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條【繳納日期】扣繳義務人每月所扣的稅款,自行申報納稅人每月應納的稅款,都應當在次月七日內繳入國庫,并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
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的稅款,按月計征,由扣繳義務人或者納稅義務人在次月七日內繳入國庫,并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特定行業的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的稅款,可以實行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的方式計征,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納的稅款,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由納稅義務人在次月七日內預繳,年度終了后三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
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應納的稅款,按年計算,由納稅義務人在年度終了后三十日內繳入國庫,并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納稅義務人在一年內分次取得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應當在取得每次所得后的七日內預繳,年度終了后三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
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納稅義務人,應當在年度終了后三十日內,將應納的稅款繳入國庫,并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
條文注釋
本條為關于納稅期限的規定。所謂納稅期限,是指稅法規定的納稅人應當向國家繳納稅款的時限。納稅期限是國家及時穩定地取得財政收入的保證。納稅期限是法定期限,納稅人發生應稅行為后必須按該期限履行納稅義務,如納稅人未能按期繳納稅款,則應依法對其加收法定比例的滯納金。本條分項列明了不同應納稅收入的法定納稅期限。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納稅人在法定期限內申報的義務,相關法律法規也規定了例外情形。我國稅收征收管理法規定了納稅申報的例外情況的處理方法:納稅人因有特殊困難,不能按期報送納稅申報表或者繳納稅款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批準,可以延期繳納稅款,但是最長不得超過三個月。
當納稅義務人或扣繳義務人沒有上述特殊情況,仍未按期進行納稅申報或繳納稅款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主要為罰款和滯納金,并可導致稅務機關的強制執行。
關聯法規
《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40-42條
《稅收征收管理法》第31、62條
《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第41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
2010-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草案)》的決定
1987-04-01七屆人大一次會議選舉辦法
1988-04-0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的決定(1990)
1990-04-04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超過批準用地面積不大的新建房屋是否可以用罰款代替責令限期折除的答復
1991-10-0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的決定
2003-08-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2004)
200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1988-12-29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的決定
1988-04-13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已修正]
1990-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在河道、航道范圍內開采砂石、砂金適用法律問題的答復
1990-05-18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
1994-05-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已修定]
1992-09-04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
1997-02-23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1999-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修訂)
2003-03-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虛開、偽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犯罪的決定
1995-10-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意見
2014-01-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6-27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3-02-03學位論文作假行為處理辦法
2012-11-13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2修正)
2012-11-09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2-01-10國務院關于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
2010-04-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的通知
2010-02-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發布吉林松花江三湖等16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的通知
2009-09-18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
2009-09-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09年節能減排工作安排的通知
2009-07-19彩票管理條例
2009-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