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結匯、售匯及付匯管理暫行規(guī)定》及《外匯帳戶管理暫行辦法》,現(xiàn)將有關的外債、外匯(轉)貸款還本付息、開立帳戶等操作規(guī)程規(guī)范如下:
一、外債、外債(轉)貸款專用帳戶的開立和使用。
1.債務人借入外債或外債(轉)貸款,應在正式簽訂借款合同15天內按《外債統(tǒng)計監(jiān)測暫行規(guī)定》或《外匯(轉)貸款登記管理辦法》到外匯局進行登記,持外匯局核發(fā)的“外債登記證”或“外匯(轉)貸款登記證”到開戶銀行辦理開戶手續(xù)。
2.此類帳戶的收入只能是所借入的外債或外債轉貸款,支出是與貸款用途有關的外匯支付。開戶銀行負責日常監(jiān)督,每半年向外匯管理部門報送帳戶開立及使用情況。外匯局有權對帳戶的使用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檢查。
二、外債、外匯(轉)貸款還本付息帳戶的開立和使用。
1.申請開立還本付息帳戶的單位,需向外匯管理部門提供下列文件:
(1)外匯管理部門核發(fā)的外債、外匯(轉)貸款登記證;
(3)借款單位未來的還本付息資金安排。
外匯管理部門對上述文件審核后,如無異議,可以向借款單位核發(fā)“開立外債還本付息帳戶通知書”或“開立外匯(轉)貸款還本付息帳戶通知書”。
2.下列外匯,經(jīng)外匯局逐筆審核后可以進入還本付息帳戶:
(1)國家計委已明確可用于專項償還債務的出口收匯及其它來源外匯,債務人只要持有當初國家計委立項時的批件,該筆外匯可進入帳戶;
(2)債務人的出口收匯和其它外匯收入,若其收匯日期距下期還本付息日期不超過三個月,可允許其進入帳戶;
以上(1)、(2)債務人憑還本付息核準件、銀行收帳通知辦理出口收匯核銷。
(3)債務人如擬將外債、外債轉貸款帳戶中的外匯轉入還本付息帳戶,可允許其進入。
(4)債務人申請用人民幣購匯存入該帳戶,若其申請購匯日期距下期還本付息日期不超過三個月,可給予辦理。但購匯額不得超過下一期的還本付息額。
(5)外債轉貸款項目單位用于還款的外匯,可進入轉貸機構帳戶。
以上外匯進入還本付息帳戶,債務人憑相關的外債或外匯(轉)貸款登記證和申請書到外匯局領取“外匯(債)貸款還本付息核準件”,開戶銀行須憑“核準件”辦理外匯的入帳手續(xù)。
3.還本付息帳戶資金,只能用于支付債務本息,不得用于其它支付。債務人需用還本付息帳戶內的外匯償債時,須持外債或外匯(轉)貸款登記證、債權人的還本付息通知單到外匯管理部門領取外匯(債)貸款還本付息核準件,方可辦理償債手續(xù)。
三、辦理還本付息手續(xù)。
1.債務人有還本付息帳戶的,應先用帳戶內的外匯償債,若帳戶內外匯不足,可用以下第2、3款所述方式償還。債務人用還本付息帳戶內的外匯償債,按第二條第3款辦理。
2.債務人若用其出口和其它收匯直接還債,可持外債或外匯(轉)貸款登記證和債權人的還本付息通知單到外匯管理部門領取外匯(債)貸款還本付息核準件,辦理償債手續(xù)。
3.債務人需用人民幣購匯償還外債和外債轉貸款時,須持外債或外匯(轉)貸款登記證,債權人的還本付息通知單到外匯管理部門領取外匯(債)還本付息核準件。
4.債務人為償還境內金融機構自營外匯貸款本息,用人民幣購匯,僅須憑協(xié)議和債權機構的還本付息通知單位。在用購得的外匯還本付息時,應按《外匯(轉)貸款登記管理辦法》規(guī)定辦理。有條件的地區(qū),如果金融機構能夠替?zhèn)鶆杖诉M行外匯貸款登記并按外匯管理部門的要求填寫登記報表,對債務人的還款行為可不進行核準。而在條件不具備的地區(qū),還款行為仍須核準。
5.債務人應做好還本付息的安排和預測。并于當年12月底前向當?shù)赝鈪R管理局上報下年度還款安排,應包括當年的外匯收入、結匯、買匯量下年度的外匯收入預測、預計購匯量,并列明各筆債務還本付息時間等。各分局應在次年1月底匯總本地區(qū)還本付息情況,上報國家外匯管理局。
6.外債、外匯(轉)貸款需由擔保人償還時,但保人應向借款人所在外匯管理部門提供下列材料:
(1)外匯管理部門出具的對該筆貸款的擔保批準書;
(2)該筆擔保的擔保登記證;
(3)對該筆借款的擔保合同和擔保下有關合同副本;
(4)如借款人是境內機構,應提供外匯管理部門發(fā)放的該筆貸款的外債或外匯(轉)貸款登記證;
(5)債權人的還本付息通知。
外匯管理部門審核無誤后,應出具外匯(債)還本付息核準件,擔保人憑核準件辦理購匯償還、用其收匯償還或用其自身帳戶內的外匯償還手續(xù)。
四、債務人應按統(tǒng)計監(jiān)測規(guī)定按期向外匯管理部門提供債務變動反饋表。對于不能按照上報的單位外匯管理部門可視情況,予以處罰、凍結帳戶或停止辦理購匯等手續(x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1986修正)
1986-12-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1986)
1986-12-0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鄉(xiāng)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95-06-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吉爾吉斯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三國國界交界點的協(xié)定》的決定
2000-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
2002-08-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yè)銀行法》的決定
2003-12-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友好合作伙伴關系條約》的決定
2005-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fā)票規(guī)定的解釋
2005-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政府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xié)定》的決定
2006-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1982-11-19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shù)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1983-09-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國家安全機關行使公安機關的偵查、拘留、預審和執(zhí)行逮捕的職權的決定
1983-02-02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
1994-05-12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
1995-05-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柬埔寨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0-03-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4-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2005-10-27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guī)定
2019-04-26存款保險條例
2015-02-17青島市環(huán)境保護行政處罰裁量基準規(guī)定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法人登記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加快長江等內河水運發(fā)展的意見
2011-01-21國務院關于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
2010-10-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鼓勵服務外包產(chǎn)業(yè)加快發(fā)展的復函
2010-04-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fā)2010年食品安全整頓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0-03-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節(jié)約糧食反對浪費工作的通知
201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