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將《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發給你們,請即研究貫徹執行。
為了使《條例》盡快落實到基層,望各省、市、自治區人民政府抓緊時間研究制定實施辦法,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對村鎮建房用地限額和省、地、縣三級具體審批權限等問題作出規定,并督促所屬縣級人民政府及時訂出具體宅基地面積標準,抓緊進行村鎮規劃(規劃可先粗后細,首先解決合理布局、控制用地問題),迅速建立起村鎮建房審批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人管理,堅決剎住亂占濫用耕地之風。在這個《條例》發布以前發生的強占耕地建房、買賣出租建房用地事件,應參照《條例》有關規定嚴肅進行處理。
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了維護社會主義土地公有制,經濟合理利用土地,防止村鎮建房亂占濫用耕地,保障農業生產的發展和適應農村建設的需要,特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于農村村莊和集鎮。縣城和設鎮建制的鎮不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我國人多地少,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是我們的國策。村鎮建房必須統一規劃、節約用地,凡能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凡能利用坡地、薄地的,不得占用平地、好地、園地;凡是就地改造的,應充分利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鎮空閑地。
第四條 農村人民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的土地,分別歸公社、大隊、生產隊集體所有。社員對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飼料地和承包的土地,只有按照規定用途使用的使用權,沒有所有權。不得在自留地、自留山、飼料地和承包的土地上建房、葬墳、開礦和毀田打坯、燒磚瓦等。
嚴禁買賣、出租和違法轉讓建房用地。
第五條 在村鎮內,個人建房和社隊企業、事業單位建設用地,都應按照本條例的規定,辦理申請、審查、批準的手續。任何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個人不準擅自占地建房、進行建設或越權批準占用土地。
全民所有制單位,包括同社隊聯營的企業在內,其建設用地,應按國家建設征用土地的規定辦理。非農業人口興辦的集體所有制企業建設用地,參照國家建設征用土地的規定辦理。
第二章統一規劃
第六條 村鎮建房,應當在村鎮規劃的統一指導下,有計劃地進行。為了適應建房的需要,規劃可以先粗后細,首先解決合理布局、控制用地的問題,然后進行詳細的規劃。
第七條 村鎮規劃,應充分利用農業區劃和土地利用規劃的成果,在確定的村鎮用地范圍內,按照因地制宜、節約用地、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合乎衛生、綠化環境的要求,合理安排社員的宅基地和公共建筑、生產建筑、公用設施、場院、道路、綠化等用地。
位于城市規劃范圍內的村鎮,應根據城市規劃的要求制訂村鎮規劃。
第八條 村莊規劃由生產大隊制訂,集鎮規劃由公社制訂,經社員代表大會或社員大會討論通過后,分別報公社管理委員會或縣級人民政府批準。批準后的規劃,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擅自改變。如需修改,應報原批準機關批準。
第三章用地標準
第九條 社員建房用地,由省級人民政府根據山區、丘陵、平原、牧區、城效、集鎮等不同情況,分別規定用地限額,縣級人民政府根據省級人民政府規定的用地限額,結合當地的人均耕地、家庭副業、民族習俗、計劃生育等情況,規定宅基地面積標準。
第十條 村鎮內宅基地、公共建筑、公用設施、道路、綠化等各項用地面積,應有個合理的比例。各項比例,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各地農村特點研究制定。
第十一條 農村社隊企業建設用地,必須嚴格控制。由省級社隊企業主管部門根據不同行業和生產規模,分別規定用地限額,報省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實行。
第十二條 集鎮內非農業戶建房用地的面積標準,由縣級人民政府參照當地城鎮居民的平均居住水平作出規定。
第四章審批制度
第十三條 審批村鎮建房用地,以村鎮規劃和用地標準為基本依據。
第十四條 農村社員,回鄉落戶的離休、退休、退職職工和軍人,回鄉定居的華僑,建房需要宅基地的,應向所在生產隊申請,經社員大會討論通過,生產大隊審核同意,報公社管理委員會批準;確實需要占用耕地、園地的,必須報經縣級人民政府批準。批準后,由批準機關發給宅基地使用證明。
第十五條 由于買賣房屋而轉移宅基地使用權的,應按第十四條的規定辦理申請、審查、批準手續。
出賣、出租房屋的,不得再申請宅基地。
社員遷居并拆除房屋后騰出的宅基地,由生產隊收回,統一安排使用。
第十六條 農村社隊企業、事業單位申請建設用地,經社員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后,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省、地、縣三級的具體審批權限和土地補償的標準,由省級人民政府根據占用土地的質量、數量等具體情況作出規定。
社隊企業、事業單位申請建設用地,必須送交縣級以上業務主管機關批準的建設項目文件和建設項目占地平面圖。如果是公社、生產大隊占用生產隊土地的,還須送交雙方簽訂的土地補償協議書。如果是有污染的建設項目,還須送交治理方案。
第十七條 對興辦磚瓦廠的用地申請,應嚴格審批。磚瓦廠應充分利用不宜種植的土丘、山坡等地取土、不得占用耕地。確需占用少量耕地取土的,必須有恢復種植或用于其他生產的切實措施。
第十八條 集鎮內非農業戶建房需要用地的,應提出申請,由管理集鎮的機構與有關生產隊協商,參照第十四條的規定辦理。
第五章獎懲
第十九條 建設新村和改造舊村騰出耕地用于農業生產的,可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稅條例》的規定,從有收入的那一年起,免征農業稅三年到七年。
第二十條 未經批準擅自占用集體土地建房或進行建設的,限期將土地退回集體,并處以罰款。造成經濟損失的,責令賠償。對于社隊干部和國家工作人員,還應根據情節給予行政處分。
建房或建設用地超出批準數量的,批準后占而不用的,限期將土地退回集體。
第二十一條 出賣或出租建房用地的,限期將土地退回集體,沒收全部所得款項,并處以罰款。對于社隊干部和國家工作人員,還應根據情節給予行政處分。
第二十二條 社隊干部和國家工作人員在審批建房用地方面,利用職權營私舞弊、打擊報復的,應根據情節,追究行政責任、經濟責任直至刑事責任。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三條 農村專業戶和集鎮非農業個體經營戶的生產和商業性房屋建設用地的辦法,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當地情況制定。
第二十四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根據本條例,制定實施辦法,并報國務院備案。
第二十五條 本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國有資產法
2008-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國家基本建設委員會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成立香港各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活動委員會的決定
1996-03-24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99修正)
1999-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2000修正)
2000-07-0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3-04-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2004)
2004-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決定
1993-03-31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關于修改憲法和成立憲法修改委員會的決議
1980-09-10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海南行政區建置的決定
1988-05-3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1989-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
1990-09-07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法
1996-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
2004-06-25宗教事務條例(2017修訂)
2017-08-26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2015年修訂)
2015-06-12關于外商參與打撈中國沿海水域沉船沉物管理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4-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3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3-04-07國務院關于促進民航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2-07-08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06-1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河北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0-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的意見
2010-12-10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蔬菜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的通知
2010-08-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減輕企業負擔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0-06-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強降雪防范應對工作的通知
2009-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