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條 根據震情和震害預測結果,國務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門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門或者機構,應當會同同級有關部門編制防震減災規劃,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
修改防震減災規劃,應當報經原批準機關批準。
【釋義】 本條是關于防震減災規劃的編制、實施、修改及批準權限的規定。
一、根據本條規定,有權編制防震減災規劃的是國務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門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門或者機構,編制防震減災規劃的依據是震情和震害預測結果,編制防震減災規劃的具體方式是有權編制防震減災規劃的國家機關會同有關部門編制防震減災規劃,而不是獨自編制防震減災規劃。編制防震減災規劃的程序是由國務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門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門或者機構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同時,修改防震減災規劃,也應當報經原批準機關批準。
二、防震減災規劃是各級人民政府全面統一部署一定時期內防震減災工作的指導性文件,是政府依法加強領導,落實有關政策,協調各部門工作,動員社會力量,開展防震減災工作的重要途徑和手段。編制防震減災規劃的目的就是貫徹防震減災工作方針,針對震情形勢和潛在的地震災害影響,明確防震減災工作在一定時期內的指導思想、原則和目標以及各方面工作的任務、措施,使防震減災工作在政府統一領導下協調、有序,并與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相適應。編制防震減災規劃也是對提高本地區抗御地震災害能力加以規范,通過規劃明確提高本地區抗御地震災害能力的步驟,以達到有效減輕地震災害的目的。
世界上一些多地震國家在總結了許多大地震的經驗教訓之后,都非常重視政府對減輕地震災害各方面工作的統一規劃。例如美國政府在1977年由國會通過法案頒布了聯邦政府《地震災害減輕計劃》,執行效果良好。我國長期以來有關防震減災各項工作的規劃、計劃均分散列入各有關部門編制的各項事業發展規劃、計劃中,如地震部門的事業發展和科技發展規劃、計劃,科技部門規劃、計劃中的地震科技內容,其它各部門事業發展規劃、計劃中有關工作內容等。改革開放以來,隨著防震減災工作的發展,部分地方政府開始著手編制本地區的防震減災規劃,取得了一些成果,并積累了一些經驗。特別是1994年全國防震減災工作會議后,根據國務院提出的我國防震減災十年目標,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許多大中城市人民政府負責地震工作的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全面開展了《防震減災十年目標實施綱要》的編制工作,部分已經政府批準開始實施,立足于現有的工作基礎,執行本條規定已經具備了良好的條件。
三、本條所稱震情系指全國或某一地區范圍內地震活動的歷史背景及未來長期、中期、短期的趨勢。震害預測系指全國或某一地區在地震危險性分析、地震區劃或小區劃、工程建筑易損性分析的基礎上,對未來某一時段因地震可能造成的人員傷亡、建(構)筑物及設施破壞、經濟損失及其分布的估計。為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防震減災規劃必須以震情和震害預測結果為基礎,才能保證規劃的目標、工作重點更具針對性,更為切合實際。國家地震局在“八五”期間組織完成的“中國大陸地區1996—2005年地震災害損失預測研究”的成果及大量中、長期地震活動趨勢研究成果已經為制定各方面工作的規劃、計劃提供了較好的技術支持。
四、按照本條規定,防震減災規劃由各級人民政府地震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并報同級政府批準后實施。這充分體現了防震減災工作涉及各個政府部門,各部門在政府統一領導下分工負責、密切配合,保證規劃的全面、協調、可行。按照本法第四條的規定,防震減災工作應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因此,防震減災規劃應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計劃和長遠目標規劃為主要依據,作為其中有關部分的擴充和延伸,與之密切銜接;同時,防震減災規劃中的基礎項目和任務應落實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及相關各項事業的發展規劃、計劃之中。
不同時期的或不同地區的防震減災規劃編制應因時因地制宜,力求切合實際,使得利于實施。一般而言,防震減災規劃應包括以下基本內容:1.規劃編制的背景,以及本地區防震減災工作現狀;2.指導思想、編制原則及規劃總體目標;3.防震減災工作體系建設;4.防震減災法規體系建設;5.防震減災基礎設施與技術系統現代化建設;6.防震減災科學技術發展規劃;7.地震監測預報方案;8.國土利用規劃,新建、擴建、改建建設工程抗震設防,已建成建(構)筑物抗震加固,次生災害防范等;9.地震應急及緊急救援工作體系建設;10.震后救災與恢復重建準備;11.防震減災宣傳教育。
五、本條第二款關于修改防震減災規劃的規定,主要適用于因震情形勢發展、經濟建設發展及其它條件變化而需對實施中的防震減災規劃內容所作的補充、修改和調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決定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 一 號
2008-03-16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1982)
1982-08-23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對《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有關法律問題的答復
1992-09-07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198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1993-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
1998-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2017修訂)
2017-03-01法規匯編編輯出版管理規定(2019修正)
2019-03-02反興奮劑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浙江省石油天然氣管道建設和保護條例
2014-07-31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印發《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規程》和《中小學校責任督學工作守則》的通知
2013-12-18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2013-08-08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06-16校車安全管理條例
2012-04-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山東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河北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1-06-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的意見
2010-12-10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10-07-19國務院關于印發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0-06-09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意見的通知
2010-04-02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國殘聯等部門和單位關于加快推進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03-10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09-19國務院關于同意成立保障性安居工程協調小組的批復
2009-07-14彩票管理條例
2009-05-04中華人民共和國抗旱條例
2009-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