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由于教育部門和學校特別是廣大教師的努力,中學歷史和地理課的教學質量有所提高。但總的說來,這兩門課仍沒有被普遍重視,擺到應有的地位。一些學校任意砍掉歷史和地理課;或削減課時,壓縮教學內容,或不進行考試、考查。師資質量較差且不穩定,不少學校讓很多學過歷史、地理專業的教師改教其它課,而安排沒有專業知識和教不了別的課的教師教這兩門課。有的學校歷史、地理課教師年年換新人。不少教育行政部門、教學研究機構、教師進修機構無專人分管這兩門課的教學和師資的培訓提高。其結果,中學生的歷史地理知識貧乏,不僅造成智力上的片面發展,還嚴重影響他們思想政治覺悟的提高和今后革命人生觀、共產主義信念的樹立。造成上述問題的因素,有客觀上的,如師資不足,畢業和考試制度不夠完善等;也有主觀上的,主要是片面追求升學率思想和輕視文科觀念的影響。為此,要端正辦學指導思想,同時采取切實有效措施來改進和加強這兩門課的教學。當前,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要充分認識開設歷史、地理課的重要性
中學歷史課和地理課是培養學生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基本觀點的重要課程,也是學生學習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所必需的基礎課程。通過歷史教學,使學生掌握基礎的歷史知識,了解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的重要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逐步培養他們樹立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運用這些基本觀點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正確認識歷史現象。通過地理教學,可以使學生掌握中國、世界各大洲、大洋和主要國家的地理基礎知識,以及人類與地理環境關系的基本理論和問題,逐步培養他們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和運用這些觀點正確認識人類活動的地理環境,以及人類與地理環境的關系的能力。這些知識、觀點和能力,都是一個合格的中學生必須具備的。
五屆人大第四次會議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各級學校都要加強中國歷史和地理的教學,這是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光輝燦爛的文化遺產和光榮的革命傳統,尤其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半個多世紀艱苦卓絕的斗爭歷程,我國優越的地理條件,豐富的自然資源,勤勞勇敢和富于創造力的各族人民,以及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這些都是向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和共產主義教育的最好的生動的教材。目前的中學生絕大部分出生在十年動亂的年代,不僅不了解舊中國,也不了解新中國取得的偉大勝利來之不易,正需要通過各種途徑,采取不同方式,激發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幫助他們認識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的道理,從而更加熱愛祖國,樹立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的信心和決心。因此,歷史課和地理課是所有中學生都要學習的兩門重要的必修課程。
二、嚴格按照教學計劃開設歷史、地理課
所有中學都要按照教育部或報部備案后調整的省、市、自治區教育廳(局)發的教學計劃所規定的年級和課時開設歷史、地理課,確實因缺乏師資而不能開設的,需經上級教育行政部門批準。任何學校不得擅自停開或任意削減課時,趕進度,壓縮內容,提前結束課程。平時要進行考查,結業時進行一次考試,成績應記入學生檔案;缺少成績紀錄者不發給畢業證書。
三、建設一支合格的歷史、地理師資隊伍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切實保證讓學過歷史、地理專業知識的教師教歷史、地理課;改教其它課程或改做其它工作的,要讓他們盡快歸隊。對現有的歷史、地理課教師,要認真做好整頓和提高工作。對文化業務水平較差而有培養前途的,要限期通過業余和離職進修,以老帶新等多種形式,對他們進行培訓,首先幫助他們盡快過教材教法關。高等師范院校要增設和加強歷史、地理專業。要盡可能保證高等師范院校歷史、地理專業畢業分配到中學教這兩門課。經過整頓、提高后的教師隊伍要相對穩定。在評級、調薪、分房、獎勵先進時,對歷史、地理教師不應歧視。
四、努力改進教學
歷史和地理是兩門比較生動而有趣的課程,切忌注入式的教學方法。要注意運用掛圖、幻燈片、電影片等教學輔助手段。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適當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參觀、訪問、調查等活動。還可適當組織閱讀課外讀物,開展有關的課外活動。
省、市、自治區教育學院和教研機構應有專人負責歷史、地理課的教研和師資培訓工作,注意總結和推廣先進經驗。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切實加強對中學歷史和地理課教學的領導,要根據本通知的要求,對本地區中學歷史、地理課的狀況進行一次調查,并就改進和加強這兩門課的教學工作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
(第四點略有刪節——編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2008年中央預算調整方案的決議
2008-06-26政務院及其所屬各機關組織通則[失效]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國家基本建設委員會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我國加入《保護錄音制品制作者防止未經許可復制其錄音制品公約》的決定
1992-11-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國務院改革工商稅制發布有關稅收條例草案試行的決定
1984-09-18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區徽使用暫行辦法
1996-08-10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
1995-10-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決定
2000-08-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03-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3-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5-04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基本農田保護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
2014-03-03國務院關于印發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3-2020年)的通知
2013-11-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新鄉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7-11證券公司信息隔離墻制度指引
2010-12-29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
2010-09-05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國殘聯等部門和單位關于加快推進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03-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0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09-12-07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爾巴尼亞共和國關于深化傳統友好關系的聯合聲明
2009-04-21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江蘇省南通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09-01-02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常駐新聞機構和外國記者采訪條例
2008-10-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
2007-12-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綜合減災“十一五”規劃的通知
2007-08-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氣象災害防御工作的意見
2007-07-05國務院關于成立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2007-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