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條 【質證順序】質證按下列順序進行:
(一)原告出示證據,被告、第三人與原告進行質證;
(二)被告出示證據,原告、第三人與被告進行質證;
(三)第三人出示證據,原告、被告與第三人進行質證。
人民法院依照當事人申請調查收集的證據,作為提出申請的一方當事人提供的證據。
人民法院依照職權調查收集的證據應當在庭審時出示,聽取當事人意見,并可就調查收集該證據的情況予以說明。
條文注釋
質證的程序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劃分:
1 階段順序。按照質證的內在含義,質證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證據的出示。這是質證的前提,即由當事人提出證明自己主張或反駁對方主張的證據材料。第二階段:證據自認,按照“自認免責”的質證原則,當事人對對方當事人出示的證據予以認可。第三階段:質詢。即對方當事人及第三人對舉證人所舉證據存有異議,進行詢問和質疑。第四階段:辯證。即雙方當事人及第三人圍繞證據的真實性、關聯性、合法性等內容進行辯駁。
2 主體順序:(1)先由原告出示證據,同時對證據的形式、內容、來源、要證明的事實等內容進行陳述,再由被告、第三人認可或者提出質詢或抗辯,對證據的真實性、關聯性、合法性表明意見;原告對于被告和第三人提出的異議,可再予解釋。(2)被告出示的證據,先由被告作出說明,再由原告、第三人認可或提出質詢,被告再回答疑問。(3)第三人出示的證據,先由第三人說明,再由原告、被告認可或者提出質詢,第三人再回答疑問。最后,各方當事人可就各自的證據,互相之間進行辯論。
3 證據次序。首先對當事人出示的證據進行質證,其次對人民法院調查搜集的證據進行質證。
關聯法規
《民事訴訟法》第66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經濟審判方式改革問題的若干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
2016-12-25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和執行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一)
1988-04-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的決定(2001)
2001-06-3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入《聯合國人員和有關人員安全公約》的決定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4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5-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
2000-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
1984-09-20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1994-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
1995-10-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的意見
1999-01-16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2006-03-15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2016年修正)
2016-02-06關于印發《供電企業信息公開實施辦法》的通知
2014-03-10進口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登記管理辦法
2014-01-13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山東省煙臺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07-28關于印發《測繪地理信息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2013-07-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央預算單位2013-2014年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及標準的通知
2012-12-19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2011-07-19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1-06-26國務院關于加快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的意見
2011-01-21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10-07-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通知
2010-07-16國務院關于200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0-01-07國務院關于發布第七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的通知
2009-12-28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的通知
2009-09-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成立廣州2010年亞洲殘疾人運動會組委會的復函
2009-08-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58號
2009-08-10國務院關于當前穩定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意見
2009-05-10國務院關于修改《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決定
2009-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