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在文化藝術領域大力倡導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積極引用現代科學技術,鼓勵廣大文化工作者的創造熱情,使創新活動滲透到文化藝術生產、流通、服務和管理等各個環節,促進文化藝術事業繁榮和發展,特制定《文化部創新獎獎勵辦法》。現予以印發,請遵照執行。
文化部
二○○四年三月二十九日
文化部創新獎獎勵辦法
第一條 為在文化藝術領域弘揚科學精神、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鼓勵和調動廣大文化工作者理論創新、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的積極性,促進文化藝術事業的繁榮與發展,結合文化系統的實際情況,制訂本辦法。
第二條 文化部創新獎的評審、授予遵循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
第三條 文化部創新獎每二年評審一次。
第四條 文化部創新獎每屆獎勵項目總數不超過15項,對其中特別優秀的項目授予特等獎,特等獎項目不超過2項。
第五條 文化部創新獎由文化部頒發獎狀、獎金和證書。
文化部創新獎特等獎項目每項獎金為3萬元。
文化部創新獎項目每項獎金為1萬元。
第六條 文化部創新獎授予在下列文化藝術實踐中以科學理論、科學方法和科學技術實施創新,為推動文化藝術事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
(一)在藝術創作與演出中應用先進科學技術創造新的表現形式和積極探索新的表現手法,增強藝術表現力。
(二)在提供優質文化服務中運用先進科學技術實施創新,拓展服務功能,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
(三)在文化體制改革中,引入先進的管理理念,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提高運營效率和水平。
(四)在藝術教育與人才培養方面,應用先進科學技術手段,提高教育水平。
(五)在文化產業發展中與高新技術結合,提升文化產品的科技含量,實現文化產品的多層次增值和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第七條 本辦法是針對完整文化創新實踐過程的一種獎勵,按項目指導思想的創新性和科學性,與文化工作結合緊密程度和產生的作用,取得的社會或經濟效益及借鑒推廣應用價值四個條件進行綜合評定。
(一)創新獎項目應有一套相對完整的科學理論、科學方法作指導,將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創造性地應用在文化工作中,取得一定的社會效益或經濟效益,具有一定的借鑒和推廣應用價值。
(二)特等獎項目應有一套完整的科學理論、科學方法作指導,將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創造性地應用在文化工作中,取得顯著的社會效益或經濟效益,具有較大的借鑒和廣泛的推廣應用價值。
第八條 文化部科技主管部門負責文化部創新獎評審的組織工作。
第九條 文化部設立文化部創新獎評審委員會負責具體評審工作。評審委員會由文化部有關部門領導和相關專家組成。
(一)評審委員會設主任委員1人,副主任委員2人,委員若干人,并設若干專業評審組。
(二)評審委員會委員實行聘任制,每屆任期四年。
(三) 評審委員會的辦事機構(評審辦公室)設在文化部科技主管部門,負責辦理日常工作。
第十條 文化部創新獎的項目由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主管部門推薦;文化部直屬單位可直接推薦本單位的項目。
第十一條 推薦單位推薦項目和完成人時,應征得完成單位和完成人的同意,并填寫《文化部創新獎推薦書》(見附件),提供有效的證明和評價材料。推薦書及有關材料應當完整、真實、可靠。
推薦項目完成單位是指在項目策劃、實施或推廣等工作中提供必要條件,直接完成項目的基層單位。兩個以上單位共同完成的項目,主持單位為第一完成單位。
推薦項目完成人是指對該項目完成做出突出貢獻的主要人員。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推薦為項目完成人:
(一)提出和確定總體方案設計的;
(二)直接參與項目策劃、實施或推廣過程并對解決疑難問題作出貢獻的。
推薦項目完成人的限額為:特等獎15人,創新獎10人。
第十二條 推薦單位應當在獎勵年度6月30日前向文化部創新獎評審委員會推薦本年度項目,逾期不予受理。
第十三條 評審辦公室對受理的推薦項目進行形式審查,并為每個項目確定3名主審員負責主審。主審員在收到主審項目材料后,應當認真審查,在評審會前提出評審意見,并負責在專業評審組審議時介紹該項目情況;對不能主審的項目應當及時向評審辦公室提出,由評審辦公室處理。
第十四條 評審委員會依照下列規定評審:
(一)各評審專業組以會議方式或由文化部科技主管部門組織具有評審資格的專家以書面方式進行,產生初評結果。
(二)評審委員會以會議方式對初評結果進行評審,以記名投票表決產生最終評審結果。
(三)評審委員會的評審會議應當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委員參加,票數超過實到評委半數以上,評審結果有效。
第十五條 文化部創新獎評審實行回避制度,作為被推薦項目的主要完成人的評委,評審與其有關的項目時應當回避;投票不記入實到評委人數。
第十六條 參加評審的項目,完成單位可派完成人赴現場答辯。
第十七條 文化部科技主管部門對評審結果進行審核后報文化部批準并公示。
第十八條 對已公示的獲獎項目如有異議,應當自公示之日起一個月內向評審辦公室提交異議書。
異議書應當寫明項目名稱、事實理由等事項,提供必要的證明材料,并寫明自己的真實姓名、工作單位、聯系方式。
凡涉及完成人、完成單位所完成項目的創新性、有效性等,以及推薦書填寫不實所提出的異議,由評審辦公室在收到異議書后一個月內會同該項目推薦單位協商提出處理意見報評審委員會裁決。
評審辦公室負責將評審委員會裁決結果通知異議方、完成單位和完成人。
第十九條 弄虛作假或者以其他不正當手段騙取獎勵的,由文化部科技主管部門報文化部批準后撤消獎勵,追回獎狀、證書及獎金。
第二十條 參與文化部創新獎評審活動的評委和有關工作人員在評審活動中弄虛作假、徇私舞弊的,一經發現將按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第二十一條 本辦法由文化部負責解釋。
第二十二條 本辦法自2004年3月29日起施行。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和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關于確定三國國界交界點的條約》的決定
2007-02-28城市街道辦事處組織條例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關于禁止發展、生產、儲存和使用化學武器及銷毀此種武器的公約》的決定
1996-12-3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克羅地亞共和國領事條約》的決定
1997-05-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陸地邊界條約》的決定
2000-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1-04-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8-11-0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我國加入《反對劫持人質國際公約》的決定
1992-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批準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關于設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的建議的決定
1993-03-31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
2002-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解釋
2002-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2006年修正)
2006-02-28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
2019-05-28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2019)
2019-03-02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2018年修訂)
2018-06-30山東省救災物資儲備庫管理辦法
2014-12-24國務院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4-02-26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2011修訂)
2011-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機構設置的通知
2013-03-19國務院關于表彰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的決定
2012-09-05國務院關于印發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1-09-1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2011-04-22國家人口計生委關于印發加強新時期人口和計劃生育統計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1-03-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遼寧蛇島老鐵山等3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通知
2011-03-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安全審查制度的通知
2011-02-03國務院關于印發舟曲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