舉辦法
2001-03-0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召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決定
200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2004修正)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友好合作伙伴關系條約》的決定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
1996-05-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兒童權利公約》的決定
1991-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國營事業單位取得采礦權可以適用國營礦山企業取得采礦權的規定的答復
1989-08-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的決定
1997-05-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10-27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
2019-12-30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4-03-03醫療廢物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取消76項評比達標表彰評估項目的決定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國務院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6-14國務院關于廣東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國務院關于表揚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地區的通報
2012-09-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1年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1-02-28國務院關于印發舟曲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0-11-04關于2010年糾風工作的實施意見
2010-04-09國務院關于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
2010-04-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2009-09-10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印發安全生產治理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2009-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