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駐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
根據國務院批準的財政部“三定”方案和中編辦關于財政部駐各地財政監察專員辦事機構職能配置的《批復》精神,現就授權財政監察專員辦事機構對金融保險企業就地實施財政監督管理的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授權財政監察專員辦事機構根據國家財政、信貸、財務等政策法規,監督金融保險行業的業務經營活動,參與中央財政的宏觀監督。
二、授權財政監察專員辦事機構根據《金融保險企業財務制度》,《金融企業會計制度》,《保險企業會計制度》等有關規定,監督企業正確核算收入和支出,審查審批有關收支項目,對有意違反財會制度,隱瞞收入,亂列支出和偷逃稅款的違法行為依法進行查處。
三、授權財政監察專員辦事機構對財務關系直接隸屬中央財政的金融保險企業及其全資附屬企業進行下列監督管理:
1.審查確認政策性停息(計息)掛帳貸款的利息收入。
根據財商字〔1995〕23號文規定,各行實行停息(計息)掛帳的政策性貸款,須經財政監察專員辦事機構(以下簡稱派出機構)審查確認后,按規定核算利息收入。
2.審查審批呆帳準備金、壞帳準備金、投資風險準備金和未決賠款準備金的提取和使用。
根據《金融保險企業財務制度》和財政部(87)財商字第277號、(92)財商字第232號、(94)財商字第392號以及財商字〔1995〕23號文件規定的條件和權限審查企業的呆帳損失;審批企業上報需要核銷的壞帳損失;比照貸款呆帳準備金的規定審查投資風險準備金的計提,審批投資損失的核銷;審查保險企業未決賠款準備金的計提,監督次年度未決賠款準備金的轉回。
3.根據財商字〔1995〕23號文件審查核批經營性租賃費開支。
對經營性租賃費開支實行計劃管理,各行(公司)于每年12月底前,根據業務發展需要,編制次年業務經營性租賃開支計劃,由省行(公司)匯總后,報省級派出機構審查批準,據實列支。
4.審批企業大宗修理費和裝修費用。
對企業超過固定資產年折舊額50%和單項價值超過10萬元的大宗修理費及裝修費用,實行計劃管理,由各行(公司)于每年12月底前,根據業務需要編制大宗修理及裝修計劃,由省行(公司)匯總初審后,報省派出機構審查批準,據實列支。
5.審批遞延資產的攤銷
按照財商字〔1995〕23號文件要求,對列入遞延資產的單項支出金額在50萬元以上的,由各行(公司)提出計劃,報經當地派出機構審查批準后列支。
6.根據財商字〔1995〕23號文件審查確認各行(公司)的代辦業務量余額。
企業須建立代辦業務登記簿,編制代辦業務報表,按季報送當地派出機構。經派出機構審查確認后,其代辦費在規定控制比例內合理使用,據實列支。
7.審批保險企業防災費的使用情況。
按照財政部財商字〔1995〕23號文要求,由各保險公司于年初編保險防災費使用計劃,報經當地派出機構審查批準后,方可列支。
8.審批企業的業務招待費
按照財商字〔1995〕23號文的要求,由各行(公司)于年初編制招待費使用計劃,在不超過規定的比例限額內,報當地派出機構審查批準后據實列支,不得突破。
9.根據財商字〔1995〕23號文件審查認定固定資產的盤盈、盤虧、報廢。
企業根據上級主管部門確定的權限,對發生的固定資產盤盈、盤虧、報廢進行認真審查,報當地派出機構確認據實列支。
10.根據財商字〔1995〕23號文審批企業的非常損失。
對企業因不可抗拒的因素(如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確屬損失嚴重,企業無法彌補的凈損失,由當地派出機構審查核實,報省派出機構批準,列入營業外支出,并報財政部備案。超過500萬元的,上報財政部批準。
11.根據財商字〔1995〕23號文件審查企業基建立項,控制“在建工程”規模。
對企業基建工程的立項,由當地派出機構進行審查并簽注意見后,會同有關部門批準,并監督檢查企業固定資產凈值占資本金的比率。監督企業新建職工宿舍及其福利設施可用的公益金結存數額。控制“在建工程”規模。超過上級批準的固定資產凈值占資本金比例的一律不準新增基建項目。
12.審查企業年度會計決算。
對企業年度會計決算按財政部規定進行審查,核實企業應納稅所得額,向財政部提交年度決算審查報告,為辦理稅利解繳集中清算提供資料。
13.對非銀行金融機構及各行(公司)全資附屬企業的財務收支情況進行審查,監督其各項稅款的解繳情況。
對就地繳入中央金庫企業所得稅的繳納情況定期進行監督檢查,對發現的“混庫”問題以及減收增支等行為,就地通知企業或有關部門進行調庫補稅處理。為做好此項工作,派出機構有權審查上述企業的年度會計決算以及相關的財會資料。
14.對企業投資、入股、聯營所興辦的經濟實體進行監督檢查。
派出機構有權參與企業對外投資、入股、聯營項目的考察、論證和決策,并監督對外投資收益的及時回收,對侵犯國家利益的行為有權進行檢查處理。
四、對地方金融保險企業所得稅的繳納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影響中央財政收入的違法違紀現象有權進行糾正,并上報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
五、對金融保險行業資產負債情況及經營狀況進行調查分析,及時向財政部反映有關情況和存在問題。
六、對金融保險行業的重大違紀問題,涉及有關單位的,派出機構有權檢查取證。
七、對中國人民銀行財務管理和監督。
1.參與制訂人民銀行及其分支機構的財務收支預算計劃并簽注意見;由省級派出機構匯總后報財政部備案。按財政部規定監督人民銀行預算計劃的執行情況,對違法違紀問題進行檢查處理。
2.對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的年度決算進行審查。
3.根據財政部授權審查、審批一些重大收支事項。
八、財政部授權辦理的其他事項。
九、本通知自1995年1月1日起實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2018修正)
201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選舉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2012-03-14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說明
2008-03-11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成立香港各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活動委員會的決定
1996-03-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新西蘭領事協定》的決定
2004-06-25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1982-11-1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法律解釋工作的決議
1981-06-10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1989-04-04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1985-01-21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1983-09-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1996修正本)
1996-03-1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補選出缺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決定
1998-10-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1999-12-2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全民國防教育日的決定
2001-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2006-04-29探礦權采礦權轉讓管理辦法(2014修訂)
2014-07-29血液制品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17-08-02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植物檢疫條例(2017修正)
2017-10-17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實施細則
2017-11-22國務院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2018修正)
2018-09-18跨省域補充耕地國家統籌管理辦法
2018-03-29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事務擔保條例
2010-09-14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取消76項評比達標表彰評估項目的決定
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