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2月26日 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
國家外匯管理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局、外匯管理部,
深圳、
大連、
青島、
廈門、
寧波市分局,各外匯指定銀行:?
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提高國際收支涉外收入申報時效有關事項的通知》(匯發〔2001〕133號)的要求,從2003年1月1日起,國際收支涉外收入申報時限,將從現行10個工作日縮短為5個工作日。為了保證該項工作順利進行,現將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各分局應要求各級外匯指定銀行在營業場所張貼調整國際收支涉外收入申報時限的公告(見附件1),并及時調查情況、反映問題、提出建議。?
二、各分局要動用各種手段,結合此次下發的宣傳材料(見附件2、3),因地制宜地開展具有實效的宣傳工作,深入宣傳此項工作的重要意義,解釋具體作法,明確各項規程。?
三、各分局應切實加強數據核查,嚴格執行現有法規,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確保在開展提速工作的同時不降低統計數據質量。?
四、各級外匯指定銀行要認真履行職責,敦促客戶在規定的時限內進行申報;臨柜部門要認真審核客戶提交的申報單,嚴格按規定的程序和要求操作,落實申報工作中的各項規定。?
五、各外匯指定銀行總行應加強對下級行的指導和管理,保證國際收支統計申報提速工作順利進行。?
請各有關單位結合以上要求開展具體工作。?
附件:1、《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告》?
2、申報提速專題問答?
3、《順應形勢發展,提高申報時效》
?????
二OO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附件1:?
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告
〔2002〕第 3 號
為了適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國際收支統計提出的更高要求,更加及時地反映我國對外經濟發展的狀況,更好地服務于宏觀經濟分析決策和社會各界,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調整國際收支涉外收入申報時限。從2003年1月1日起,任何收款人在其解付銀行收到涉外收入款項之日(以其解付銀行入賬通知書的日期戳記為準)起5個工作日內,均應前往該解付銀行按要求(見申報單背面)逐筆填報《涉外收入申報單》。對未在規定的期限內按要求申報涉外收入的收款人,其在申報期限到期之日起3個月內又從境外收到款項時,必須先辦理所有未申報涉外收入的補申報手續,并經所在地國家外匯管理局機構確認后,銀行方可為其辦理解付手續。對于違反國際收支統計申報有關規定的行為,國家外匯管理局及其分支局將根據其情節輕重依法給予相應處罰。?
特此公告。
??
二OO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附件2:??
申報提速專題問答
??
一、為什么要提高國際收支涉外收入申報時效??
(一)更好地服務于宏觀經濟分析和決策?
用于宏觀經濟決策的各項統計數據,必須具備及時、準確和完整三個前提條件。目前,機構或個人在收到外匯指定銀行涉外收入通知書后,在10個工作日內通過外匯指定銀行完成相關申報,無法及時反映監測跨境資金流動情況,而且與其它宏觀經濟統計及銀行結售匯統計之間存在一定的時滯。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國際收支統計申報數據的有效使用。因此,縮短申報周期,提高統計時效,可以更好地整合關聯統計信息,不斷滿足統計分析預測和宏觀經濟決策的需求。
(二)有利于及時掌握我國對外經濟發展的全貌?
國際收支統計科學完整地反映了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涉外經濟的發展情況。通過國際收支的相關數據,可以反映一國涉外經濟整體狀況(如對外依存度)、一國國際貿易競爭力(如貿易條件指數)和投資發展狀況(如資本流動構成比例)。以上信息涵蓋了涉外經濟的所有領域,是進行宏觀經濟決策和調控的必備要素。通過進一步提高國際收支統計申報數據的時效,將有助于及時完整地把握我國涉外經濟發展的最新動態,更好地發揮國際收支統計數據對宏觀經濟決策的支持效用。?
(三)適應加入世貿組織后對統計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
加入世貿組織以后,隨著我國對外開放工作的不斷深化,我國的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對外政治、經濟交往更加頻繁。國際組織和各國政府在經濟調控、政策評價、協議談判和爭端解決的過程中,對國際收支統計數據的及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公布特殊標準(SDDS)已將能否及時提供所需數據作為一國進入國際資本市場的必要條件之一。因此,作為一個準備逐步融入國際資本市場的發展中國家,提高國際收支涉外收入申報時效十分迫切。?
二、提高國際收支申報時效是否會增加銀行和申報主體的負擔??
從1996年實施國際收支統計申報以來,我國國際收支統計申報制度日趨完善,申報主體申報意識也不斷增強,國際收支申報的完整性、準確性和及時性方面有了極大地改善,為提高國際收支涉外收入申報時效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提高申報時效,不改變現有的銀行操作,對企業和個人辦理外匯業務也沒有任何程序上、制度上的改變,不會增加銀行和申報主體的負擔。另外,利用現代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在條件成熟的地區或銀行開展網上遠程申報業務和數據接口轉換,能夠進一步節約社會成本、提高申報效率。?
三、國際收支統計申報的范圍和原則是什么??
國際收支統計申報范圍:中國居民與非中國居民之間發生的所有經濟交易以及居民與居民之間、非居民與非居民之間所有跨境收支經濟交易。中國居民是指:(1)在中國境內居留一年以上的自然人,外國及
香港、
澳門、
臺灣地區在境內的留學生、就醫人員、外國駐華使館領館外籍工作人員及其家屬除外;(2)中國短期出國人員(在境外居留時間不滿一年)、在境外留學人員及中國駐外使館領館工作人員及其家屬;(3)在中國境內依法成立的企業事業法人(含外商投資企業及外資金融機構)及境外法人的駐華機構(不含國際組織駐華機構、外國駐華使館領館);(4)中國國家機關(含中國駐外使館領館)、團體、部隊。除此之外屬于非居民。?
國際收支統計申報的原則:根據《國際收支統計申報辦法》第六條規定,國際收支申報實行交易主體申報的原則,采取間接申報與直接申報、逐筆申報與定期申報相結合的辦法。通過金融機構進行的國際收支間接申報,由對外收付款的單位和個人,按規定在“解付銀行”或“付款銀行”進行國際收支申報。?
四、如何辦理國際收支間接申報??
發生涉外收入的單位或個人在收到款項之日(以解付行入賬通知書的日期戳記為準)起5個工作日內,到該解付銀行,分別按照《涉外收入申報單(對公單位)》、《涉外收入申報單(對私)》的格式和要求逐筆填寫申報單,并將填寫完整、準確的申報單交解付銀行。?
通過銀行辦理對外付款的單位和個人,應在提交付款
委托書等文件的同時,分別按照《貿易進口核銷單(代申報單)》、《非貿易(含資本)對外付款申報單》、《對外付款申報單(對私)》的格式和要求填寫申報單,并將填寫完整、準確的申報單交付款銀行。?
五、填寫申報單時應注意的事項?
1?申報號碼。申報單中的“申報號碼”欄由銀行負責編制。?
2?交易編碼與交易附言。申報單中的“國際收支交易編碼”欄,由申報人根據該筆涉外收入和對外付款的交易性質,按照國家外匯管理局編制的國際收支交易編碼表,對應正確填寫。交易附言是對該筆涉外收支交易性質的簡要描述,應與交易編碼相吻合。?
3?收/付款人的國別或地區。申報單中有關收/付款人國別是指收/付款人常駐的國家或地區,而不是指收/付款銀行所在的國家或地區。?
4?申報人的簽章。單位申報時,在申報單[貿易進口付匯核銷單(代申報單)除外]上除可以蓋單位公章和財務章外,也可以自行刻制“××國際收支申報專用章”,在銀行備案后,專用于國際收支申報。個人申報時,可以簽名,也可以蓋人名章。?
六、對不及時進行國際收支統計申報的主體如何處罰??
國際收支統計申報是每個申報主體的義務,未按規定進行申報的,將受到相應的處罰。根據國際收支統計申報的有關規定,對未在規定的期限內按要求申報涉外收入的收款人,其在申報期限到期之日起3個月內又從境外收到款項時,必須先辦理所有未申報涉外收入的補申報手續,并經所在地國家外匯管理局機構確認后,銀行方可為其辦理解付手續。因此,如果收款人不在規定的期限內進行申報,款項不僅不能及時入賬,而且也會帶來利息上的損失。?
此外,根據《金融違法行為處罰辦法》、《國際收支統計申報辦法實施細則》和《國際收支統計申報核查處罰規程》,對于違反國際收支統計有關規定的,國家外匯管理局將根據其情節的輕重,給予警告、通報批評、罰款等相應的處罰;對于金融機構違反規定的,外匯局也將根據其情節的輕重,給予警告,并處以5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的罰款,還可對違規金融機構的高級管理人員、直接責任人員等提出行政處分的建議。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要移交有關司法部門處理。?
附件3:??
順應形勢發展提高申報時效
??
國際收支是系統記錄一個國家在特定時期內與世界其它地方的各項經濟交易的統計體系。國際收支帳戶與國民生產帳戶、財政帳戶、貨幣與銀行帳戶共同構成一國宏觀經濟的四大帳戶體系。國際收支平衡表完整、科學地反映一個國家涉外經濟發展的全貌。國際收支平衡是各國宏觀經濟調控的目標之一。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尤其是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和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后,國際收支統計對了解國際經貿發展與國際資本流動趨勢,有效監測外部潛在風險,調控宏觀經濟和預測經濟發展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我國《國際收支統計申報辦法》于1995年8月30日經國務院批準,1995年9月14日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令的形式發布,并于1996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該《辦法》的實施對推動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健全和完善我國宏觀經濟統計監測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結合我國國情、參照國際慣例和借鑒發達國家經驗的基礎上,《辦法》確立了交易主體申報的原則,采用逐筆申報與定期申報、間接申報與直接申報相結合的作法,強調進行國際收支統計申報是我國居民應盡的義務,明確主要通過金融機構采集國際收支統計數據的模式,即凡是通過我國境內銀行辦理涉外收付款的行為,都必須進行相應的申報。?
目前,我國國際收支統計申報系統每年采集1000萬筆的涉外收支交易數據(不含金融機構自身的外匯業務),涉及的非金融機構近50萬家,年資金收付量已達到近5000億美元。在此基礎上,我國已實現按半年公布國際收支統計數據,并于2002年4月正式參加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公布通用系統(GDDS)。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國際、國內的數據用戶對國際收支統計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對統計信息及時性的要求也日益迫切,國際收支統計工作必須提速。因此,從2003年1月1日起,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國際收支涉外收入申報時限將由10個工作日縮短為5個工作日。?
一、提高國際收支涉外收入申報時效的重要意義?
(一)更好地服務于宏觀經濟分析和決策?
用于宏觀經濟決策的各項統計數據,必須具備及時、準確和完整三個前提條件。目前,機構或個人在收到外匯指定銀行涉外收入通知書后,在10個工作日內通過外匯指定銀行完成相關申報。這無法及時反映監測跨境資金流動情況,而且與銀行結售匯等數據間有一定的時滯,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國際收支統計申報數據的有效使用。因此,縮短申報周期,提高統計時效,可以更好地防范跨境資金沖擊和整合關聯統計信息,不斷滿足統計分析預測和宏觀經濟決策的需求。
(二)有利于及時掌握我國對外經濟發展的全貌?
國際收支統計科學完整地反映了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涉外經濟的發展情況。通過國際收支的相關數據,可以反映一國涉外經濟整體狀況(如對外依存度)、一國國際貿易競爭力(如貿易條件指數)和投資發展狀況(如資本流動構成比例)。以上信息涵蓋了涉外經濟的所有領域,是進行宏觀經濟決策和調控的必備要素。進一步提高國際收支統計申報數據的時效,將有助于及時完整地把握我國涉外經濟發展的最新動態,更好地發揮國際收支統計數據對宏觀經濟決策的支持效用。?
(三)適應加入世貿組織后對統計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
加入世貿組織以后,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化,我國經濟的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對外政治、經濟交往更加頻繁。國際組織和各國政府在經濟調控、政策評價、協議談判和爭端解決的過程中,對國際收支統計數據的及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統計及時性在內的統計透明度是一國順利進入資本市場,降低籌資成本的重要要素之一。因此,作為一個準備逐步融入國際資本市場的發展中國家,提高我國國際收支涉外收入申報時效的任務十分迫切。?
二、現代科技手段為提高申報時效提供了技術條件?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現代通訊手段的不斷發展,信息的傳遞和處理速度加快,遠程數據采集、控制和處理成為可能,為提高國際收支涉外收入申報時效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不違反現有申報規程的前提下,利用現代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在條件成熟的地區或銀行開展網上遠程申報業務和數據接口轉換,能夠進一步節約社會成本、提高申報效率,是今后國際收支統計申報的一條重要途徑。?
三、國際收支統計申報是每個申報主體應盡的義務?
根據國際收支統計申報的有關規定,對未在規定的期限內按要求申報涉外收入的收款人,其在申報期限到期之日起3個月內又從境外收到款項時,必須先辦理所有未申報涉外收入的補申報手續,并經所在地國家外匯管理局機構確認后,銀行方可為其辦理解付手續。因此,如果收款人不在規定的期限內進行申報,款項不僅不能及時入帳,而且也會帶來利息上的損失。?
此外,根據《金融違法行為處罰辦法》、《國際收支統計申報辦法實施細則》和《國際收支統計申報核查處罰規程》,對于違反國際收支統計申報有關規定的申報主體,國家外匯管理局將根據其情節的輕重,給予警告、通報批評、罰款等相應的處罰;對于違反國際收支統計申報規定的金融機構,外匯局也將根據其情節的輕重,給予警告,并處以5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的罰款,還可對違規金融機構的高級管理人員、直接責任人員等提出行政處分的建議。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移交有關司法部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