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效日期:1996-8-20
根據1989年2月19日國家體改委、國家計委、財政部、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發布的《關于企業兼并的暫行辦法》的規定,為了促進國有資產的有效使用和合理流動,維護所有者和經營者的正當權益,現對國營企業(以下簡稱企業)兼并中的財務處理問題,作如下規定:
一、各級財政部門要認真做好企業兼并中的各項財務管理和監督工作,積極穩妥地推進企業兼并的發展和不斷完善。
二、企業兼并其他企業時,應向主管部門、同級財政部門和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提出書面報告。主管部門應會同財政部門根據企業的書面報告和會計報表,審查企業是否具有兼并其他企業的能力。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應根據企業的書面報告,并充分考慮主管部門會同財政部門提出的審查意見,辦理是否同意企業兼并其他企業的審批手續。
三、確定被兼并的企業,在被兼并前,應對企業的各項資產負債進行全面清理,編造清冊。不得私分公物、濫發獎金、實物。清理過程中發生的資產盤盈、盤虧等,報經批準后,調整有關資金。
清理工作完畢后,被兼并企業應向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移交資產負債清冊,并分別向主管部門、財政部門和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報送自本年度開始到清理截止日期的會計報表。主管部門對企業會計報表應予認真審核,向同級財政部門提出審核意見。財政部門負責審批企業會計報表,并提出是否同意企業被兼并的意見。國有資產管理部門辦理是否同意企業被兼并的審批手續時,應充分考慮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的審查意見。
四、已經實行承包或租賃經營的企業,如果確定被兼并,應按照承包或租賃條例規定和現行有關承包或租賃財務規定,辦理中止合同手續,作出相應的財務處理。
五、經審核批準被兼并的企業,由同級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委托具有公證性和權威性的資產評估組織或組織專門小組,對被兼并企業的固定資產、流動資產、專項資產、無形資產進行評估,核實債權債務。評估資產價值由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核準確認。
資產評估工作結束后,被兼并企業應按照核準確認的評估資產價值調整帳面價值,并相應調整有關資金。對清理核實的債權債務,應按照兼并雙方所有者簽署的協議,隨企業兼并轉移給兼并方,并由有關方面重新簽訂合同予以確認。
六、企業兼并應實行有償的原則。被兼并企業的產權轉讓底價,應以核準確認的評估資產價值為依據,并考慮被兼并企業職工等因素合理核定。被兼并企業的產權轉讓成交價,應以被兼并企業的產權轉讓底價為基礎,通過招標、投標確定,自找對象的可協商確定。被兼并企業的產權轉讓底價和產權轉讓成交價須經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確認。
七、被兼并企業的產權轉讓成交后,被兼并企業應編制結束完竣時的會計報表,分別報送給企業主管部門、財政部門和國有資產管理部門。
兼并方企業按照兼并雙方所有者簽署的協議接收被兼并企業的各項資產和債權債務后,應及時組織入帳。
被兼并企業的產權轉讓成交價與凈資產價值的差額,兼并方企業作為商譽列入無形資產帳戶,從企業兼并成交年份起按規定年限分月攤銷,沒有規定年限的,可分10年攤銷。
八、企業可以用企業留用利潤,結余的更新改造基金,計劃內用于投資的銀行貸款及經批準發行的債券、股票等企業自主支配的資金兼并其他企業。
企業用銀行貸款和發行債券籌集到的資金兼并其他企業時,應用留用資金歸還。
九、兼并方企業應付價款,原則上應一次付清,如數額較大,一次付清確有困難的,在取得有擔保資格人擔保的前提下,可以分期付款。但付款期限不得超過3年,第一次付款數不得低于被兼并企業產權轉讓成交價款的30%。欠付款項應比照同期銀行貸款利率交付利息。
十、被兼并企業的產權轉讓成交價款加上兼并方企業分期付款的利息,扣除清理評估及公證等費用后的凈收入,由被兼并企業的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組織解繳國庫,納入預算管理。其中,國營小型商業企業產權轉讓的凈收入,仍按照1986年12月5日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深化企業改革增強企業活力的若干規定》(注解:《關于深化企業改革增強企業活力的若干規定》規定:“出售企業的收入全部上交國家財政,由中央和企業所在城市五五分成”。)規定的比例,由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組織解交國庫。企業產權歸屬不清的,其產權轉讓凈收入視同國有資產產權轉讓收入處理。
十一、國有資產管理部門負責被兼并企業產權轉讓收入清算工作,并于年終向同級財政部門報送被兼并企業的清算報表。
被兼并企業產權轉讓成交后,如果有未了的有關產權事項,由被兼并企業的國有資產管理部門負責辦理。
十二、企業兼并后,如果被兼并企業失去法人資格,按兼并方企業的財務管理辦法執行。如果被兼并企業仍保留法人地位,但法人實體改變,按法人實體變更后適用的財務管理辦法執行。
十三、在尚未成立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的地方,本規定由國有資產管理部門行使的職責均由同級財政部門行使。
十四、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可根據本規定,結合本地區情況,制訂具體財務管理辦法,并報財政部備案。
十五、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
2016-12-25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入制止恐怖主義爆炸的國際公約的決定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的決定
2000-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在一九七九年設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將革命委員會改為人民政府的決議
1979-09-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三百四十二條、第四百一十條的解釋
2001-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2019修訂)
2019-11-29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17中藥品種保護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扶貧項目資金績效管理辦法
2018-05-28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全國社會救助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1970-01-01水利事業費管理辦法
2000-03-05國務院關于修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關于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有關問題的批復
2013-03-14國務院關于貴陽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2013-03-05國務院關于促進企業技術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2-09-01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2-06-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的意見》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1-12-28國務院批轉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1-04-1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的決定
2011-04-22國務院安委會關于集中開展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專項行動的通知
2010-07-27檢察官職業道德準則(試行)
2009-09-03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管理條例
2009-09-09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
2008-11-10國務院關于印發2008年工作要點的通知
2008-03-29關于做好鐵路滯留旅客疏導工作的公告
2008-02-02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2007-11-28國家公布取消、廢止和失效的有關注冊會計師、注冊資產評估師行業的規章
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