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條 【應急預案體系】國家建立健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體系。國務院制定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組織制定國家突發事件專項應急預案;國務院有關部門根據各自的職責和國務院相關應急預案,制定國家突發事件部門應急預案。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章、上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應急預案以及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應急預案制定機關應當根據實際需要和情勢變化,適時修訂應急預案。應急預案的制定、修訂程序由國務院規定。
條文注釋
國家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分為兩個層次,一是中央一級的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部門應急預案;二是地方一級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部門應急預案。作為全國應急預案體系的總綱和指導性文件,《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由國務院直接制定,適用于涉及跨省級行政區域的,或者超出事發地省級人民政府處置能力的特別重大突發事件應對工作。國家突發事件專項應急預由國務院組織制定,包括自然災害救助、防汛抗旱、地震、地質災害、重特大森林火災、安全生產事故災難、鐵路行車事故、民用航空飛行器事故、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應急預案。國家突發事件部門應急預案由國務院有關部門負責制定,包括重大突發性氣象災害、草原火災、危險化學品事故、城市供氣系統重大事故等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地方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縣級以上地方政府有關部門負責制定。具體包括:省級人民政府的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部門應急預案;各市、縣人民政府和鄉鎮政府制定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地方政府和政府有關部門在制定各類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時,要把握以下幾條原則:一是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和要求;二是與上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應急預案保持一致;三是因地制宜,符合本地實際情況。
各類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制定完成后,不應當是一成不變的。應當建立動態管理制度,針對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實踐中暴露出的問題,不斷進行修訂、完善,以便進一步增強其針對性、操作性、實用性。各級各類預案都要做到明確、管用,一看就明白做什么、怎么做、誰負責,防止照抄照搬、華而不實。
關聯法規
《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2008修訂)
2008-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07-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3-04-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秘魯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立法會的具體產生辦法
1997-05-23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
199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
1997-1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立法會和司法機關產生辦法的決定
1993-03-31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
1999-12-25臺灣省出席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協商選舉方案
2002-04-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2004第二次修正)
2004-08-28學校體育工作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國公民出國旅游管理辦法(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2015年修訂)
2015-06-12存款保險條例
2015-02-17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違規發放津貼補貼行為處分規定
2013-06-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衛生部等部門全國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1-12國務院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
2011-10-17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統計局關于加強和完善服務業統計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1-09-17關于印發《2011年流通環節食品安全整頓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1-03-28國務院關于加快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的意見
2011-01-21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的決定
2010-12-2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體育總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03-30國務院決定修改專利法實施細則
2010-01-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破損污損褪色或者不合規格國旗回收處理工作的通知
2009-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