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根據《中共中央關于科學技術體制改革的決定》,近幾年,許多地方在一些知識、技術密集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區相繼建立起一些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促進了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為了貫徹《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和“八五”計劃的建議》中關于“繼續推進‘火炬’計劃的實施,辦好高新技術開發區”的精神,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國務院決定,繼1988年批準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之后,在各地已建立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中,再選定一批開發區作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并給予相應的優惠政策。現通知如下:
一、國務院批準經國家科委審定的下列21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南京浦口高新技術外向型開發區、沈陽市南湖科技開發區、天津新技術產業園區、西安市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威海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長春南湖南嶺新技術工業園區、哈爾濱高技術開發區、長沙科技開發試驗區、福州市科技園區、廣州天河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合肥科技工業園、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桂林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鄭州高技術開發區、蘭州寧臥莊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石家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濟南市高技術產業開發區。
二、上海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大連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深圳科技工業園區、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海南國際科技工業園分別設在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特區內,也確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三、國務院授權國家科委負責審定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區域范圍、面積,并進行歸口管理和具體指導。
四、國務院批準國家科委制定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條件和辦法》(附件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若干政策的暫行規定》(附件二)和國家稅務局制定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稅收政策的規定》(附件三),請遵照執行。
五、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實驗區,除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管理、出口創匯留成按現行規定執行外,其余仍按《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暫行條例》執行。
依靠我國自己的科技力量,促進高技術成果的商品化、產業化,對于調整產業結構,推動傳統產業的改造,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強國際競爭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對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要加強領導,大力扶持,按照國家的有關政策規定,促進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健康發展。
附件: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條件和辦法》(略)
二、《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若干政策的暫行規定》(略)
三、《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稅收政策的規定》
國務院
一九九一年三月六日
附件三:
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稅收政策的規定
國家稅務局
1991年3月
第一條 為促進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健康發展,進一步推動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的適用范圍,限于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開發區)內被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以下簡稱開發區企業)。
第三條 開發區和開發區企業的認定條件和標準,高新技術及其產品的范圍,按國家科委制定的統一規定執行。
第四條 開發區企業從被認定之日起,減按15%的稅率征收所得稅。
第五條 開發區企業出口產品的產值達到當年總產值70%以上的,經稅務機關核定,減按10%的稅率征收所得稅。
第六條 新辦的開發區企業,經企業申請,稅務機關批準,從投產年度起,二年內免征所得稅。
對新辦的中外合資經營的開發區企業,合營期在10年以上的,經企業申請稅務機關批準,可從開始獲利年度起,頭二年免征所得稅。
在經濟特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地域范圍內的開發區企業,是外商投資企業的,仍執行特區或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各項稅收政策,不受前兩項規定的限制。
免稅期滿后,納稅確有困難的,經批準在一定期限內給予適當減免稅照顧。
第七條 對內資辦的開發區企業,其進行技術轉讓以及在技術轉讓過程中發生的與技術轉讓有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培訓的所得,年凈收入在30萬元以下的,可暫免征收所得稅;超過30萬元的部分,按適用稅率征收所得稅。對其屬于“火炬”計劃開發范圍的高新技術產品,凡符合新產品減免稅條件并按規定減免產品稅、增值稅的稅款,可專項用于技術開發,不計征所得稅。
第八條 對內資辦的開發區企業減征或免征的稅款統一作為國家扶持基金,單獨核算,由有關部門監督專項用于高新技術及產品的開發。
第九條 開發區企業屬聯營企業的,其分給投資方的利潤,應按投資方企業的財務體制,扣除開發區繳納的稅款后,補繳所得稅或上交利潤。
第十條 內資辦的開發區企業,一律按照國家現行規定繳納獎金稅。但屬下列單項獎金,可不征收獎金稅:
(一)從其留用的技術轉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培訓凈收入中提取的獎金,不超過15%的部分;
(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企業,按國家規定從出口獎勵金中發放給職工的獎金,不超過1.5個月標準工資的部分;
(三)符合國家規定的其他免稅單項獎。
上述(一)、(二)兩項合并計算的全年人均免稅獎金額,不足2.5個月標準工資的,按2.5個月標準工資扣除計稅;超出2.5個月標準工資的,按實際免稅獎金扣除計稅。
第十一條 內資辦的開發區企業,以自籌資金新建技術開發和生產經營用房,按國家產業政策確定征免建筑稅(或投資方向調節稅)。
第十二條 開發區企業的貸款,一律在征收所得稅后歸還。
第十三條 開發區內的非開發區企業,按國家現行稅收政策規定執行,不執行本規定。原認定的開發區企業情況發生變化,已不符合開發區企業條件和標準的,也不再執行本規定。
第十四條 過去凡與本規定有抵觸的稅收政策,一律廢止,改按本規定執行。
第十五條 本規定由國家稅務局負責解釋。
第十六條 本規定自國務院批準之日起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組織通則[失效]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條例[失效]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2001修正)
2001-06-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尼日利亞聯邦共和國政府領事協定》的決定
2003-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萊索托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4-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規定的解釋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
1991-06-29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決議
1982-12-04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
1980-02-12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
1980-09-10華僑申請使用國有的荒山荒地條例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設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決定
1993-03-31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1993-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
1997-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6-02-28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暫行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6修訂)
2016-02-06生豬屠宰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17-08-02宗教事務條例(2017年修訂)
2017-08-26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辦法
2015-04-06工傷保險條例(2010修訂)
2010-12-20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關于貴陽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2013-03-05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07-09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大財政教育投入的意見
2011-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