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隨著我國政治經濟情況的好轉,人民物質生活的改善,廣大人民群眾對文化生活的需要也越來越廣泛,越來越迫切。為了使人民群眾有豐富多采、健康的文化生活,更好地發揮文化藝術在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中的重要作用,各地文化主管部門加強了對專業藝術團體演出工作的領導,規定了到各地巡回演出的任務。全國各類藝術表演團體除堅持當地劇場演出外,還采取多種方式,進行巡回演出,或組織各種小型演唱組織,深入基層(農村、廠礦、部隊、學校),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藝術表演團體中的許多優秀演員也經常到地方和中小城鎮,為人民群眾演出。文藝演出的活躍,促進了藝術交流,較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希望看到更多的優秀文藝節目、看到全國和地方知名演員的表演的愿望,受到了廣大觀眾的歡迎。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一個時期,社會上出現了一些單純以賺錢為目的,不經專業演員所在單位同意,私自拉演員到外地表演節目的不良現象;有的藝術表演團體由于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也出現了個別演員不顧本職工作任務,私自外出組臺演出和私分所得的錯誤行為。這類演出大都在體育館等大場地舉行,票價比當地高;為了搶時間,多撈錢,有的甚至一天演出三、四場。由于這種演出是以賺錢為目的,演員是臨時拉來的,節目是臨時拼湊的,演出質量很差。有的節目還摻雜一些庸俗的低級趣味,舞臺作風很不嚴肅。觀眾對這類演出,意見很大,強烈不滿。
這種把藝術表演商品化的演出,雖然其組織者和參加的人數不多,但卻嚴重地敗壞了文藝團體和文藝工作者的聲譽,腐蝕了演員思想,而且對社會風氣特別是對一部分青少年觀眾產生不良影響。
社會主義的文化藝術是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文藝工作者應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各級領導和專業表演藝術單位要切實加強對演員的思想教育,使他們不斷提高共產主義覺悟,充分認識自己的神圣職責,自覺地抵制“一切向錢看”的不良影響,抵制把文藝演出商品化的錯誤做法,把多為人民群眾提供健康有益的文藝演出作為自己的光榮使命,努力為社會主義多做貢獻。
為了加強對演出工作的管理,樹立良好的演出風氣,克服把藝術表演商品化的不良傾向,特作以下規定:
一、任何人不得以個人或借用某個團體的名義,不經當地文化主管部門和演員所在單位同意,私自邀約演員組織營業性演出。各地文化主管部門對違反這一規定的演出活動,應予制止;對違犯者進行批評教育,追回私分的錢款;對利用演出進行招搖撞騙活動的,情節嚴重者,要進行揭露,并給予必要的處分和制裁。
二、非演出單位,確因工作需要,臨時組織營業性演出時,必須通過正當的組織手續,保證演出質量,注意社會效果。
(一)要征得文化主管部門同意,并領取演出許可證后,方可演出;
(二)要征得演員所在單位同意;
(三)對演出節目應負責進行審查,防止粗制濫造及低級庸俗節目的出現;
(四)注意保護演員健康,不能隨意增加演出場次;
(五)演出收入要合理分配,主辦單位扣除必要的開支外,所有收入應分給參加演出的單位,不得從中賺錢。給演員的報酬,應交其所在單位按規定處理。
三、專業表演藝術單位的演員經領導同意,接受邀請外出演出時,演出節目要健康,表演要認真,態度要謙虛,作風要正派,生活要儉樸。所得演出報酬,應按本單位規定辦理。
專業表演藝術單位要加強對演員的教育、管理。今后對私自外出演出,并接受報酬的演員,視情節輕重和本人的態度,分別給以批評教育或必要的處分。
四、各地體育館(場)、劇場、影院、影劇院和具備演出條件的文化宮、俱樂部、文化館、對外開放的禮堂、公園等,對不按照本規定辦理,私自組織營業性演出的單位和個人,應拒絕提供場地,并向當地文化行政部門報告有關情況。違者應予追究責任。
所有演出場所,應經常對觀眾進行維護公共道德的教育,維護好演出秩序。對擾亂演出秩序和妨礙演出正常進行者,應加制止,予以批評,對制止無效或情節嚴重的肇事者,要協同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各級文化部門要加強對文藝演出的領導和管理,要經常了解上演節目和表演的情況,研究傾向性的問題,發現有不健康的現象,要及時加以引導。對于在集鎮和農村中進行流動演唱活動的民間藝人和演唱小組,要加強管理和教育。對個別演唱壞書、壞節目而屢教不改者,要吊銷其演出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2013修訂)
2013-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的決定
2010-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
1996-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7年第五次修訂)
2007-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軍人違反職責罪暫行條例[失效]
1981-06-10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1995修正)
1995-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7-02-23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1958年消除就業和職業歧視公約》的決定
2005-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引渡法
2000-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塞浦路斯共和國關于民事、商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5-04-25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關于修改憲法和成立憲法修改委員會的決議
1980-09-10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
198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
198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1992)
1992-09-04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199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會議組成的補充規定
2002-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2005-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虛開、偽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犯罪的決定
1995-10-30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2015修訂)
2015-06-14地質資料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2003-11-24國務院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2018修正)
2018-09-18殘疾人教育條例(2017修訂)
2017-02-01物業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務院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
2014-03-03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印發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3-2020年)的通知
2013-11-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質量工作考核辦法的通知
2013-05-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3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3-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