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上市公司:
現將修改后的《公開發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內容與格式準則第三號〈中期報告的內容與格式〉》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公開發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內容與格式準則
第三號 中期報告的內容與格式
一、總則
(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簡稱《公司法》)、《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簡稱《股票條例》)和《公開發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實施細則》(簡稱《信息細則》)制訂本準則。
(二)凡根據《公司法》、《股票條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公開發行股票并在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公司”)應當按照本準則的規定經編制中期報告。
(三)公司應當披露準則列舉的各項內容。但是本準則某些具體要求對公司確實不適用的,公司可根據實際情況在不影響披露內容完整性的前提下作出適當修改,同時予以說明。如公司作出修改致使披露內容減少,應經證券交易所批準并報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中國證監會”)備案。公司還可根據其自身的實際情況,增加其他內容。
已發行境內上市外資股及其衍生證券并在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應同時編制中期報告外文譯本。公司應努力保證兩種文本內容的一致性,并在外文文本上注明“本報告分別以中、英(或日、法文等)文兩種文字編制,在對兩種文本的理解發生歧義時,以中文文本為準。”
同時在境內和境外證券市場上市的公司,如果境外證券監管部門要求的中期報告的內容與本準則不一致,應遵循報告內容從多不從少,報告披露時限從短不從長,報告要求從嚴不從寬的原則辦理。并應在同一時間公布中期報告。
(四)公司全體董事必須保證中期報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并就其保證負個別及連帶責任。
(五)公司應當在每個會計年度的前六個月結束后六十日(相當于兩個連續的月份,下同)內編制完成中期報告,并立即將中期報告刊登在至少一種由中國證監會指定的全國性報刊上。刊登的正文字號應在6號字以上。公司應在8月31日前將中期報告各十份分別報送中國證監會、證券交易所和地方證券監管部門。
(六)如果公司確有困難,無法在規定時間內編制完成中期報告并在指定報刊上刊登,公司應當在刊登中期報告最后期限到期前至少十日,向其股票掛牌交易的證券交易所提出延期刊登中期報告申請,說明延期的原因及預計刊登的最后期限,并同時報送中國證監會。延長期限不得超過三十日。經證券交易所批準延期后,公司應在指定報刊上公告延期刊登中期報告的原因及刊登的最后期限。
(七)報送中國證監會、證券交易所和地方證券監管部門的中期報告應采用良好的紙張印刷,幅面應為209毫米×295毫米(相當于標準的A4紙規格)。中期報告的封面應載明公司法定名稱、“中期報告”字樣和報告期年份。
(八)已發行境內上市外資股及其衍生證券并在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原則上執行本準則,國家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九)本準則自公布之日起實施。凡在此之前中國證監會和其他部門以及地方的有關規定與本準則規定相抵觸的,按本準則執行。
(十)本準則由中國證監會負責解釋。
二、中期報告正文
重要提示:本公司董事會保證本報告所載資料不存在任何重大遺漏、虛假陳述或者嚴重誤導,并對其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負個別及連帶責任。
如果執行審計的會計師事務所對公司出具了有解釋性說明段或保留意見、否定意見、拒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重要提示中應增加以下陳述:
××會計師事務所為本公司出具的審計報告為有解釋性說明(或保留意見、否定意見、拒絕表示意見)的報告,本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對相關事項亦有詳細說明,特提醒投資者注冊閱讀,并請充分注意相關風險,謹慎作出投資決策。
(一)公司簡介
1.公司的法定中、英文名稱及縮寫
2.公司注冊地址、辦公地址、郵政編碼
3.公司法定代表人
4.公司董事會秘書及其授權人的姓名、聯系地址、電話、傳真
5.公司股票上市地、股票簡稱和股票代碼
(二)主要財務指標
1.采用數據列表方式,提請報告期末及公司上一年同期的主要財務指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各項:凈利潤、
股東權益(不包含少數股東權益)、每股收益、將資產收益率、每股凈資產和調整后的每股凈資產。
計算公式如下:
每股收益=凈利潤/報告期末普通股股份總數
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報告期末股東權益×100%
每股凈資產=報告期末股東權益/報告期末普通股股份總數
調整后每股凈資產=(報告期末股東權益—三年以上的應收款項—待攤費用—待處理(流動、固定)凈資產凈損失—開辦費—長期待攤費用)/報告期末普通股股份總數
注1.編制合并會計報表的公司應以合并報表數填列或計算以上數據和指標;
注2.報告期內新上市的公司,若會計報表數據中包含新股申購凍結資金利息,應增加披露相應數據。
(三)股本變動和主要股東持股情況
1.股本變動情況(依照附表的格式進行披露)
如報告期內因發行新股、送股、配股、轉增股本、二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轉股、減資、內部職工股上市或其他原因引起公司股份總數及結構的變動,應予以說明。
2.主要股東持股情況:持有本公司5%(含5%)以上股份的股東的名稱、報告期內股份增減變動情況、報告期末持有量等。若持股5%(含5%)以上的股東少于10人,則應列出至少10名最
大股東的持股情況。如前10名股東之間存在關聯關系,應予以說明。
3.持股5%(含5%)以上的
法人股東所持股份發生質押、凍結等情況,公司應如實披露。
(四)經營情況的回顧與展望
簡要介紹公司在報告期內的經營情況及下半年計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
1.公司報告期內主要經營情況。主要包括:公司主營業務的范圍及其經營狀況,如果公司經營業務涉及不同行業,則應對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10%(含10%)以上的經營活動及所在行業分別進行介紹。對公司利潤產生重大影響的其他業務經營活動。
2.公司投資情況
(1)募股資金使用情況
對于前一次招股說明書、配股說明書中承諾的募股資金投資項目,如在報告期內完成或在報告期內繼續使用的,公司應介紹項目的投入情況、項目進度及收益情況;未達到所承諾的進度的,應當解釋原因;募股資金用途改變的,應當說明變更原因、變更程序及其披露情況;尚未投入使用的募股資金,應說明資金去向。
(2)其他投資情況
包括所投資項目、項目進度及收益情況等。
3.如果生產經營環境以及宏觀政策、法規發生了重大變化,因而已經、正在或將要對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產生重大影響,須明確說明。
4.下半年計劃
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各項:
(1)公司針對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和國家有關政策的要求所要著重進行的工作。
(2)公司針對上半年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擬采取的措施和對策。
(五)重要事項
報告期內發生《股票條例》第六十條及《信息細則》第十七條所列舉的重大事件,以及公司董事會判斷為重大事件的,公司應披露有關情況,進行說明。
1.公司中期擬定的利潤分配預案、公積金轉增股本預案。
2.公司上年度利潤分配方案、公積金轉增股本方案及其執行情況。報告期內配股方案的實施情況。
3.重大訴訟、仲裁事項,應披露以下內容:
(1)公司在報告期內發生的涉及公司的重大訴訟、仲裁事項。
(2)已在上一年度的年度報告中披露過但當時尚未結案的重大訴訟、仲裁事項,應陳述進展情況或審理結果及影響。
(3)如報告期內無重大訴訟、仲裁事項,應明確陳述“本報告期內公司無重大訴訟、仲裁事項”。
4.報告期內公司收購兼并、資產重組事項簡介。如果上述事項對公司利潤產生重大影響的,應說明所涉及的金額及其對利潤總額影響的金額與比例。
5.重大關聯交易事項,至少應披露:關聯交易方、交易金額及關聯交易對公司的影響。
6.董事會、監事會應分別對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保留意見、否定意見、拒絕表示意見或解釋性說明段的中期審計報告所涉及事項進行說明。
7.聘任、改聘、解聘會計師事務所情況。
8.重大合同(擔保、抵押等)事項。
9.其他重大事項。
(六)財務報告
1.會計報表
公司應當編制、披露、報送完整的中期會計報表。會計報表至少應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及利潤分配表。中期會計報表須經審計的公司應當編制現金流量表。
資產負債表的報告日為公司本會計年度前六個月的最后一天和上個會計年度的最后一天。利潤表及利潤分配表的報告期間為本會計年度前六個月和上年的相同期間。現金流量表的報告期間為本會計年度前六個月。
公司應按照有關規定編制合并會計報表,并同時披露合并會計報表及母公司報表。對應納入合并范圍而未進行合并報表處理的被控股企業應明確列示該企業名稱及其總資產、凈資產、凈利潤,并說明原因。
會計報表的編制應符合財政部、中國證監會頒布的有關準則、制度和規定。對同一內容的規定若有變化,應以最新頒布的為準。
2.會計報表附注
至少應包括下列內容:
(1)如果與最近一期年度報告相比,會計政策或核算方法發生了變化,應予以說明。
(2)如果與最近一期年度報告相比,合并范圍發生了變化,應予以說明。
(3)關聯方關系及關聯交易應按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披露》(財會字[1997]21號文件)的要求披露。
(4)會計報表附注項目應按照《會計報表附注指引(試行)》的要求披露,至少應包括以下各項:短期投資、應收帳款、其他應收款、待攤費用、存貨、在建工程、長期待攤費用、財務費用、其他業務利潤、投資收益、營業外收支凈額等。
3.上市公司的中期財務報告可以不經過審計,但下列情形除外:
(1)按照《股票上市規則》的規定公司股票交易實行特別處理的;
(2)公司擬在下半年辦理配股申報事宜的;
(3)在中期擬定分紅預案或公積金轉增股本預案,并將在下半年實施的。
(4)中國證監會或證券交易所確認應當進行審計的其它情形。
凡未經審計的中期財務報告,應注明“未經審計”字樣。如果中期財務報告經過審計,公司應當披露完整的審計意見(若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審計意見為無保留意見,且在審計報告中無其他說明,本條可省略,但應明確陳述注冊會計師出具“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字樣;若為保留意見、否定意見、拒絕表示意見或解釋性說明的審計報告,則應全文刊登)
三、備查文件
備查文件為公司披露中期報告后在公司辦公地點備置的有關文件。在中國證監會、證券交易所要求提供時和股東依據法規或公司章程要求查閱時,公司應及時提供。在中期報告中應明確說明備查文件是否齊備、完整,備查文件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文件:
(一)載有董事長親筆簽名的中期報告文本;
(二)載有法定代表人、財務負責人、會計經辦人員親筆簽名并蓋章的會計報表;
(三)如經審計,載有會計師事務所蓋章、注冊會計師親筆簽字并蓋章的審計報告正本;
(四)報告期內在中國證監會指定報刊上公開披露過的《招股說明書》、《上市公告書》、《配股說明書》的正本等;
(五)公司章程;
(六)在其它證券市場公布的中期報告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