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中央企業:
為做好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國資委)所出資企業(以下簡稱企業)2004年度財務決算工作,了解和掌握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資產質量和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等基本經營情況,促進加強企業財務管理和規范會計核算,以及為國有資產各項監管工作提供基礎信息,我委依據《中央企業財務決算報告管理辦法》(國資委令第5號)和國家有關財務會計制度,制定了《2004年度中央企業財務決算報表》,現印發給你們,并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本套報表為企業向國資委報送的2004年度財務決算報告格式,填報范圍為企業總部及全部所屬子企業。企業所屬子企業包括所有境內全資子企業、控股子企業,以及各類獨立核算的分支機構、事業單位和基建項目。所屬境外子企業填報《2004年度中央境外子企業財務決算報表》(另行下發)。
二、本套報表由會計主附表、財務情況表、補充指標表及會計報表附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組成,其中:補充指標表由監管企業非金融類補充指標表、監管企業金融類補充指標表及行業補充指標表組成。
(一)會計主附表是遵循國家有關會計制度規定制定的統一會計報表格式,企業及所屬子企業均應填報。
(二)財務情況表是為滿足國有資產監管需要對會計主附表的說明和補充,企業及所屬子企業均應填報。
(三)補充指標表是為滿足相關監管工作需要,適用于部分企業及所屬子企業填報,其中:監管企業非金融類補充指標表適用于集團總部(或本部)及二級非金融子企業填報;監管企業金融類補充指標表適用于金融子企業填報;行業補充指標表適用于相關行業的企業選擇填報。
三、本套報表為企業分戶報表與集團合并報表統一格式,企業除報送合并財務決算報表外,還應按規定報送企業總部及所屬三級以上(含三級)境內子企業的分戶財務決算報表數據,三級以下子企業并入三級子企業報送;企業所屬上市子公司及重要子企業不分級次均應填報本套報表,并上報分戶數據;對于管理級次較多、主要經營實體在三級以下或股權結構復雜的企業,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填報分戶報表。
四、企業及所屬子企業在會計年度終了,應當嚴格遵循國家財務會計制度及相關準則規定,在全面財產清查、賬戶清理、債權債務確認、資產質量核實、損益結轉的基礎上,按照企業財務決算報表編制說明統一規定的編制口徑和方法,認真組織編制2004年度財務決算報表,以全面、完整、真實、準確反映企業年度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對于涉及人員、工資、投資、主業等指標,財務部門應與相關部門相互溝通、協調一致,避免因管理口徑不同形成差異。
五、企業在編制財務決算報告過程中,對報表各項指標的數據填報不得遺漏,報表內項目之間和表式之間各項指標數據應當相互銜接,保證勾稽關系正確。
六、企業所屬境外及港澳臺地區的子企業,應按要求填報《2004年度中央境外子企業財務決算報表》(編報級次與境內企業相同)。企業所屬境外及港澳臺地區子企業應當按照投資關系或產權關系,全部納入集團合并財務決算報表。
香港華潤集團、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香港中旅(集團)有限公司、南光(集團)有限公司4家港澳中資企業按本套報表編制2004年度財務決算。
七、企業所屬執行非企業會計制度的事業單位應當納入集團年度財務決算報表合并范圍,并參照《關于印發2004年度中央企業所屬事業單位財務決算報表科目轉換參考格式的通知》(評價函[2004]236號)的要求,結合自身核算實際,進行報表科目轉換,填報本套報表中“會計主附表”、“財務情況表”。
八、企業所屬尚未并賬的基建項目應當納入集團年度財務決算報表合并范圍,并按照《關于印發國有建設單位報表并入財務決算報表會計科目轉換參考格式的通知》(評價函[2004]235號)的要求,進行報表科目轉換,填報本套報表中“會計主附表”、“財務情況表”。
九、企業所屬財務公司等金融單位應當納入集團年度財務決算報表合并范圍,并將金融企業會計報表進行轉換,填報“會計主附表”、“財務情況表”中的相關報表,以及“補充指標表”中“監管企業金融類補充指標表”。
十、企業應當按規定編制財務決算合并報表。合并報表的編制原則、編制范圍及編制方法按《合并會計報表暫行規定》(財會字[1995]11號)等有關文件執行。
(一)企業編制集團財務決算合并報表應當將各級子企業年度財務決算進行自下而上的層層合并,逐級編制企業集團年度財務決算合并報表。
(二)企業編制集團財務決算合并報表應當將企業及各級子企業之間的內部交易、內部往來進行充分抵消,對涉及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成本和費用、利潤及利潤分配、現金流量等財務決算的相關指標數據均按照合并口徑進行填報。
(三)各級子企業執行的會計制度與企業總部不一致的,企業總部在編制財務決算合并報表時,應當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規定和要求,將企業總部與各級子企業因執行不同會計制度造成的差異進行調整后,編制企業財務決算合并報表。
(四)企業所屬合營子企業應當按照比例合并方式編制企業財務決算合并報表;國有投資各方占等額股份的子企業,應當由委托管理方編制財務決算合并報表,或者按照股權比例合并方式編制企業財務決算合并報表。
(五)企業在編制合并會計報表時,對所屬各級子企業當年及以前年度提取的盈余公積不再進行還原。
(六)境外子企業的會計期間和會計結賬日應當與企業總部調整一致,并以2004年12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人民幣與相應幣種匯率的中間價折算后編制財務決算合并報表。
十一、企業在財務決算編制過程中,應當按規定將影響財務決算結果的重大財務事項向國資委報備,具體包括:納入決算范圍的企業名稱,不納入決算范圍企業及原因、會計政策調整及原因、當年消化潛虧情況、權益項調整情況以及利潤分配預案等。
十二、企業應當按規定認真編制會計報表附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對企業財務決算報表的重要內容進行真實、全面、詳盡說明和充分披露。
十三、為了確保企業財務決算報表的真實可靠、客觀公允,企業年度財務決算報表應當由具有相應資質條件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并隨財務決算上報審計報告。
(一)企業應按照“統一組織、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的原則”,由集團總部依照有關規定采取招標方式統一委托會計師事務所對企業及各級子企業的財務決算進行審計;國資委將對少數企業進行統一委托試點。
(二)企業財務決算審計內容應當包括:企業財務決算報表中的資產負債表、利潤及利潤分配表、現金流量表、資產減值準備及資產損失情況表、所有者權益(或股東權益)增減變動表、工效掛鉤清算情況表、利潤分配(分派)情況表等相關指標數據和報表附注。
(三)對于涉及國家安全的特殊子企業,以及國家法律法規未規定須經會計師審計的有關企業(單位)應當按照《中央企業內部審計管理暫行辦法》(國資委令第8號)的要求,組織開展內部審計工作,并隨財務決算上報內審報告。
(四)境外子企業財務決算審計工作按照所在國家或地區的規定進行。企業的內審機構應對境外子企業編制的財務決算報表進行審計,并出具內審報告。
十四、企業上報國資委的合并財務決算報表須以“萬元”為金額單位打印(計算機自動生成),計算機存儲介質中的數據仍以“元”為金額單位。
十五、企業應當認真落實財務決算編制工作任務,明確分工,精心組織,在細致組織、層層審核的基礎上,確保報表數據的真實和完整,并于2005年4月30日前上報國資委(統計評價局)。具體報送要求:
(一)企業集團報送內容:財務決算報表(含會計主附表、財務情況表、補充指標表,下同)、會計報表附注、財務情況說明書、國有資本保值增值情況說明等材料和中介機構審計報告的紙質文件和電子文檔。
企業集團報送財務決算報表應附報企業主要分析指標表、匯編范圍企業戶數變動分析表,并按順序裝訂成冊,加蓋公章。
(二)二級子企業報送內容:財務決算報表、會計報表附注、財務情況說明書、國有資本保值增值情況說明材料和審計報告的電子文檔。
(三)企業所屬三級子企業(含按規定應上報的三級以下重要子企業)僅報送財務決算報表數據的電子文檔。
(四)各地區國資委應當參照本“通知”要求做好本級監管企業財務決算編制工作。
十六、本套報表的數據處理軟件(另行下發)加掛了自動生成功能,可直接從本套報表自動生成上報監事會的《企業基礎材料》中財務會計報告內容和有關部門報表。
各企業在報表編制和上報過程中,如發現問題,請及時與國資委(統計評價局)聯系。
附件:
1、2004年度企業財務決算報表
(1)2004年度企業財務決算報表會計主附表(略)
(2)2004年度企業財務決算報表財務情況表(略)
(3)2004年度企業財務決算報表補充指標表(略)
2、2004年度企業財務決算報表編制說明
(1)2004年度企業財務決算報表會計主附表編制說明(略)
(2)2004年度企業財務決算報表財務情況表編制說明(略)
(3)2004年度企業財務決算報表補充指標表編制說明(略)
3、會計報表附注內容提要(略)
4、財務情況說明書內容提要(略)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二00四年十月二十二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王 堅 律師,中華律師協會會員,嘉興職業技術學院聘用講師,執業于浙江合德律師事務所。早年畢業于云南大學,以優異的專業成績獲得法學、金融學雙學位,王堅律師經過全面系統法律理論和律師職業培訓,理論功底扎實。實踐中,具備全面系統的法律專業知識,熟悉訴訟、仲裁等法律程序,執業五年以來,先后辦理四百多件各類民商事、刑事案件,積累了豐富的實踐辦案經驗。擅長領域:保險、銀行、證券、物流、建筑工程、商品房糾紛,以及刑事辯護、交通事故等人身損害糾紛、各類經濟合同糾紛,曾辦理過多項涉及公司的非訴案件,擔任多家企業常年法律顧問。勤勉盡責,誠實守信,為您提供優質高效的專業法律服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2017-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2009年修正)
2009-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
2011-04-22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的決定 附:修訂本(2010修正)
2010-03-2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2010-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政府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8-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2007修訂)
2007-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1983)
1983-09-0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對深圳灣口岸港方口岸區實施管轄的決定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
2002-12-28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辦法
1988-04-02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
1981-12-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6-05-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9第二次修訂)
1999-08-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6-02-28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暫行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快遞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
2019-04-16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違反《鐵路安全管理條例》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2013-12-24中央政法補助專款管理辦法
1999-09-15國務院關于修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關于全國深入開展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專項行動視頻會議的補充通知
2010-10-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地溝油整治和餐廚廢棄物管理的意見
2010-07-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的通知
2010-02-15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對原產于赤道幾內亞部分商品實施零關稅的通知
2010-06-09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意見的通知
201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