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條 平原、洼地、水網圩區、山谷、盆地等易澇地區的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制定除澇治澇規劃,組織有關部門、單位采取相應的治理措施,完善排水系統,發展耐澇農作物種類和品種,開展洪澇、干旱、鹽堿綜合治理。
城市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城區排澇管網、泵站的建設和管理。
【釋義】本條是關于制定防澇規劃,采取防澇措施的規定。
一、平原、洼地、水網圩區、山谷、盆地等地區由于其地勢的原因,遇到連續降雨天氣,排水不利,常易發生澇災。澇災如不重視也會給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損失,在農村危害農作物的正常生長,在城市影響工業生產、公路的暢通及人民群眾的正常生活。因此,本條要求上述地區的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措施,積極防澇。
二、根據本條的規定,防澇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防澇工作應當納入規劃。上述地區的有關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澇災的發生規律,結合當地的地理、水文情況,對當地治澇、除澇工作統籌安排,根據該地區防洪安全的需要,確定防澇標準,部署修建防澇設施工程及其他防澇措施,堅持全面規劃,綜合防治的原則,制定除澇治澇規劃。除澇治澇規劃屬于專業規劃,一般應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主管部門編制,報同級人民政府批準。
2.完善排水系統,綜合治理澇災。除澇治澇的關鍵在排水,要盡量利用當地的自然地理條件,使更多的水自流排出,在外河水位較高的低洼地區,利用排澇泵站,進行抽水排水。同時要堅持因地制宜,綜合治理,變害為利的防治原則。比如,在地勢較低的地區種植向日葵和麻類等耐澇作物;根據易澇地區往往交替發生干旱、鹽堿等災害的規律,開展洪澇、干旱和鹽堿的綜合治理;對于排水十分困難的地區,可以作為滯澇區,發展水產業。因此,本條要求,平原、洼地、水網圩區、山谷、盆地等易澇地區的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單位如水利、農業部門及農業集體經濟組織,采取相應措施,完善排水系統,開展綜合治理,以達到防澇治澇,減少損失的目的。
3.城市是人口稠密、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為了確保城市免受洪澇災害的侵襲,必須加強城區排澇管網、泵站的建設和統一管理。根據本條的規定,城市人民政府有義務安排資金,按照防澇規劃以及城鎮建設的總體規劃,修建排澇管網和泵站,完善城市排水體系。對這些排水設施要科學管理,經常維護,嚴格按照規劃使用,保證設施的使用效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人違反職責罪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2013
2013-02-26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議事規則
1989-04-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由對外經濟貿易部行使原外國投資管理委員會的批準權的決定
1983-03-05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
1991-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
1995-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設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決定
1993-03-31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人選的產生辦法
1999-01-16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
2002-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中央銀行財產司法強制措施豁免法
2005-10-25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
2005-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規定的解釋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
2006-08-27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2018年修訂)
2018-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
2004-04-30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3年修正)
2013-12-07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條例(草案)[失效]
1984-09-18因公臨時出國經費管理辦法
2013-12-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建立浙江舟山群島新區建設部省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函
2013-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能源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6-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電煤市場化改革的指導意見
2012-12-20國務院關于印發衛生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10-08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2-06-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中國圖們江區域(琿春)國際合作示范區建設的若干意見
2012-04-13國務院關于印發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的通知
2011-12-3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統計局關于加強和完善服務業統計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1-09-17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農業部關于加快轉變東北地區農業發展方式建設現代農業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1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孤兒保障工作的意見
201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