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84)粵法民監字第2號請示報告收悉。對于所請示的利顯乾與利潮良房屋糾紛案中的有關問題,經研究認為:
訟爭房屋原產權人利士乾及其細婆分別在1930年、1940年與利顯乾之父利達平建立的房屋典當關系是有效的,應予承認。
1950年典期屆滿時,出典人夫妻已先后死亡,其繼承人也未主張回贖權利。當地土改時將訟爭房屋確權給承典人的繼承人利顯乾所有并管業至今,應予維護。
利士乾夫妻死后,由堂弟之妻張養主持將利潮良過嗣給利士乾,顯屬封建制度的產物雙方既不存在收養關系,又非死者生前意愿,應予否定。利潮良、張養均非出典人的繼承人,因此,他們在1950年典期屆滿后,將訟爭房屋續典他人是無效的。第一、二審法院承認利潮良的嗣子身份并認定續典有效是不妥的。
至于原屬利士乾所有的另一間房屋,土改時,已經利潮良登記,現無爭議,應以維持現狀為宜。
附: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利顯乾與利潮良房屋糾紛一案的綜合報告
[84]粵法民監字第2號
一、當事人的情況
申訴人:利顯乾(一審被告人、二審上訴人),男,64歲,漢族,廣東省新會縣人,住新會縣雙水公社加寮大隊寮中生產隊。
對方當事人:利潮良(一審原告人,二審被上訴人),男,63歲,漢族,廣東省新會縣人,在新會縣葵藝廠工作。
第三人:利瓊仙,女,81歲,住新會縣崖南區。
二、案情事實
雙方當事人和第三人爭執的房屋,座落在新會縣雙水公社加寮大隊寮中生產隊,是利士乾的遺產。利士乾原有房屋3間,現爭議的1間房屋(二眼灶邊),于1930年由利士乾以60雙毫出典給利顯乾之父親利達平(1954年死亡)居住,典期10年。利士乾于1940年去世后,家還有細婆(妾)和兒子利潮迂、兒媳和女兒利瓊仙等四人共同生活。利士乾細婆將原典房屋(即訟爭之屋),提高典價為120元毛券,繼續典給利達平,典期為10年,1950年典期屆滿。在此期間,利士乾之子利潮迂因盜賣駁殼槍1支,逃到外洋謀生,至今下落不明;媳婦被雷擊斃;利士乾之女利瓊仙出嫁。利士乾的細婆于1945年去世,由利瓊仙出賣娘家一間房屋作埋葬費,另一間屋當時由張養(寡婦、利士乾堂兄弟之妻)管理。1945年下半年,由張養自行決定利潮良過繼給利士乾和自己,作為繼承利士乾及自己兩家的產業,這樣做法當地稱為“一盞明燈照兩家”,是舊社會當地的習慣,這樣的過繼當地群眾是承認的(見第一審卷宗利顯輝、利揚端等證言)。土改時,過繼的利潮良將利士乾細婆自住的房屋,登記為自己所有取得產權。利達平從利士乾細婆處典來的房屋于1950年典期屆滿,又由張養和利潮良繼續典給利達平的兒子利顯乾,典價為300司碼斤谷,典期15年。土改時,承典人利顯乾將該房屋登記為自己所有,領取了土地房產所有證。利顯乾是怎樣將典來的房屋取得所有權的呢?利顯乾稱土改時,有個別中農亦分了房屋,他是無房戶,要求登記承典房屋而獲準的。土改干部利顯吾證明:“房屋分給貧下中農有剩余的,中農也可以分得房屋。當時有的人借屋居住,原業主不提出申報產權,就由借住人登記所有。當時利潮良妹妹利長慶(原工作組副組長)曾在一次群眾大會上表示”不講繼承了,利顯乾居住的屋就給他了“(現利長慶否認說過此話)。故該屋就由利顯乾登記了產權。利潮良稱:1955年,他從茂名工作回家時曾向副鄉長說過,該屋典期屆滿,要將房屋贖回,但鄉長沒有表態(經查對無法認定)。
1965年,利潮良以自己是利士乾和張養的繼承人,該屋典期屆滿為由,向利顯乾提出回贖房屋,利顯乾以領有土地房產證為憑拒絕利潮良的要求,引起糾紛。經大隊和法庭多次調解無法達成協議。1974年1月利潮良向新會縣雙水公社法庭提出起訴,要求贖回爭議之房屋。
三、第一、二審法院處理意見
新會縣人民法院處理該案時有兩種不同意見,一種意見認為,利潮良對利士乾無盡過義務,利士乾死亡在先,死后才由別人為他立嗣,屬封建性立嗣,應予否定。利潮良若對張養曾盡了義務,他只能繼承張養所有的房屋,不能繼承現爭執之屋。土改已將該屋確權給利顯乾,應予承認。另一種意見認為,解放前利潮良已繼承了利士乾的遺產,群眾亦公認,應承認其合法的繼承關系;利顯乾現亦承認該屋是張養和利潮良續典給他的;土改時,按有關規定,利顯乾是佃中農,不分配房屋,故應將該屋處理歸利潮良回贖。
1976年8月14日,新會縣人民法院以(75)新法民字第93號民事判決:
(一)新會縣1953年3月16日新基字第0792號土地證撤銷,該證填寫的房屋產權應歸利潮良所有。
(二)原告利潮良收贖房屋時,應交回典金120元毛券(折人民幣216元),稻谷300司碼斤(折款人民幣35.28元,共合人民幣251.28元給被告利顯乾)。
第一審判決后,利顯乾不服提出上訴,經佛山地區中級人民法院審理認為:解放前利潮良已過繼給利士乾,并繼承了他的遺產,解放后亦由他再次續典,按政策規定勞動人民之間的典贖關系應予承認,該屋不屬沒收、征收對象,其產權不因土改而變化,原判正確,應予維持。
第二審判決后,利顯乾及其妻子張用瓊多次申訴,經佛山地區中級人民法院先后于1977年10月5日,1978年11月6日,1981年9月4日三次作了維持原判,駁回申訴的批復。但利顯乾與其妻子張用瓊不服,多次到法庭和法院糾纏,并將按判決執行了的房屋強行占用。新會縣人民法院于1982年10月對張用瓊進行收容審查64天,釋放后,利顯乾及其妻張用瓊仍不服,向本院提出申訴,本院調卷并派員到當地調查了此案。
四、合議庭討論意見
開始,合議庭意見認為判歸遺產人女兒利瓊仙繼承,送院長審核時,李副院長認為值得研究,要民庭再作討論,經再行討論,意見仍不一致。第一種意見認為:爭執房屋的業主為利士乾,利顯乾夫婦只是承典人,土改時登記為自己所有無效,現產權人利士乾已死亡,應由利士乾的女兒利瓊仙依法繼承。利潮良是屬封建性質的立嗣繼承,不予承認。第二種意見(多數人)認為:利潮良是在利士乾及其細婆死后,由鄰居張養決定的過繼,完全是封建性的做法,不能承認。但考慮歷史情況,對遺產在處理時可以適當給予一些照顧。從本案具體情況出發,利潮良已登記了利士乾遺產房屋3間中的1間,故不再照顧也是適宜的。另外考慮到利士乾的親生女利瓊仙早已出嫁,但對該房屋的情況是清楚的,解放前后都沒有提出繼承要求,經過土改作了產權轉變之后才提出繼承不應予以支持。而且現尚有一些人對利顯乾當時登記房屋的情況作證。利顯乾并無非法取得產權的事實,故以維護土改確權、判決給利顯乾所有較妥。第三種意見是利潮良“過繼”發生在解放前,至今已40多年,如以解放后不承認而撤銷第一、二審判決不妥。
1985年1月15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2015年施行)
2014-1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反恐怖工作有關問題的決定
2011-10-29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2009-02-28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十五條的決議
1980-09-10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草案)》的審議程序和表決辦法
1993-03-2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關于兩國在北部灣領海、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劃界協定》的決定
2004-06-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1958年消除就業和職業歧視公約》的決定
2005-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西班牙王國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6-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2000修訂)
2000-07-08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1979-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1979-07-04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
1995-10-30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失效)
1995-07-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92-07-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補選出缺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決定
1998-10-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在1999年12月19日前開展工作的決定
1999-07-03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財政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2019-03-01氣象災害防御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銀行辦理結售匯業務管理辦法
2014-06-22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2014年修訂)
2014-04-29國家宗教事務局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2013-12-31違反《鐵路安全管理條例》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2013-12-24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中央政法補助專款管理辦法
1999-09-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近期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3-01-23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開發開放有關政策的批復
2012-06-27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
2011-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