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條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于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已經分別屬于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經營、管理;已經屬于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由鄉(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
【釋義】 本條是關于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經營、管理的規定。
一、本條規定是對原土地管理法第八條規定的修訂。原土地管理法第八條規定,“集體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屬于村農民集體所有,由村農業生產合作社等農業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已經屬于鄉(鎮)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可以屬于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第一款)“村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已經分別屬于村內兩個以上農業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可以屬于各該農業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第二款)本條規定對原土地管理法第八條的規定有以下幾處修訂:一是將原土地管理法第八條中的兩款規定合并為一款,分三個層次作了規定。二是將第八條中“已經屬于鄉(鎮)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可以屬于鄉(鎮)農民集體所有。”和“村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已經分別屬于村內兩個以上農業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可以屬于各該農業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分別修改為“已經屬于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由鄉(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和“已經分別屬于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經營、管理”。這使得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和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落到由鄉(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村內各該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經營、管理”上,以同“集體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屬于村農民集體所有,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的規定相一致。三是將原土地管理法第八條第二款暗含的村民小組明確規定出來,進一步確立村民小組的法律地位。四是刪去了原土地管理法關于“由村農業生產合作社等農業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中的“村農業生產合作社”一詞。這主要是考慮到目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名稱有多種,一般不再稱“農業生產合作社”。從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本條規定對原土地管理法第八條的規定并沒有作實質性的修改。
二、關于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經營、管理,本條規定分為三種情況:
1.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于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這一規定的含義是:一是這里的“村”為行政村,即設立村民委員會的村,而非自然村。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于村農民集體所有就是指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于行政村農民集體所有。二是這里所講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理解為農村中有土地所有權的農業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中所規定的村民委員會。三是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或者由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或者由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這是因為考慮到自從我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后、有些村的集體經濟組織已不健全,難以完成集體所有土地的經營、管理任務,需要由行使自治權的村民委員會來行使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土地的職能。因此,如果有以村為單位的農業集體經濟組織,就由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如果沒有以村為單位的農業集體經濟組織,則由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
2.已經分別屬于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經營、管理。這一規定的含義是:一是這里的村民小組是指行政村內的由村民組成的自治組織。關于村民小組。《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中有所規定,應按照該法的有關規定來理解。本條規定“已經分別屬于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是指該土地在改革開放以前就分別屬于兩個以上的生產隊,現在其土地仍然分別屬于相當于原生產隊的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的農民集體所有。二是已經分別屬于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或者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或者由村民小組經營、管理。這是因為考慮到自從我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后,有些村內的集體經濟組織已不健全,難以完成集體所有土地的經營、管理任務,需要具有一定自治權的村民小組來行使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土地的職能。因此,如果村內有集體經濟組織的,就由村內的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如果沒有村內的集體經濟組織,則由村民小組經營、管理。
3.已經屬于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由鄉(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這種情況包括:一是指改革開放以前,原來以人民公社為核算單位的土地,在公社改為鄉(鎮)以后仍然屬于鄉(鎮)農民集體所有;二是在人民公社時期,公社一級掌握的集體所有的土地仍然屬于鄉(鎮)農民集體所有。上述兩種情況下的土地仍然由鄉(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
三、本條規定實際上是以法律的形式,繼續維持了我國廣大農村以往實行的“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基本形式,使得黨在農村的政策具有連續性和穩定性,進而保護和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2005修訂)
2005-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公告第五號
2013-03-1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在沿海港口城市設立海事法院的決定
1984-11-14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2001修正)
2001-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選舉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2002-03-1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國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
1970-01-01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防止關停企業和停建緩建工程國家財產遭受損失的決議
1981-03-09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1989-04-04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1985-01-2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國務院改革工商稅制發布有關稅收條例草案試行的決定
1984-09-1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對1978年底以前頒布的法律進行清理情況和意見報告的決定
1987-11-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 附:第三次修正本
199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失效)
1995-07-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補選出缺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決定
1998-10-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0-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2006-03-25探礦權采礦權轉讓管理辦法(2014修訂)
2014-07-29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2016修訂)
2016-02-06印刷業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城市供水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血液制品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穩定生豬生產促進轉型升級的意見
2019-09-06國務院關于印發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方案的通知
2019-04-19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10-07出入境邊防檢查條例
1970-01-01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4-23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
2004-04-30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個體工商戶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