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事后監督內容
第三章 事后監督方法和程序
第四章 事后監督人員
第五章 事后監督的管理
第六章 附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國庫內部控制,保障國庫資金安全,提高國庫會計核算質量,根據《國庫會計管理規定(試行)》、《中國人民銀行事后監督中心工作規程》等規章,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對國庫會計核算業務實施的事后監督。
第三條 國庫會計事后監督,是指專門人員按照規定的程序和方法,對已處理完成的國庫會計核算業務進行復審和檢驗。
各級國庫的會計核算業務必須進行事后監督。
第四條 國庫會計事后監督應堅持以下原則:
(一)事后監督獨立于會計核算,事后監督人員不得參與會計賬務處理。
(二)在全面復核的基礎上,對國庫資金的安全性進行重點監督。
(三)及時、高效、持續監督。
第五條 國庫會計事后監督應依據相關法規、制度,審查會計業務的合法性、合規性、準確性、完整性。
第六條 已成立事后監督中心的分支行,國庫會計核算業務的事后監督由事后監督中心辦理,國庫部門不再設置事后監督崗,但要加強會計復核,加大對預算資金的收納、劃分、留解、退付、更正和支撥業務的監督力度,保證國庫各項預算收支業務合法、合規;事后監督中心應根據本辦法,對國庫會計核算業務的賬務處理實施監督。未成立事后監督中心的分支行,國庫會計核算業務的事后監督由國庫部門自行辦理。
第二章 事后監督內容
第七條 資金清算業務的監督
(一)支付系統往來業務
1.支付系統往賬發報依據是否真實、有效,其合計金額與往賬記賬憑證金額是否一致,發報報文與發報依據是否一致;
2.退回業務是否真實,手續是否齊全;
3.掛賬、解掛業務處理的依據是否真實,處理是否及時;
4.查詢、查復業務是否做到有疑必查,有查必復,復必詳盡,切實處理。
(二)同城票據交換業務
1.票據交換提出的金額、收款人、收款賬號與撥款、退庫等原始憑證的相關要素是否相符;退票業務處理是否符合規定;
2.票據交換暫收、暫付業務的內容是否真實,依據是否正確,處理是否及時;
3.提出、提入清單金額與票據交換清算金額是否一致。
(三)國庫內部往來業務
1.國庫內部往來發報依據是否真實、有效;發報報文與發報依據是否一致;
2.退回業務是否真實,手續是否齊全;
3.掛賬、解掛業務處理的依據是否真實,處理是否及時;
4.查詢、查復業務是否做到有疑必查,有查必復,復必詳盡,切實處理;
5.國庫內部往來業務是否每日對賬相符。
(四)行庫往來業務
1.行庫往來憑證簽發依據是否真實、有效;
2.是否按照“誰確認、誰填制”的原則簽發行庫往來憑證;
3.行庫往來是否每日對賬。
第八條 會計賬務的監督
(一)會計科目及賬戶的使用是否正確,總分賬是否相符;
(二)賬務處理是否及時、準確,做到日清月結。收入的分成、報解、入庫是否及時、準確,有無截留、轉移、挪用;撥款、退庫、更正等是否及時、準確辦理;庫款計息是否及時、正確;相關賬戶間的對應關系是否準確;錯賬沖正是否按規定處理;
(三)重要會計事項是否經會計主管審批簽章;
(四)報表的編制是否及時、準確、完整。
第九條 會計憑證的監督
(一)憑證要素是否齊全,填寫是否準確,印章使用是否正確,對轉關系是否正常,資金用途是否異常,是否超出有效期;
(二)繳款、撥款、退庫、更正等原始憑證是否真實有效,使用是否正確,加蓋的印章與預留印鑒核對是否相符;
(三)自制憑證的編制依據和內容是否真實、充分,金額是否正確;
(四)科目日結單記載內容與所屬科目傳票張數、附件張數、金額是否一致,記賬憑證與其附件是否對應一致;
(五)重要空白憑證是否按順序發放、使用,領入、發放、使用數(含作廢)與表外科目記載是否相符,作廢的重要空白憑證是否加蓋“作廢”戳記,并作當日有關表外科目傳票附件。
第十條 業務操作的監督
(一)庫款支撥業務
1.財政存款賬戶是否透支;
2.代理銀行的清算是否超額度。
(二)預算收入退付業務
1.退庫依據是否完備,手續是否齊全;
2.有無將退庫款項退給非退庫申請單位或個人。
(三)預算收入更正業務
1.更正理由是否正當,特殊原因需辦理匯總更正的,征收機關是否提供依據或說明及明細清單;
2.是否經會計主管簽批。
(四)國債業務
1.已兌付的國庫券收款單收據聯與存根聯是否相符;手續是否齊備;是否按規定填寫還本付息清單;是否同時銷記表外科目分戶賬;
2.是否按照“先驗券后劃款”的要求,辦理商業銀行實物國債兌付款項的劃付;
3.已入庫的已兌付國家債券上繳清單與上劃報告表本金是否一致,是否及時登記表外科目分戶賬;
4.清理銷毀是否有銷毀命令,是否及時銷記表外科目分戶賬。
第十一條 賬務核對的監督
(一)與財政、征收機關是否及時、定期對賬,對賬回單是否按時返回并簽署對賬結果;是否與代理銀行及時對賬;
(二)內部賬務核對是否做到賬賬、賬表、賬實、賬據等相符;
(三)是否換人對賬,記賬、復核人員有無承擔其所辦理賬務的核對工作。
第十二條 會計核算系統的監督
(一)系統運行參數和賬務參數的設置、變更是否正確;
(二)系統用戶管理及操作人員的權限設置是否符合規定;
(三)系統日志有無異常操作記錄,特殊操作是否符合規定。
第十三條 涉及往來類科目、臨時性科目、過渡性科目的核算和資金支付清算、賬務核對,應作為事后監督的重點。
第三章 事后監督方法和程序
第十四條 國庫會計事后監督實行人工監督與計算機監督相結合。
人工監督,是指逐張審查業務憑證,審核相關清單,核對賬表,檢查計算機系統日志,以及復審其他需要監督的事項。
計算機監督,是指在事后監督系統中植入會計核算系統有關參數,將會計憑證重點要素錄入事后監督系統,與會計核算系統提供的數據信息進行核對。
第十五條 事后監督由國庫部門實施的,遵循以下程序:
(一)移交會計資料。被監督崗位人員應于每日上午將上一日的會計核算資料送達事后監督人員。
(二)進行事后監督。事后監督人員收到會計資料后,應及時實施監督,每日的監督工作應于當日完成。
(三)記載監督事項。事后監督人員應及時記載“國庫會計事后監督日報表”(見附表1, 以下簡稱“事后監督日報表”)。
(四)反饋監督情況。發現差錯的,事后監督人員應按筆逐張填制“事后監督通知書”一式三聯(見附表2,以下簡稱“通知書”),及時送交會計主管簽章確認,由會計主管通知被監督崗位人員,對查詢內容進行確認,對差錯進行更正。更正后,被監督崗位人員在“通知書”上注明更正情況及簽章,交會計主管簽章確認后,第一聯返回事后監督,第二聯作差錯更正(或沖正)憑證附件,第三聯留存。
(五)整理、裝訂、保管會計資料。已完成事后監督的國庫會計資料,由事后監督人員裝訂成冊,立卷存檔并負責保管。
(六)報告監督情況。事后監督人員應每月向部門領導報告本部門執行國庫制度和核算質量情況。
第十六條 事后監督由事后監督中心實施的,遵循以下程序:
(一)移交會計資料。國庫部門應于每日上午,填制“國庫會計資料交接清單”一式二聯(見附表3,以下簡稱“交接清單”),將上一日的會計資料送達事后監督中心。總賬、分戶賬按月移交。對需要返回的會計資料,國庫部門應在“交接清單”上注明。
(二)接收會計資料。事后監督中心根據國庫部門填寫的“交接清單”逐項清點無誤后,在“交接清單”上填寫接收時間,加蓋業務公章及接收人名章,將第一聯退回國庫部門,第二聯留存。
(三)進行事后監督。事后監督中心收到國庫部門送交的會計資料后,應及時監督,每日的監督工作應于當日完成。需返回國庫部門的會計資料,應填制“交接清單”一式二聯,于監督工作結束當日送達國庫部門。
(四)記載監督事項。事后監督人員應及時記載“事后監督工作日志”。
(五)反饋監督信息。事后監督中心對監督中發現的問題,交監督主管審核、簽批后,按筆逐張填制“通知書”一式三聯,及時送達國庫部門。
(六)返回整改信息。國庫部門收到“通知書”后,應限期對問題進行確認和處理,在“通知書”上注明處理結果并由會計主管簽章后,復印一份留存,原件返回事后監督中心。
(七)整理、裝訂、保管國庫會計資料。國庫部門送交的會計資料,由事后監督中心按照國庫會計檔案管理的有關要求,負責整理、裝訂、立卷歸檔并保管。每日返回國庫部門的會計資料,待年度決算結束后,由國庫部門送事后監督中心歸檔。
國庫部門需要調閱會計檔案時,應履行檔案調閱手續,事后監督中心應及時提供。根據業務處理要求必須在會計檔案上簽注處理意見或結果的,事后監督中心應予配合。
(八)重大情況報告。事后監督中心發現重大違法、違規情況,應立即向行領導報告。
第四章 事后監督人員
第十七條 國庫會計事后監督工作必須由政治思想過硬,原則性強,工作認真負責,熟悉財稅、金融等政策法規,掌握國庫會計核算系統操作及賬務核查技巧,具有一定國庫會計檢查和分析問題能力的人員擔任。
第十八條 監督過程中,事后監督人員有權就業務處理情況詢問會計核算人員,或要求會計核算人員提供有關會計資料。
第十九條 事后監督人員必須按照規定的監督內容、程序和方法開展工作,每日詳細記錄事后監督日報表或事后監督工作日志,并就發現的問題及時向部門領導報告。對于發現的重大差錯或事故可以直接向本行領導報告。
第二十條 事后監督人員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參與國庫會計核算業務的處理;
(二)代替會計核算人員更改差錯;
(三)累積處理事后監督業務;
(四)隱瞞、延誤報告發現的重大差錯和事故。
第五章 事后監督的管理
第二十一條 國庫會計事后監督資料的傳遞必須嚴格履行交接手續。
第二十二條 上級國庫部門應定期或不定期地對轄屬國庫會計事后監督工作檢查指導,促進事后監督工作順利進行。
第二十三條 事后監督工作成績突出的,要給予通報表揚或物質獎勵;事后監督工作不力、嚴重失職,發現問題故意隱瞞不報,袒護責任人,造成資金損失的,要按規定給予行政處分;觸犯刑律的,要追究其刑事責任。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四條 本辦法由總行負責解釋。各分行、營業管理部、省會(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和深圳、青島、大連、寧波、廈門市中心支行可根據本辦法制定補充規定,并報總行備案。
第二十五條 代理國庫的事后監督工作,由代理行(社)參照本辦法進行。
第二十六條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附表1
——————————————————————————————-
國庫會計事后監督日報表
——————————————————————————————-
賬務日期: 年 月 日 編號:
——————————————————————————————-
監督內容 監督結果
——————————————————————————————-
發起往賬依據
——————————————————————————————-
資金清算業務處理手續
——————————————————————————————-
資金清算業務查詢查復與對賬
——————————————————————————————-
會計科目與賬戶使用
——————————————————————————————-
賬務處理
——————————————————————————————-
報表編制
——————————————————————————————-
重要會計事項
——————————————————————————————-
憑證審核
——————————————————————————————-
科目日結單審核
——————————————————————————————-
重要空白憑證
——————————————————————————————-
退庫與更正
——————————————————————————————-
國債兌付
——————————————————————————————-
掛賬、解掛
——————————————————————————————-
賬務核對
——————————————————————————————-
會計核算系統
——————————————————————————————-
錄入數據借方合計:
核算系統借方合計:
差額:
數據信息核對 ——————————————
錄入數據貸方合計:
核算系統貸方合計:
差額:
——————————————————————————————-
部門主管: 監督員: 制表日期:
——————————————————————————————-
附表2
——————————————————————————————-
事后監督通知書
——————————————————————————————-
被監督單位: 編號:
——————————————————————————————-
核算日期: 記賬員: 復核員:
原業務內容
——————————————————————————————-
查詢內容
——————————————————————————————-
以下由被監督單位填寫
——————————————————————————————-
日期: 經辦員: 業務主管:
處理結果
——————————————————————————————-
監督主管: 監督員: 監督日期: (業務公章)
——————————————————————————————-
注:“事后監督通知書”一式三聯
第一聯 事后監督(中心)留存;
第二聯 差錯更正(或沖正)憑證附件;
第三聯 事后監督由國庫部門實施的,被監督崗位留存本聯;由事后監
督中心實施的,被監督單位會計主管簽章后將本聯返還事后監督中心。
——————————————————————————————-
附表3
——————————————————————————————-
國庫會計資料交接清單
——————————————————————————————-
年 月 日
——————————————————————————————-
會計資料名稱 數量 會計資料日期 是否需要返回
——————————————————————————————-
移交單位: 接收單位:
移交人: 接收人:
移交時間: 接收時間:
——————————————————————————————-
注:本清單一式二聯
第一聯 國庫部門留存
第二聯 事后監督中心留存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免職名單(2009年8月27日)
2009-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2000-08-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秘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2-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3-04-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2004)
2004-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決定
2002-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
2000-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決定
1992-11-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設立中國農業銀行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已修正]
1990-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
1997-11-01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1995-06-30直銷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2003-11-24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扶貧項目資金績效管理辦法
2018-05-28國務院關于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的批復
2013-10-17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山東省煙臺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07-28國務院關于黑龍江省“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的批復
2013-06-13城鄉規劃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辦法
2012-12-03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07-09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2-06-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邯鄲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2-03-03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務院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辦公室關于2011年糾風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
2011-04-20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加強汛期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11-04-13文化產業振興規劃
2009-09-26基礎測繪條例
2009-05-1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2009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
2008-12-31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
2008-11-10國務院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
2008-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