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條【違法實施行政處罰行為】 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處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級行政機關或者有關部門責令改正,可以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沒有法定的行政處罰依據的;
(二)擅自改變行政處罰種類、幅度的;
(三)違反法定的行政處罰程序的;
(四)違反本法第十八條關于委托處罰的規定的。
【釋義】: 本條是對違法實施行政處罰行為的法律責任的規定。 根據本條規定,以下四種行為屬于違法實施行政處罰的行為: 一、沒有法定的行政處罰依據的。實施行政處罰,應遵循有法可依,以法律為準繩的法律原則。法律、法規有明文規定的方能依法對違法行為進行處罰,那種無法亂罰的行為,必須予以杜絕,對于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應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二、擅自改變行政處罰各類、幅度的。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實施行政處罰時,不得擅自改變行政處罰的種類、幅度進行處罰,如有違反,由上級行政機關或者有關部門責令改正,并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三、違反法定的行政處罰程序的。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應遵循法律規定的行政處罰程序對違法者進行處罰。行政處罰是對個人、組織的實體權利加以限制的行為,它必須是要式行為,缺少任何生效要件都是無效的、可以撤銷的,行政處罰符合法定程序是行政處罰的生效要件之一。 四、違反本法第十八條關于委托處罰的規定的。關于本法第十八條有關委托處罰的規定,已在第三章中作了詳細闡述,此處不贅述。本法對于行政委托的條件作了限制,以避免實施處罰主體范圍過大,減少亂罰、濫罰的現象。 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上述四種行為損害行政機關的公正形象,損害了法律的嚴肅性,上級機關或者有關部門應首先對該種行為進行糾正,并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所謂行政處分,是指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依據行管理法規、規章、章程、紀律等,對其所屬人員或者職工所作的處罰。行政處分有八種形式,即: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降職;撤職;留用察看;開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
2016-11-07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2015年修正)
2015-08-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2005-04-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的決定
1998-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1980)[已修正]
1980-09-1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
1991-03-02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1997-05-09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失效)
1995-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駐軍法
1999-12-2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走私、制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的犯罪分子的決定
1990-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修訂)
1998-08-29衛星地面接收設施接收外國衛星傳送電視節目管理辦法(2018修正)
2018-09-18工程咨詢行業管理辦法
2017-11-06農田水利條例
2016-05-17浙江省行政規范性文件異議審查處理辦法
2014-12-10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11年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建立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函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10國務院關于表揚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地區的通報
2012-09-05國務院關于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2-01-27軍工關鍵設備設施管理條例
2011-06-26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2010修訂)
2010-12-04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近期兩起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情況的通報
2010-10-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有序做好支援甘肅舟曲災區有關工作的通知
2010-08-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第一批三網融合試點地區(城市)名單的通知
2010-06-30國務院關于做好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的指導意見
2010-05-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促進擴大內需鼓勵汽車家電以舊換新實施方案的通知
2009-06-01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交通運輸部等部門關于推動農村郵政物流發展意見的通知
2009-05-23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2008修訂)
2009-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