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國家稅務局:
現將《國家稅務局系統公務員錄用暫行辦法》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家稅務局系統公務員錄用暫行辦法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規范國家稅務局(以下簡稱國稅局)系統公務員錄用工作,保證新錄用公務員具備良好的素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和有關規定,結合國稅局系統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錄用公務員,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按照德才兼備的標準,采取考試與考察相結合的方法進行。
第三條 本辦法適用于國稅局系統各級行政機關錄用擔任主任科員以下及其他相當職務層次的非領導職務公務員。
第二章 錄用管理機構第四條 國家稅務總局(以下簡稱總局)人事司是國稅局系統公務員錄用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國稅局系統公務員錄用的綜合管理工作。主要職責是:
(一)根據公務員錄用法律、法規,制定國稅局系統公務員錄用的有關規定、辦法、細則;(二)指導監督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下簡稱省)國稅局公務員錄用的組織管理工作;
(三)負責審批各省國稅局年度錄用公務員計劃、錄用公務員工作方案、公務員錄用審批和報送人事部備案工作。
第五條 省國稅局人事部門是本省國稅局系統公務員錄用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本系統公務員錄用的有關工作。主要職責是:(一)負責編制錄用公務員的計劃和申報工作;(二)根據人事部和總局的規定和要求,制定本系統錄用公務員的具體實施方案;(三)組織本系統公務員錄用專業筆試、面試、體檢、考察及報批工作。
第三章 錄用計劃第六條 公務員錄用計劃要在總局核定的人員編制和下達的年度增人計劃限額內,由省國稅局進行編制。
第七條 各省國稅局于每年6月30日前向總局報送下一年度增人計劃請示;總局于每年7月31日前下達下一年度增人計劃。
第八條 各省國稅局根據本系統人員結構、職位需求、編制余缺情況和擬錄用職位名稱、專業、人數及所需要的資格條件,編制公務員錄用計劃,填寫《中央國家行政機關××××年度公務員錄用計劃表》(一)和(二),于每年8月31日前上報總局人事司。
第九條 總局對各省國稅局上報的公務員錄用計劃進行審核匯總,于每年9月10日前報送人事部審定后公布。
第四章 報名與資格審查第十條 報考國稅局系統公務員,必須具備下列基本條件:
(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二)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三)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品行和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四)具有符合職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
(五)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
(六)年齡為18周歲以上,35周歲以下;
(七)法律規定的其他條件;
(八)具有總局批準的其他條件。
留學回國人員如報考國稅局系統公務員,其學歷首先要通過教育部有關部門的學歷認證,并有我駐外使領館開具的有關證明材料,同時符合人事部《報考公告》規定的條件。
第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報考國稅局系統公務員:
(一)曾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
(二)曾被開除公職的;
(三)曾因貪污盜竊、行賄受賄、泄露國家機密等原因受到黨紀、政紀處分的;
(四)犯有某些錯誤,正在接受審查或處分的;
(五)有法律規定不得錄用為公務員其他情形的。
第十二條 報考者采取網絡報名的方式進行,報名網址為人事部網站第十三條 資格審查工作由各省國稅局通過“人事部網站”進行。
(一)由人事部授予資格審查用戶權限,報名工作開始前,總局給各省國稅局提供“公務員考試錄用網絡系統”中的部門代碼和部門登錄密碼。首次登錄進入“公務員考試錄用網絡系統”后,各省國稅局要對密碼進行修改。
(二)各省國稅局要根據報考條件和擬錄用職位要求,在報考者報名后的2個工作日內及時提出資格審查意見。對符合報考條件的,不得拒絕報名;對資格審查未通過的人員,應在“資格審核處理意見”備注欄內說明理由。
(三)資格審查操作程序見人事部《中央、國家機關考試錄用機關工作人員和公務員部門審批操作說明》。
第五章 考試第十四條 國稅局系統公務員的錄用考試采取筆試和面試的方式進行,測試應試者的公共基礎知識、專業知識水平,以及其他適應職位要求的業務素質與工作能力。
第十五條 筆試包括公共科目和專業科目考試兩種。
公共科目考試由人事部統一組織;專業科目考試由各省國稅局自行組織。
第十六條 公共科目筆試結束后,由中共中央組織部和人事部研究確定公共科目筆試成績合格分數線。
第十七條 各省國稅局在公共科目筆試合格人員中,按照筆試成績從高到低的順序和計劃錄用人數及規定的比例,確定參加專業科目筆試和面試的人選。
第十八條 部分邊遠艱苦地區和職位生源少、考生分數偏低需要適當降低分數線和調整專業筆試、面試錄用比例的,須報請總局人事司,由總局人事司報人事部批準后實施。
第十九條 面試方案報總局人事司備案后,由各省國稅局負責實施。
第二十條 專業科目筆試和面試工作應于次年2月底以前完成。專業科目筆試和面試成績要及時通知考生。
第六章 體檢與考察第二十一條 對筆試、面試合格者要進行體檢和考察。
第二十二條 由各省國稅局按照計劃錄用人數比例和總成績從高分到低分的次序確定參加體檢和考察人員名單。
第二十三條 體檢的項目、合格標準及有關辦法,參照人事部和衛生部頒發的《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試用)》,由省國稅局或用人單位組織體檢工作。
第二十四條 體檢完畢,由主檢醫生按照體檢標準作出明確結論,如“合格”、“不合格”等,并簽名加蓋醫院章。
第二十五條 體檢為一次性體檢,除根據醫生的意見,對初次體檢不合格者,可重新復查一次外,不再組織復查,任何個人進行的復查結論一律無效。
第二十六條 考察主要了解被考察者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質、廉潔自律、業務能力、工作實績、適應擬錄用職位需要的能力以及需要回避的情況等。
第二十七條 考察工作由省國稅局組織實施或委托院校、工作單位所在地國稅局人事部門進行。
第二十八條 考察工作應選派作風正派、辦事公道、責任心強,符合回避規定的人員。
第二十九條 考察時要對被考察者在報名期間提供的情況進行復審。要通過與被考察者所在單位組織、人事、紀檢監察、保衛部門負責人(社會人員還應到駐地公安機關)及所在單位同事和本人談話,全面、客觀地了解被考察者工作、學習、品德、廉潔等方面情況。
第三十條 考察材料要全面、準確地敘述被考察者的主要優缺點。
第三十一條 結合體檢和考察情況,提出是否錄用的意見。經體檢、考察不合格的,按照總成績順序依次遞補。
第七章 錄用第三十二條 各省國稅局按照錄用職位的要求,依據報考者的考試成績、體檢結果和考察情況,提出擬錄用人員名單,并報總局和人事部予以公示,公示期為7天。
第三十三條 公示期滿無問題的擬錄用人員,由省國稅局填寫《中央國家行政機關公務員錄用表》(一式兩份)和《公務員錄用審批匯總表》,并附函報總局和人事部審批。
第三十四條 對公示中反映有嚴重問題并查有實據的擬錄用人員,不予錄用;反映的問題性質比較嚴重,一時難以查實或難以否定的,暫緩錄用,待查清后再決定是否錄用。
第三十五條 總局將審批后的《中央國家行政機關公務員錄用表》和人事部《關于同意錄用×××為國家公務員的通知》退送各省國稅局存檔及辦理有關錄用手續。
第三十六條 省國稅局向被錄取者發出錄用通知,簽訂協議書;錄用工作應于次年5月底以前完成。
第三十七條 被錄用人員憑《公務員錄用通知書》,到原工作單位或學校辦理工作和戶口關系調離轉移等有關手續。
第三十八條 被錄用人員持錄用通知書及有關證件,在規定時間內到用人單位報到后,即成為公務員;報到期限為一個月,逾期不報到者取消錄用資格。
第三十九條 遇有被錄用人員所在單位不予放行,或出現其他有爭議的問題,被錄用人員可到當地政府人事人才流動仲裁部門申請協調或裁定。
第四十條 新錄用的公務員,試用期為一年。試用期間,由用人單位負責對新錄用人員進行初任培訓,并進行定期考察。
第四十一條 試用期滿合格的,本人須寫出書面小結,用人單位提出考察意見,按管理權限由任免機關予以正式任職。
第四十二條 對于試用期結束,經用人單位考察,確定為不合格的人員,可視其具體情況采取延長試用期辦法,但最多不能超過半年,并向省國稅局備案。
第四十三條 試用期間,新錄用公務員出現以下問題之一者,用人單位應報省國稅局批準,中止其試用期和取消其錄用資格,并報總局人事司備案。
(一)受到法律制裁或行政處分的;
(二)因體檢時隱瞞病史,在試用期間影響正常工作的;
(三)延長試用期滿后仍不合格的。
第四十四條 新錄用公務員在試用期的工資待遇,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第四十五條 民族自治地區的國稅局在錄用公務員時,要有一定比例的少數民族人員,并給予適當照顧;條件相當時可優先錄用。
第八章 回避、監督與違紀處罰第四十六條 各級國稅局從事考試錄用工作的人員,凡與本部門報考者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六十八條所列親屬關系的,要實行公務回避。
第四十七條 各級國稅局人事部門在錄用工作中要接受監督,認真受理群眾檢舉、申訴和控告,并按規定的管理權限處理。
第四十八條 對不按編制限額、所需職位要求、規定的資格條件以及規定的程序進行公務員錄用的,由總局或委托省國稅局宣布無效或令其按規定程序重新辦理或補辦手續。
第四十九條 對違反錄用紀律的工作人員,視情節輕重,分別給予批評、調離考錄工作崗位或行政處分。
第五十條 對違反錄用紀律的考生,可視情節輕重,分別給予取消考試資格、取消錄用資格的處罰。
第五十一條 對違反錄用規定的相關人員,按有關規定給予批評教育或行政處分,情節嚴重并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第九章 附則第五十二條 各省國稅局根據本辦法制定錄用公務員實施方案和細則。
第五十三條 國稅局系統事業單位錄用人員和工勤崗位補充人員、接收軍轉干部和復退軍人,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五十四條 本辦法由總局人事司負責解釋。
第五十五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
2017-09-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決定
2014-02-27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2007-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掌握地方性法規清理標準問題的答復
1996-11-08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2000修正)
2000-08-25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2004)
2004-03-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1993-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2005修訂)
2005-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的決定
1998-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法律解釋工作的決議
1981-06-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在一九七九年設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將革命委員會改為人民政府的決議
1979-09-13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
1996-05-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2004第二次修正)
2004-08-28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2013修訂)
2013-12-07農業保險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2018)
2018-09-18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2015年修正)
2015-06-14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
2015-05-07關于外商參與打撈中國沿海水域沉船沉物管理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2012修訂)
2012-01-05國務院關于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2013年行動計劃的通知
2013-02-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全面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的意見
2013-01-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電煤市場化改革的指導意見
2012-12-20國務院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2-11-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2011年全國糧食穩定增產行動的意見
201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