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玩弄校花双胞胎,日本人真人姓交大视频,成 人 免费 黄 色 视频,欧美熟妇无码成a人片

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管理辦法(2016年修訂)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0-11-20 · 6184人看過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部令

  第66號

  《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管理辦法》已經2016年5月10日國土資源部第3次部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部長 姜大明

  2016年5月12日

  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管理辦法

  (1999年2月24日國土資源部第4次部務會議通過 2004年10月29日國土資源部第9次部務會議修訂 2006年11月20日國土資源部第5次部務會議第二次修訂 2016年5月10日國土資源部第3次部務會議第三次修訂)

  第一條 為加強土地管理和調控,嚴格實施土地用途管制,切實保護耕地,節約集約用地,合理控制建設用地總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和《國務院關于加強土地調控有關問題的通知》,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的編制、下達、執行、監督和考核,適用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是指國家對計劃年度內新增建設用地量、土地整治補充耕地量和耕地保有量的具體安排。

  前款規定的新增建設用地量,包括建設占用農用地和未利用地。

  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和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依照本辦法的規定納入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管理。

  第三條 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管理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一)嚴格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安排,合理控制建設用地總量和強度,切實保護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續利用;

  (二)運用土地政策參與宏觀調控,創新計劃管理方式,以土地供應引導需求,促進土地利用結構優化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

  (三)堅持綠色發展,實行耕地保護數量、質量、生態并重,確保建設占用耕地與補充耕地相平衡,提高補充耕地質量;

  (四)嚴格執行國家區域政策、產業政策和供地政策,優先安排社會民生建設用地,保障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和基礎設施項目用地;

  (五)堅持協調發展,統籌區域、城鄉建設用地,促進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優化。統籌存量與新增建設用地,促進存量用地盤活利用,嚴格控制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規模;

  (六)尊重群眾意愿,維護群眾土地合法權益,保障群眾共享城鎮化發展成果。

  第四條 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指標包括:

  (一)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包括新增建設用地總量和新增建設占用農用地及耕地指標;

  (二)土地整治補充耕地計劃指標;

  (三)耕地保有量計劃指標;

  (四)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指標和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指標。

  各地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在上述分類的基礎上增設控制指標。

  第五條 土地利用年度計劃中,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國家區域政策、產業政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以及土地利用變更調查成果等確定。

  土地整治補充耕地計劃指標,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整治規劃、建設占用耕地、耕地后備資源潛力和土地整治實際補充耕地等情況確定。

  耕地保有量計劃指標,依據國務院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下達的耕地保護責任考核目標確定。

  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指標和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指標,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整治規劃等專項規劃和建設用地整治利用等工作進展情況確定。

  第六條 國土資源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以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安排為基礎,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各地用地實際等情況,測算全國未來三年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控制總規模。

  第七條 需國務院及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審批、核準和備案的重點建設項目擬在計劃年度內使用土地,涉及新增建設用地的,由行業主管部門按項目向國土資源部提出計劃建議,同時抄送項目擬使用土地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以及發展改革部門。

  第八條 縣級以上地方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以本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安排為基本依據,綜合考慮本地規劃管控、固定資產投資、節約集約用地、人口轉移等因素,測算本地未來三年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控制規模,以此為基礎,按照年度間相對平衡的原則,會同有關部門提出本地的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建議,經同級政府審查后,報上一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

  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建議在相關省、自治區的計劃建議中單列。

  第九條 國土資源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根據未來三年全國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控制總規模,結合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國務院有關部門提出的計劃指標建議,編制全國土地利用年度計劃草案,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報國務院批準,提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確定后,下達各地執行。

  第十條 全國土地利用年度計劃下達到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國務院及國務院有關部門、中央軍委或者中央軍委授權的軍隊有關機關審批、核準、備案的單獨選址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所需的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不下達地方,在建設項目用地審批時直接安排。其它項目所需的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指標、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指標等每年一次性全部下達地方。

  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下達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可以按照不超過上一年度國家下達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總量的百分之五十預先安排使用。

  第十一條 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指標和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指標,由國土資源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依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的全國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總量指標,根據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狀況、規劃安排、農村建設用地狀況、資源潛力和相關工作進展情況,提出分解方案并下達地方執行。

  第十二條 省級以下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將上級下達的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指標予以分解,經同級人民政府同意后下達。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將分解下達的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報國土資源部。

  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根據省級重點建設項目安排、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和市縣建設用地需求,合理確定預留省級的土地利用計劃指標和下達市縣的土地利用計劃指標,并保障農村居民申請宅基地的合理用地需求。市縣的土地利用計劃指標應當一次性全部下達。

  第十三條 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實行指令性管理,不得突破。

  批準使用的建設用地應當符合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凡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國家區域政策、產業政策和供地政策的建設項目,不得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指標。

  沒有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指標擅自批準用地的,按照違法批準用地追究法律責任。

  第十四條 土地利用年度計劃一經批準下達,必須嚴格執行。

  因特殊情況需增加全國土地利用年度計劃中新增建設用地計劃的,按規定程序報國務院審定。

  因地震、洪水、臺風、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災害引發的抗災救災、災后恢復重建用地等特殊情況,制定災后重建規劃,經發展改革、國土資源、民政等部門審核,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可以先行安排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列出具體項目,半年內將執行情況報國土資源部。

  水利設施工程建設區域以外的水面用地,不占用計劃指標。

  第十五條 縣級以上地方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執行監管,嚴格執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指標使用在線報備制度,對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指標使用情況及時進行登記,并按月在線上報。

  國土資源部依據在線報備數據,按季度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土地利用計劃安排使用情況進行通報。

  第十六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執行情況的跟蹤檢查,于每年一月底前形成上一年度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執行情況報告報國土資源部,抄送同級發展改革部門。

  第十七條 上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對下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的執行情況進行年度評估考核。土地利用年度計劃以每年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為考核年度。

  新增建設用地計劃執行情況考核,以農用地轉用審批、土地利用變更調查等數據為依據,重點考核新增建設用地總量、新增建設占用耕地計劃執行情況和農村宅基地指標保障情況。

  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指標和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指標考核,重點考核實施管理、進展成效、群眾滿意度、整治利用質量等情況。

  第十八條 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執行情況年度評估考核結果,應當作為下一年度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編制和管理的重要依據。

  對實際新增建設用地面積超過當年下達計劃指標的,視情況相應扣減下一年度計劃指標。

  對建設用地整治利用中存在侵害群眾權益、整治利用未達到時間、數量和質量要求等情形,情節嚴重的,扣減下一年度用地計劃指標。

  第十九條 節余的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經國土資源部審核同意后,允許在三年內結轉使用。

  第二十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柴玉成

柴玉成

執業證號:

16101201010704987

陜西陳兵律師事務所

簡介:

法律功于精細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柴玉成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2019修正)

2019-04-23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2006年修訂)

2006-06-29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2001年修訂)

2001-04-28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澳大利亞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9-04-24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

2007-12-29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的決定(1983)

1983-09-02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成立香港各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活動委員會的決定

1996-03-24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的決定(1998)

1998-12-29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巴塞爾公約>締約方會議第三次會議通過的決定第Ⅲ/1號決定對<巴塞爾公約>的修正》的決定

1999-10-31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

2006-10-31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國務院關于勞動教養問題的決定的決議

1970-01-01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失效]

1950-03-03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的決定?。坌拚?/p> 2000-10-31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柬埔寨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0-03-01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2001-10-27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

2001-08-31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2003-03-10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第四次修正本)

2004-10-27

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2013修訂)

2013-12-07

退耕還林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

烈士褒揚條例(2019第二次修訂)

2019-08-01

快遞暫行條例

2018-03-27

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條例(草案)[失效]

1984-09-18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集中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的通知

2013-06-09

國務院關于批轉交通運輸部等部門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實施方案的通知

2012-07-24

國務院關于印發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的通知

2011-12-30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的通知

2010-02-15

氣象災害防御條例

2010-01-27

國務院關于200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0-01-07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2009-12-28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宁市| 深水埗区| 江源县| 桓台县| 邮箱| 沿河| 昭平县| 台北县| 子长县| 岳普湖县| 天门市| 仁布县| 雷州市| 襄城县| 张掖市| 那坡县| 久治县| 金秀| 宿迁市| 临沧市| 大埔县| 突泉县| 夏河县| 景泰县| 师宗县| 抚州市| 东乡族自治县| 克东县| 彰化市| 府谷县| 宝应县| 无为县| 方城县| 新安县| 山东| 土默特左旗| 佛坪县| 山丹县| 大丰市| 东乌珠穆沁旗| 亚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