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條文注釋
詐騙,是指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使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并作出行為人所希望的財產處分。
詐騙罪具有以下特征:行為人主觀上是出于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行為人實施了詐騙行為,至于詐騙財物是歸自己揮霍享用,還是轉歸第三人,都不影響本罪的成立。數額較大才能構成犯罪。 本條中所說“本法另有規定的”,是指本法或者其他法律對某些特定的詐騙犯罪專門作了具體規定,如金融詐騙、合同詐騙等,對這些詐騙犯罪應當適用這些專門的規定,不適用本條。
實踐中應注意區分盜竊罪與詐騙罪。在行為人實施的犯罪活動中既使用了欺騙手段,又使用了竊取手段的情況下,區分二者的關鍵在于行為人非法占有財物其主要作用的手段是什么。如果起主要作用的手段是欺騙,就應定詐騙罪;否則,應以盜竊罪論處。
關聯法規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擾亂電信市場管理秩序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9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九至十三
《最高人民檢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關于通過偽造證據騙取法院民事裁判占有他人財物的行為如何適用法律問題的答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教育法(2009年修正)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
2015-07-01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十五條的決議
1980-09-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的決定(2001)
2001-02-28建設部公告第530號--關于發布行業產品標準《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方樁》的公告
2006-12-1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1-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決定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決定
2005-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土耳其共和國關于民事、商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1992-09-28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1982-11-19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1984-09-20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1991-04-09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
1993-07-02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
1999-08-30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禁毒的決定
1990-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政府投資條例
2019-04-14出入境邊防檢查條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的決定
2014-11-27產品質量監督試行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旅館業治安管理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關于印發《出國留學經費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3-11-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岷縣漳縣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6-08國務院關于促進企業技術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2-09-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中國圖們江區域(琿春)國際合作示范區建設的若干意見
2012-04-13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人民銀行、監察部等部門關于規范商業預付卡管理意見的通知
2011-05-23關于印發《2011年流通環節食品安全整頓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1-03-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全國知識產權保護與執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