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做好199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199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學習貫徹十五大精神,深化改革、規范管理,積極穩妥地做好招生改革和各項工作”。要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的招生政策,高度重視招生工作,健全招生制度,嚴肅紀律,精心組織,圓滿完成199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
二、加強各地各級招生委員會及其辦公室的機構建設,不得以任何借口削弱甚至取消招生委員會及其辦公室。為保證招生工作的正常進行,教育部將對各地的招生機構建設情況進行檢查,對機構不健全的地方,除通報批評外,還要減少在這些地方的招生名額。
三、保證執行國家招生計劃的嚴肅性。中央部門所屬高校和少數跨省招生的地方所屬高校的招生來源計劃由教育部統一下達,并由省級招生部門統一向社會公布。未經國家批準下達的招生來源計劃,省級招生部門不得向社會公布并安排招生。招生來源計劃一經公布,未經教育部批準不得更改。錄取時確需調整招生名額的高等學校,必須使用教育部統一印制的審批表,經其主管部門審批后由省級招生部門辦理錄取手續。
各有關部門、地方和高校的領導(包括省、部級領導)不能擅自決定擴大招生計劃,也無權特批未達到錄取標準的考生。對擅自決定增加招生計劃,違反國家招生規定或不執行國家統一下達的招生來源計劃的責任人,教育部將會同紀檢部門予以查處;因此所招收的學生一律不得入學,已入學的,要堅決清退。
四、鞏固并軌改革成果,完善配套措施,進一步規范有關定向招生辦法,防止出現新的“雙軌”及“假定向”現象。地方和高校要完善獎學金、貸學金等制度,特別是設立與學生就業掛鉤的專項獎學金,以保證國家重點建設項目、艱苦地區和行業對畢業生的需求。
招收定向生計劃必須報教育部審核后統一下達,未經教育部下達的定向招生來源計劃,各地招生部門不得安排招生。定向范圍由各地招生部門根據教育部的有關規定具體劃定并向社會公布,超出定向范圍的不得安排招生。定向生須與有關單位簽訂具有法律效力的定向協議書并經主管部門審核后生效,就業時一律不得改派。
各地招生部門須將定向生錄取名單統一報教育部備案。
五、普通高校招收保送生工作要認真執行教育部關于普通高校招收保送生的政策、規定,嚴格管理,保證質量。1998年普通高校招收保送生的辦法另行通知。
關于在高中會考基礎上的高考科目設置改革要積極進行探索,條件成熟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經教育部批準后逐步實施。上海市仍實施“3+1”方案。
六、保護考生的正當權益。高等學校要嚴格執行國家招生體檢規定,不得擅自改變體檢標準和組織面試。高校在錄取控制分數線上第一志愿考生不足時,必須錄取達到分數線的非第一志愿考生。各地和各高校應共同協商,妥善解決高分考生落選的問題。
七、大力推進招生管理手段的現代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應按照《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現代化管理發展規劃》(教學司〔1997〕70號附件)中的近、遠期目標、《關于建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計算機網絡系統的通知》(教學司〔1997〕125號)及《1998年建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信息實時傳輸系統時間表》(見附件)的要求落實各項工作,盡快培訓專業技術人員,配置軟、硬件設備。同時,按照《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管理信息標準》(教學廳〔1998〕1號),建立完善的基本信息采集制度,采集的范圍包括單獨招生、保送生和電大函大普通班等各類招生形式。從今年開始,我部有關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的信息及數據(包括生源計劃)將從網上傳送。
八、加強招生工作人員和錄取場所的管理。錄取期間,除招生工作部門、有關招生院校和紀檢(監察)部門的工作人員外,其他人員均不得進入錄取場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辦公室要增加招生工作的透明度,及時公布錄取結果。各級招生部門都要注意選派作風正派、工作認真、組織紀律性強的同志參加招生工作,高等學校一般不得派教師回原籍所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參加招生工作。對所有參加招生工作的人員要進行必要的培訓,教育他們嚴格執行國家招生政策,遵守招生紀律,服從地方招生委員會的領導,公正選拔新生。
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辦公室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將考生報名情況、考試成績匯總情況、錄取批次、時間、錄取場所地址和聯系電話等情況及時傳報我部高校學生司。
十、錄取工作必須在9月中旬結束,之后一律不得補錄。各地招生部門在規定的時間內向我部高校學生司集中報送錄取結果。我部將把高等學校在各地的錄取結果通報高等學校所在地的省級學籍管理部門,作為新生資格審查的依據。至9月20日不能開學的高等學校,必須報我部批準。
附件:1998年建立普通高校招生信息實時傳輸系統時間表(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職工探親待遇的規定》的決議
1981-03-06中國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1983修訂)
1983-09-0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3-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2004)
2004-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臺灣省出席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協商選舉方案的決定
1987-09-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國家安全機關行使公安機關的偵查、拘留、預審和執行逮捕的職權的決定
1983-02-0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1986-04-12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批準設立重慶直轄市的決定
1997-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
1994-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
2005-02-28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2006-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11-27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口計量器具監督管理辦法(2016修訂)
2016-02-06實驗動物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規章制定程序條例(2017修訂)
2017-12-22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南水北調工程供用水管理條例
2014-02-16國務院關于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修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3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3-04-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降低流通費用提高流通效率綜合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3-01-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海南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2010修訂)
2010-01-09文化產業振興規劃
2009-09-26中華人民共和國私營企業暫行條例
1988-06-2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搞活流通擴大消費的意見
2008-12-30國務院關于推進重慶市統籌城鄉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01-26環境行政復議辦法
2008-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