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
在1998年的機構改革中,國務院決定將國有企業所得稅征收管理職能由財政部門劃入稅務部門,理順了國有企業所得稅征管工作關系,是加強國有企業所得稅征收管理的一項重要措施。各級稅務機關及稅務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深刻領會、認真貫徹國務院決定精神,統一思想認識,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切實采取有效措施,把國有企業所得稅征管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現將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層層落實收入任務,加強收入計劃考核。為切實履行國務院賦予的職責,加強國有企業所得稅的征收管理,國家稅務總局決定,從1999年起,將國有企業所得稅納入稅收收入計劃管理,進行考核。各級稅務機關要逐級核定和分配收入計劃,層層落實到位,建立計劃任務目標責任考核制,制定具體措施,一級抓一級,狠抓落實,強化管理,大力組織收入,確保收入計劃任務的完成。
二、加強稅源管理,建立重點稅源監管制度。為保證收入任務的完成,各級稅務機關要著重加強稅源管理,及時掌握納稅人的生產經營、財務核算和納稅情況,按期進行稅源統計分析,了解經濟發展與稅源的關系,把握稅源動態,為組織收入和領導決策提供依據。
各地要抓緊對國有企業、國有經濟參股的股份制企業、聯營企業,進行一次較全面的清理清查,在充分摸清稅源底數的基礎上,建立起重點稅源監控管理制度。根據本地區的經濟特點和納稅人的行業、地區分布情況,以及企業的規模、資產占用數額、應稅收入、應繳稅款等經濟指標,確定一定數量的重點納稅人,作為企業所得稅的重點稅源監控對象。對重點稅源監控對象,要及時掌握稅款繳納情況和逐月收入進度,加強統計與分析,弄清稅源變化情況和原因;要根據本地區經濟發展變化情況,尋求和掌握新的經濟增長點,挖掘稅收潛力,堵塞漏洞,及時將應征稅款征收入庫。目前要特別注意將金融企業、煙草企業、石油石化企業、電力企業、電信企業和匯總(合并)納稅企業作為監控的重點。
三、狠抓稅基管理,促使企業準確計算應稅所得。各地稅務機關要認真履行職責,加強稅基管理,防止任何侵蝕稅基行為的發生,督促企業做到應稅收入完整,稅前扣除真實、合理,準確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繳稅額。
(一)要正確處理好稅收法規與財務、會計制度的關系。對應稅收入、稅前扣除項目及數額、應納稅所得額等,要嚴格按照國家稅收法規執行。
(二)對按稅收法規及有關規定需經稅務機關審批后方可執行的稅前扣除項目,各級稅務機關務必嚴格把關,凡不符合規定條件的堅決不予審批,更不得超標準審批;凡未按規定報經稅務機關批準的,一律進行納稅調整,不予稅前扣除。
四、全面加強征收管理,保證稅款及時入庫。稅務機關要嚴格按照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切實強化所得稅的征收管理工作,在納稅申報、稅款預繳、征收入庫、匯算清繳等方面,建立起一套科學的、規范的管理制度。要抓好納稅申報管理,督促納稅人自覺進行納稅申報,提高申報率和準確率;做好企業所得稅稅款預繳管理工作,結合納稅人具體情況確定合理的預繳方法和預繳期限,督促其及時預繳稅款,縮小預繳稅款與應繳稅款的差距;強化稅款的征收入庫管理,確保及時、足額、均衡入庫;切實搞好匯算清繳工作,嚴格按照稅收法規規定審核、檢查,對匯算清繳確定的應補稅款,要在匯算清繳期內組織入庫,不留欠稅。
五、加強納稅檢查,堵塞征管漏洞。做好納稅檢查工作,是稅收法規得以正確貫徹實施、杜絕違法違紀行為、堵塞征管漏洞、組織收入的必要保證,因此,各地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強企業所得稅的納稅檢查。
(一)注重日常納稅檢查。年度匯算清繳工作結束后,主管稅務機關應對納稅人的申報和納稅情況進行分析,按照科學、合理的方法確定檢查對象,編制年度檢查計劃,精心組織實施。凡列入重點稅源管理的納稅人,均應屬于日常檢查的范圍。
(二)重點抓好專項檢查。各地應根據企業財務會計核算水平和納稅情況以及征收管理中發現的問題,確定重點行業、企業,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專項檢查。
(三)強化匯總納稅企業的就地監督管理。各地一定要大力抓好匯總納稅成員企業的就地監督、檢查工作,與有關地區加強聯系、配合,必要時可進行聯合檢查,查補的稅款,應就地征收入庫。
六、堅持依法征稅,嚴格稅收秩序。依法征稅,是稅收工作的基本原則,是國家稅收政策能夠正確貫徹實施的根本保證,是搞好國有企業所得稅征管工作的基礎和前提。各級稅務機關要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及國家統一的有關政策規定,堅持依法辦事,依率計征,應收盡收。對任何越權擅自更改、調整、變通稅收政策的行為,必須堅決抵制和糾正;不得擅自降低稅率,不得越權減免稅或采取即征即退等辦法變相減免稅;要停止和糾正一切包稅或變相包稅以及其他不符合稅收規定的做法,維護國家稅收政策的權威性、統一性和嚴肅性。
七、深入調查研究,促進企業改革。國有企業改革是當前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國有企業正在采用改組、改造、聯合、兼并、租賃、承包經營、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多種形式,加快改革步伐。這一改革的推進和快速發展,對企業所得稅征管工作提出了很多新情況、新問題。各級稅務機關要關心國有企業改革,及時研究改革中遇到的稅收問題,完善稅收法規,加強和改進稅收管理工作,堵塞漏洞,促進國有企業改革健康發展。
八、提高干部素質,加強隊伍建設。企業所得稅征管的業務工作政策性強,涉及面廣,工作量大,應納稅所得額及應納稅額計算復雜,對稅務干部的業務素質要求較高。由于歷史原因,長期以來國有企業所得稅交叉管理,關系不順,造成稅務部門征管力量不足,征收管理薄弱。因此,健全機構設置,提高干部素質,是搞好國有企業所得稅工作、強化征收管理的關鍵和重要保證。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修訂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稅務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方案的意見》(國稅發〔1997〕144號)下發后,沒有設立所得稅管理處的,應設立所得稅管理處,但處室總數不得超過該文件的規定。地市級以下稅務機關所得稅管理工作由省級稅務局根據實際情況及有關文件規定確定。各地要抽調一批具有較高素質、專業技能和經驗豐富的人員,充實企業所得稅管理工作,并保持人員的相對穩定;要加強各級所得稅專業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業務素質,逐步建立起一支高素質、高水平、高效率的企業所得稅干部隊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2010-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2007修訂)
2007-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1986修訂)
1986-12-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草案)》的決定
1987-04-01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1998年)
1998-03-1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3-12-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5-06-26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正確理解和執行《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一條第二款的答復
1992-01-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臺灣省出席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協商選舉方案的決定
1987-09-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教師節的決定
1985-01-21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失效)
1991-04-09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城市道路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防止拆船污染環境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食鹽專營辦法(2017修訂)
2017-12-26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扶貧項目資金績效管理辦法
2018-05-28國務院關于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1970-01-01學位論文作假行為處理辦法
2012-11-13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
2012-04-28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2010-12-31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江蘇省宜興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1-01-24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統籌推進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的意見
2010-03-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2009-12-28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交通運輸部等部門關于推動農村郵政物流發展意見的通知
2009-05-23基礎測繪條例
2009-05-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采購管理工作的意見
2009-04-10國務院辦公廳要求嚴格執行國家法定節假日有關規定的通知
2009-03-26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煤礦火工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
2008-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