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環境保護委員會《關于積極發展環境保護產業的若干意見》已經國務院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貫徹執行。
關于積極發展環境保護產業的若干意見
環境保護產業是國民經濟結構中以防治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保護自然資源為目的所進行的技術開發、產品生產、商業流通、資源利用、信息服務、工程承包等活動的總稱,主要包括環保機械設備制造、自然保護開發經營、環境工程建設、環境保護服務等方面。環境保護產業是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物質和技術基礎。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我國的環境保護產業已初具規模,為環境保護事業提供了許多產品和服務,作出了積極的貢獻。為了充分發揮環境保護投資效益,保證實現環境保護目標,保護和振興民族經濟,必須積極發展我國環境保護產業,特提出以下意見:
一、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發展環境保護產業對于防治環境污染、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意義,按照《國務院關于當前產業政策要點的決定》精神,在產業結構調整中把環境保護產業列入優先發展領域,切實加強領導,在各方面創造條件,積極支持、引導環境保護產業的發展。
二、發展環境保護產業的指導方針是:在治理整頓和深化改革中,提高環保產品和環境工程的質量,為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提供物質和技術保障。
三、當前亟需發展的環保產業和產品主要是性能先進、可靠、經濟、高效的大氣污染控制設備、水污染控制設備、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設備、廢物資源綜合利用設備、噪聲振動控制設備;節水、節能設備;電子、生物工程和高技術產業環保技術裝備;氯氟烴類替代品及其回收利用技術裝備;污染事故應急處理裝備;各種環境保護專用材料;環境工程;農業生態工程;環境綠化工程;野生珍稀、瀕危、觀賞和經濟動植物繁殖技術等。
四、發展環境保護產業,必須依靠科學技術進步。環境保護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的研究和推廣工作,應納入科技攻關計劃、“星火計劃”、“火炬計劃”;加強科研部門、高等院校和企業的環保技術開發力量,加強科研與生產的聯合、協作;開拓環保技術市場,組織產品科研項目的招標,促使研究成果盡快轉化為生產力。
五、發揮專業經營效益和規模經濟效益,推廣成套承包的服務模式,運用市場機制扶持那些產品質量優良、效益好、符合發展方向的骨干企業及大中型通用環境工程設計、施工和設備安裝單位。
六、認真整頓環境保護產業的生產、流通秩序。對現有從事環境保護產業的企業事業單位,由各主管部門進行普查、登記、審核、實行分類管理。
建立環境保護產業的質量標準體系和價格標準體系,加強對環保產品裝備的監督管理,逐步形成若干個環保產品質量測試檢驗中心,定期公布產品抽查和鑒定結果,開展優質產品評選,實行優勝劣汰。制定環境工程設計規范和施工驗收規范,加強質量監督和驗收工作。各種咨詢、評價、預測、培訓、監測等技術性服務活動和自然保護經營活動,均需納入規范化管理軌道。
七、堅持對外開放的方針,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交流,引進和消化國外先進的污染防治技術和高效低耗的治理裝備;積極參加國外環境治理工程和生態保護工程招標,努力開拓國際市場;承接國外、境外各類技術咨詢、工程設計和施工任務,大力擴展環境保護裝備出口和勞務輸出。
八、廣開門路,大力培養、吸收環保專業的大、中專畢業生和環保技術人員及其他專業人才,不斷提高環境保護產業隊伍的專業技術水平。
九、充分發揮各部門、各系統的積極作用?,F行的隸屬關系和管理范圍不變。各有關部門或系統應制定本部門或系統內環保產業的發展規劃和管理措施,并予以落實。
各級人民政府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作為執法監督管理部門,一律不得成立直屬的環境保護公司,不得參與環保產品的經營活動。
十、國務院環境保護委員會下設環境保護產業發展協調組,負責制定環境保護產業總體發展規劃和方針政策,并委托國家計委定期發布環保產業產品優先發展目錄,協調指導各有關部門的工作。
附件: 當前環境保護產業發展目錄
當前環境保護產業發展目錄,是各部門、各地區執行《關于積極發展環境保護產業的若干意見》的基本依據和導向目標。發展目錄是:
一、監測儀器
(一)氣體監測
?。保h境大氣監測儀器
──大流量及中流量總懸浮微粒采樣器;
──大流量及中流量飄塵采樣器;
──24小時恒溫、自動連續大氣采樣器;
──總懸浮微粒及飄塵測試儀器;
──SO2、NOx、CO、Ox、O3、HF、H2S、Cl2測試儀器;
──氣象S、T、D、H、P自動監測儀;
──聲雷達測逆溫層高度儀;
──“O3”層監測儀;
──汽、柴油車排氣監測儀。
2.氣體污染源監測儀器
──煙塵采樣器;
──煙塵測試儀器;
──煙道氣采樣器。
?。ǘ┧|監測
1.環境水質監測儀器
──湖泊河流水質采樣器;
──COD、BOD、DO、PH測試儀器、測汞儀。
2.污染源水質監測儀器
──污水流量、監測、記錄儀器;
──按流量比例采樣器;
──SS、酚、CN-、油份等測試儀器。
?。ㄈ┰肼曊駝颖O測
──便攜式噪聲、振動監測儀;
──自動、快速環境噪聲、振動監測儀;
──環境噪聲顯示器。
?。ㄋ模┕腆w廢棄物監測
──固體廢棄物采樣器;
──固體廢棄物分析儀器。
?。ㄎ澹╇姶泡椛?、光、熱、放射線監測
──電磁輻射干擾場強測試儀、綜合場強測試儀;
──電磁輻射微波漏能測試儀;
──光、熱、放射線測試儀。
二、污染治理及綜合利用裝置
?。ㄒ唬┐髿馕廴痉乐?br/> 1.除塵
──高溫高效大型袋式除塵器,靜電強化袋式除塵器;
──高溫、高壓、防爆型電除塵器,多功能(除塵、脫硫、脫氮)靜電除塵器;
──低阻、高效、耐磨損、體積小的旋風除塵器;
──操作靈活、密閉性好的鎖氣排灰裝置。
?。玻畾怏w凈化與回收
──高效煙道氣脫硫裝置及低濃度二氧化硫處理回收成套設備;
──高效氮氧化物凈化裝置;
──新型含氟煙氣凈化與回收裝置;
──新型高效有機廢氣凈化裝置;
──節能汽車排氣凈化裝置。
(二)水體污染防治
──工業節水設備;
──城市污水處理成套設備;
──工業廢水處理及循環利用成套設備;
──污泥消化及泥水分離設備;
──高效、低能曝氣裝置;
──高效、新型油水分離器;
──高效蒸發器。
(三)固體廢棄物處理
──固體廢棄物分離和分選設備;
──廢棄物的預處理設備;
──廢棄物堆存設備;
──廢棄物填埋設備;
──廢棄物焚燒設備;
──廢棄物海洋處理設備;
──危險廢棄物的安全處理設備;
──城市垃圾的運輸和堆肥設備。
(四)噪聲振動污染防治
──高效、節能多功能消聲器;
──吸聲結構;
──隔聲構件;
──系列化隔振、減振器;
──系列化寬頻帶汽車、風機消音器。
(五)污染事故應急處理設備
三、環境工程及新技術
?。ㄒ唬┐髿馕廴痉乐?br/> ──節能、高效、少污染等燃燒型煤的新型鍋爐;
──改進工業爐窯結構和燃燒技術,回收余熱工程;
──城市聯片集中供暖及熱電聯產工程;
──民用氣體燃料工程;
──煤硫共生礦的分選工程;
──煉焦、合成氨、煤氣的脫硫回收技術;
──焦化無煙裝煤技術;
──雙加壓硝酸生產脫氮技術;
──油田開發中的輕烴回收技術;
──汽、柴油車污染控制技術;
?。ǘ┧w污染防治
──城市水源不受污染和城市污水處理工程;
──簡易氧化塘凈化污水灌溉農田工程;
──堿法制漿或造紙的黑液處理與堿回收技術;
──食品、輕工、化工、制藥等生產中高濃度有機廢水的厭氧發酵和綜合利用技術;
──火力發電、鋼鐵、石油、化工、印染等部門的廢水再用技術;
──廢酸渣、礦山酸性廢水的回收和無害化處理技術;
──金礦氰化物廢水處理技術;
──電鍍廢液的回收和濃液再生技術;
──高濃度含硫廢水的回收處理技術;
──有機物廢水的活性污泥法、高效節能處理技術;
──核設施中低放射性廢水的凈化處理技術;
──污水排海處理技術。
?。ㄈ┕腆w廢棄物污染治理
──城市機械化畜禽養殖場廢棄物利用和處理工程;
──鋼鐵企業廢渣的資源化工程;
──火電廠粉煤灰、工業鍋爐灰渣及煤矸石資源化工程;
──核設施中放射性固體廢棄物的處理技術;
──尾礦復墾技術;
──有害廢棄物和生活垃圾共處理技術;
──安全填埋、衛生填埋技術;
──區域性集中處理有害廢棄物技術;
──有毒化學品及其包裝材料處理技術。
(四)噪聲、振動、電磁輻射污染防治
──交通噪聲綜合控制工程;
──城市噪聲源配套噪聲控制工程;
──電磁輻射污染區域性治理工程;
──低噪聲運輸工具、設備控制技術;
──電磁輻射污染源屏蔽技術。
四、生態工程及新技術
(一)農業生態
──生態農業工程;
──沼氣工程;
──農業資源綜合利用和加工技術;
──提高太陽能利用率技術;
──無公害糧食、水果、蔬菜生產技術;
──草地經營技術;
──低毒高效農藥開發技術;
──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
──食物鏈和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
?。ǘ┕I生態
──人工生態系統工程;
──礦場土地復墾植被技術;
──土地處理技術;
──生物凈化技術;
──無土栽培技術。
?。ㄈ┉h境綠化
──工礦綠化工程;
──城鎮綠化工程;
──農田防護林網工程;
──海岸防護林帶工程;
──旅游區綠化工程;
──住宅、別墅和陽臺綠化工程;
──公園和綠地設計技術。
(四)區域和流域生態建設
──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與建設工程;
──區域多種景觀和生物多樣性的合理配置技術和開發;
──水流域生態合理布局開發技術。
(五)水土流換防治與土壤沙化、鹽堿化整治
──土地沙化綜合治理工程;
──土壤鹽漬化綜合治理工程;
──水土流失治理技術;
──防風固沙技術;
──貧瘠地種草種樹技術;
──飛播技術。
(六)野生珍稀、瀕危、觀賞和經濟動植物繁殖
──苗木培育技術;
──花卉培育技術;
──盆景培育技術;
──切花培育技術;
──草皮培育技術;
──藥用植物培育技術;
──觀賞動物繁殖技術;
──野生經濟動物繁殖技術;
──野生珍稀、瀕危動植物的快速繁殖技術。
五、新材料
──用于環境監測試驗分析的標準樣品參照物;
──高效低毒安全的水質穩定劑、中和劑、消毒劑;
──新型、高效離子交換劑和吸附劑;
──新型膜分離材料;
──高效低毒的廢水破乳劑、助凝劑、絮凝劑;
──新型耐高溫過濾材料;
──氟氯烴類替代品;
──酸霧抑制劑;
──新型吸聲、隔聲阻尼材料;
──振動、隔振元件及材料;
──電磁波防護吸收、反射材料;
──固體廢棄物吸附材料;
──廢棄物填埋襯墊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