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已于1996年1月8日經國務院第41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并由國務院第191號令發布施行。《條例》是人民警察法的配套法規之一,是人民警察履行職責、行使職權的重要法律保障。《條例》的公布實施,對人民警察依法打擊違法犯罪,保衛國家安全,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護公民的合法權利,更好地保衛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將起到積極的作用。為了保證人民警察正確執行《條例》,現就實施的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要充分認識《條例》的重要性,組織好學習、宣傳和貫徹實施。各級公安機關要組織全體人民警察認真學習《條例》,深刻領會《條例》的目的、宗旨、基本原則,熟悉《條例》的內容。《條例》結合人民警察的執法實踐,對1980年的《人民警察使用武器和警械的規定》作了全面修改,對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保護更加充分,同時對使用警械和武器的制約和監督也更加嚴格。學習中,要充分理解和掌握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的原則、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原則。對使用警械和武器的條件及注意事項,要全面理解、嚴格執行。在什么條件下可以使用警械和武器,什么情況下不得使用警械和武器,什么情況下應當停止使用警械和武器,以及在使用武器后如何做好現場處置等規定,要結合實際,深刻領會和認真把握。各級公安機關要把《條例》列為人民警察培訓的重點內容,要對全體人民警察進行培訓,特別是要組織好依照規定配帶槍支人民警察的培訓。要通過學習、培訓,增強法律觀念,提高執法水平。各人民警察院校,要將《條例》作為學員的必修課。人民警察上崗培訓、警銜晉升培訓以及崗位與業務培訓也都要將《條例》列入培訓的內容。
二、各級公安機關和人民警察院校要組織人民警察和學員開展使用警械和武器的業務訓練。各地要根據《條例》的規定,并結合人民警察的執法實踐和當地的實際情況,結合具體案例,提出訓練科目,安排好訓練內容,通過組織觀摹、實際演練,提高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實際操作能力和現場處置能力。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訓練要經常化、制度化,特別是使用武器,要制定專門的訓練計劃。
三、正確執行《條例》,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保障人民警察完成任務和履行職責。各級公安機關要教育全體人民警察,嚴格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及時有效地打擊違法犯罪行為,保衛國家安全,維護社會公共安全和社會治安秩序,保護公民的合法權利不受侵犯。要加強對使用警械和武器的執法指導,認真研究解決執法中的問題。對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的行為,要依法予以保護。
四、要建立和完善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監督制度,加強對人民警察的法制教育,防止濫用權力。必須教育人民警察在法律、法規授權的范圍內使用警械和武器;法律、法規沒有授權的情況下,不得使用警械和武器,更不得使用警械和武器從事非警務活動。在使用警械和武器制止違法犯罪過程中,要注意掌握使用警械和武器的原則和條件,避免使用警械和武器不當或者濫用警械和武器侵犯公民的合法權利。要建立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專案統計報告制度,以及執行《條例》中有關法律問題的請示報告制度。對于違反《條例》使用警械和武器不當的,或者濫用警械、武器的,要視不同情節給予批評教育、行政處分直至追究法律責任。
五、要面向社會,廣泛深入地開展《條例》的宣傳工作。要重點宣傳制定《條例》的目的和原則,要特別強調《條例》對于保護公民合法權利的重大意義。要使廣大公民了解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打擊刑事犯罪,保護人民利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職責給予支持和配合,并對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情況進行監督。
六、要進一步加強警械和武器的管理。對人民警察現已配備的警械和武器情況(包括種類、型號、數量等)要進行一次普查,進一步明確警械和武器的配備范圍,對不屬于配備范圍的警械和武器要限期收回。要建立健全人民警察依法配備警械和武器的審批及保管、攜帶、使用管理制度,加強教育,嚴格管理,保障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
《條例》執行情況,請及時報部。
附件:《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條例》宣傳提綱
1996年1月26日
附件:《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條例》宣傳提綱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已于1996年1月8日經國務院第41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由國務院第191號令發布施行。《條例》是人民警察法的重要配套法規之一,對于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職責,正確使用警械和武器,及時有效地制止違法犯罪行為,保衛國家安全,維護社會公共安全和社會治安秩序,保護公民的合法權利,更好地保衛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武器。
一、為什么要制定《條例》
人民警察是人民民主專政的重要工具,是武裝性質的國家治安力量,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制止違法犯罪行為,是人民警察履行職責的重要保障。1980年7月5日經國務院批準,由公安部發布實施的《人民警察使用武器和警械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對于保障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職責,及時有效地制止違法犯罪,維護正常的社會治安秩序,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十多年來,社會治安出現了許多新的情況和新的問題,劫持飛機、船舶、機動車輛,劫持人質,爆炸,搶槍、盜槍,持槍殺人、搶劫,武裝走私、販毒,持槍拒捕、暴力抗拒或者阻礙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職責、暴力襲擊人民警察等暴力犯罪,給社會治安帶來了極大的危害。這些嚴重的犯罪行為,不僅對社會治安和公民的人身安全、財產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危害,而且給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職責帶來了嚴重的威脅。1980年的《規定》,已經嚴重不適應當前打擊刑事犯罪的需要。一是一些條款比較原則,缺乏操作性,突出表現在可以開槍射擊的適用條件,在實際執行時不利于人民警察及時有效地制止違法犯罪活動;二是警械和武器使用范圍的規定已不能適應人民警察職責的變化,人民警察依照法律規定實施強制傳喚、強制執行拘留等措施需要使用警械缺乏法律依據;三是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法律后果沒有規定,使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武器的職務行為往往受到不應有的追究。因此,對《規定》進行修改,制定一個符合實際需要的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法規,是保障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職責,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執法實踐的迫切需要,也是維護廣大公民和人民警察合法權利的需要。
公安部自1988年開始,對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問題進行了大量調查研究,1991年正式著手起草警械條例,1992年10月形成《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使用警械條例(草案代擬稿)》,正式上報國務院。此后,又同國務院法制局共同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并反復征求了有關部門以及法學家和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實際工作部門的意見,同時參考了聯合國有關文件以及一些國家和地區的有關立法。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條例(草案)》。
二、制定《條例》的指導思想
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是國家賦予人民警察保障法律實施的一項特別權力。這種權力的設定,必須與人民警察的職責相適應。制定《條例》的指導思想,就是從保衛國家安全,維護公共安全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出發,通過立法授予人民警察依法實施強制,包括使用警械和武器的權力,以保障人民警察依法有效地履行職責,及時有效地制止違法犯罪行為尤其是嚴重暴力犯罪行為。同時,為了防止人民警察違法使用警械和武器,侵犯公民合法權利,《條例》對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條件也作了嚴格的規定。
《條例》明確了人民警察依法制止違法犯罪的職務行為與公民的正當防衛行為的區別。一是性質不同,人民警察制止違法犯罪是履行法定職責,代表國家履行的一種社會義務,而正當防衛行為則是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行使的一種公民權利;二是約束力不同,人民警察制止違法犯罪是人民警察的職責所在,也是人民警察的法定義務,體現了國家意志,是不可放棄的,否則就是失職甚至是瀆職,而公民的正當防衛則是可以選擇的行為。
三、《條例》突出強調了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職責的保護
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制止違法犯罪是一種職務行為。人民警察法規定:“人民警察依法執行職務,受法律保護。”《條例》第一條規定:“為了保障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職責,正確使用警械和武器,及時有效地制止違法犯罪行為,維護公共安全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的人身安全和合法財產,保護公共財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和其他有關法律的規定,制定本條例。”第五條規定:“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的行為,受法律保護。”《條例》針對人民警察同違法犯罪斗爭的需要,明確授權人民警察對違法犯罪活動實施強制性手段,根據需要,可以使用警械,對于那些嚴重暴力犯罪行為可以使用武器,從而保障人民警察及時有效地制止違法犯罪行為。
四、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原則
人民警察在使用警械和武器制止違法犯罪過程中,要遵循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的原則。人民警察必須在法律、法規授權的范圍內使用警械和武器;法律、法規沒有授權的情況下,不得使用警械和武器,更不得使用警械和武器從事非警務活動。《條例》第五條規定:“人民警察不得違反本條例的規定使用警械和武器。”同時,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應當以制止違法犯罪行為,盡量減少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為原則。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根本出發點是為了及時有效地制止違法犯罪活動,而不是以傷害或者剝奪違法犯罪人員的生命健康為目的,因此,即使是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時,也要注意盡可能減少人員傷亡和對公私財產的損壞。
五、加強對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監督,防止侵犯公民的合法權利
《條例》對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權力規定得更全面、更充分,也更具體,同時,對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限制、監督也更嚴格。《條例》規定的使用警械和武器的原則,不準使用警械和武器的禁則,關于使用武器后的保護和報告的規定,以及違法使用警械和武器的法律責任等規定,都體現了對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限制和制約。各級公安機關要建立和完善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監督制度,加強對人民警察的法制教育,防止濫用權力。
六、認真學習、廣泛宣傳、堅決貫徹執行《條例》
各級公安機關要充分認識《條例》的重要性,組織全體人民警察認真學習、宣傳和貫徹實施《條例》,深刻領會《條例》的目的、宗旨、基本原則和基本內容,牢固樹立法制觀念,增強法律意識,提高執法水平,依法履行職責,及時有效地制止違法犯罪行為,維護公共安全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的人身安全和合法財產,保護公共財產,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合同違法行為監督處理辦法
2010-10-13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安全保衛條例
2013-09-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7第四次修訂)
2007-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和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關于確定三國國界交界點的條約》的決定
2007-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失效]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職工探親待遇的規定》的決議
1981-03-06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1999修訂)
1999-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引渡法
2000-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英文本的決定
1990-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1979-07-04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失效)
1991-04-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設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決定
1993-03-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1999)
1999-12-25臺灣省出席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協商選舉方案
2002-04-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3-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2006年修訂)
2006-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2013修訂)
2013-12-07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2019修訂)
2019-11-29烈士褒揚條例(2019第二次修訂)
2019-08-01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實施細則
2017-11-22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2015年修訂)
2015-06-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
1970-01-01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行職責若干規定(試行)
2011-07-13國務院關于印發船舶工業加快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實施方案(2013-2015年)的通知
2013-07-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能源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