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玩弄校花双胞胎,日本人真人姓交大视频,成 人 免费 黄 色 视频,欧美熟妇无码成a人片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行政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1-03-21 · 7661人看過

  為正確審理行政賠償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對審理行政賠償案件的若干問題作以下規定:

  一、受案范圍

  第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三條、第四條規定的其他違法行為,包括具體行政行為和與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行政職權有關的,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造成損害的,違反行政職責的行為。

  第二條 賠償請求人對行政機關確認具體行政行為違法但又決定不予賠償,或者對確定的賠償數額有異議提起行政賠償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第三條 賠償請求人認為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實施了國家賠償法第三條第(三)、(四)、(五)項和第四條第(四)項規定的非具體行政行為的行為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并造成損失,賠償義務機關拒不確認致害行為違法,賠償請求人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賠償訴訟。

  第四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提起行政訴訟的同時一并提出行政賠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一并受理。

  賠償請求人單獨提起行政賠償訴訟,須以賠償義務機關先行處理為前提。賠償請求人對賠償義務機關確定的賠償數額有異議或者賠償義務機關逾期不予賠償,賠償請求人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賠償訴訟。

  第五條 法律規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具體行政行為,被作出最終裁決的行政機關確認違法,賠償請求人以賠償義務機關應當賠償而不予賠償或逾期不予賠償或者對賠償數額有異議提起行政賠償訴訟,人民法院應依法受理。

  第六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或者行政機關制定發布行政法規、規章或者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侵犯其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賠償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二、管轄

  第七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提起行政賠償訴訟的同時一并提出行政賠償請求的,人民法院依照行政訴訟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第二十條的規定管轄。

  第八條 賠償請求人提起行政賠償訴訟的請求涉及不動產的,由不動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九條 單獨提起的行政賠償訴訟案件由被告住所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行政賠償案件:

  (1)被告為海關、專利管理機關的;

  (2)被告為國務院各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

  (3)本轄區內其他重大影響和復雜的行政賠償案件。

  高級人民法院管轄本轄區內有重大影響和復雜的第一審行政賠償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全國范圍內有重大影響和復雜的第一審行政賠償案件。

  第十條 賠償請求人因同一事實對兩個以上行政機關提起行政訴訟的,可以向其中任何一個行政機關住所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賠償請求人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賠償訴訟的,由最先收到起訴狀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十一條 公民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或者對行政賠償機關基于同一事實對同一當事人作出限制人身自由和對財產采取強制措施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在提起行政訴訟的同時一并提出行政賠償請求的,由受理該行政案件的人民法院管轄;單獨提起行政賠償訴訟的,由被告住所地或原告住所地或不動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十二條 人民法院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于自己管轄,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不得再行移送。

  第十三條 人民法院對管轄權發生爭議的,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報請他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如雙方為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協商不成的,由最高人民法院及時指定管轄。

  依前款規定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時,應當逐級進行。

  三、訴訟當事人

  第十四條 與行政賠償案件處理結果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作為第三人參加行政賠償訴訟。

  第十五條 受害的公民死亡,其繼承人和其他有撫養關系的親屬以及死者生前撫養的無勞動能力的人有權提起行政賠償訴訟。

  第十六條 企業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被行政機關撤銷、變更、兼并、注銷,認為經營自主權受到侵害,依法提起行政賠償訴訟,原企業法人或其他組織,或者對其享有權利的法人或其他組織均具有原告資格。

  第十七條 兩個以上行政機關共同侵權,賠償請求人對其中一個或者數個侵權機關提起行政賠償訴訟,若訴訟請求系可分之訴,被訴的一個或者數個侵權機關為被告;若訴訟請求系不可分之訴,由人民法院依法追加其他侵權機關為共同被告。

  第十八條 復議機關的復議決定加重損害的,賠償請求人只對作出原決定的行政機關提起行政賠償訴訟,作出原決定的行政機關為被告;賠償請求人只對復議機關提起行政賠償訴訟的,復議機關為被告。

  第十九條 行政機關依據行政訴訟法第六十六條的規定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具體行政行為,由于據以強制執行的根據錯誤而發生行政賠償訴訟的,申請強制執行的行政機關為被告。

  第二十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賠償案件,需要變更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變更的,裁定駁回起訴

  四、起訴與受理

  第二十一條 賠償請求人單獨提起行政賠償訴訟,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1)原告具有請求資格;

  (2)有明確的被告;

  (3)有具體的賠償請求和受損害的事實根據;

  (4)加害行為為具體行政行為的,該行為已被確認為違法;

  (5)賠償義務機關已先行處理或超過法定期限不予處理;

  (6)屬于人民法院行政賠償訴訟的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7)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期限。

  第二十二條 賠償請求人單獨提起行政賠償訴訟,可以在向賠償義務機關遞交賠償申請后的兩個月屆滿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

  第二十三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提起行政訴訟的同時一并提出行政賠償請求的,其起訴期限按照行政訴訟起訴期限的規定執行。

  行政案件的原告可以在提起行政訴訟后至人民法院一審庭審結束前,提出行政賠償請求。

  第二十四條 賠償義務機關作出賠償決定時,未告知賠償請求人的訴權或者起訴期限,致使賠償請求人逾期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其起訴期限從賠償請求人實際知道訴權或者起訴期限時計算,但逾期的期間自賠償請求人收到賠償決定之日起不得超過一年。

  第二十五條 受害的公民死亡,其繼承人和有撫養關系的人提起行政賠償訴訟,應當提供該公民死亡的證明及賠償請求人與死亡公民之間的關系證明。

  第二十六條 當事人先后被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和刑事拘留等強制措施,因強制措施被確認為違法而請求賠償的,人民法院按其行為性質分別適用行政賠償程序和刑事賠償程序立案受理。

  第二十七條 人民法院接到原告單獨提起的行政賠償起訴狀,應當進行審查,并在七日內立案或者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

  人民法院接到行政賠償起訴狀后,在七日內不能確定可否受理的,應當先予受理。審理中發現不符合受理條件的,裁定駁回起訴。

  當事人對不予受理或者駁回起訴的裁定不服的,可以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五、審理和判決

  第二十八條 當事人在提起行政訴訟的同時一并提出行政賠償請求,或者因具體行政行為和與先例行政職權有關的其他行為侵權造成損害一并提出行政賠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分別立案,根據具體情況可以合并審理,也可以單獨審理。

  第二十九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賠償案件,就當事人之間的行政賠償爭議進行審理與裁判。

  第三十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賠償案件在堅持合法、自愿的前提下,可以就賠償范圍、賠償方式和賠償數額進行調解。調解成立的,應當制作行政賠償調整書。

  第三十一條 被告在一審判決前同原告達成賠償協議,原告申請撤訴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審查并裁定是否準許。

  第三十二條 原告在行政賠償訴訟中對自己的主張承擔舉證責任。被告有權提供不予賠償或者減少賠償數額方面的證據。

  第三十三條 被告的具體行政行為違法但尚未對原告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或者原告的請求沒有事實根據或法律根據的,人民法院應當判決駁回原告的賠償請求。

  第三十四條 人民法院對賠償請求人未經確認程序而直接提起行政賠償訴訟的案件,在判決時應當對賠償義務機關致害行為是否違法予以確認。

  第三十五條 人民法院對單獨提起行政賠償案件作出判決的法律文書的名稱為行政賠償判決書、行政賠償裁定書或者行政賠償調解書

  六、執行與期間

  第三十六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賠償判決、裁定或調解協議,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第一審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申請執行的期限,申請人是公民的為一年,申請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為六個月。

  第三十七條 單獨受理的第一審行政賠償案件的審理期限為三個月,第二審為兩個月;一并受理行政賠償請求案件的審理期限與該行政案件的審理期限相同。如因特殊情況不能按期結案,需要延長審限的,應按照行政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報請批準。

  七、其他

  第三十八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賠償案件,除依照國家賠償法行政賠償程序的規定外,對本規定沒有規定的,在不與國家賠償法相抵觸的情況下,可以適用行政訴訟的有關規定。

  第三十九條 賠償請求人要求人民法院確認致害行為違法涉及的鑒定、勘驗、審計等費用,由申請人預付,最后由敗訴方承擔。

  第四十條 最高人民法院以前所作的有關司法解釋與本規定不一致的,按本規定執行。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張笑千

張笑千

執業證號:

14101201710242394

河南九同律師事務所

簡介:

張笑千律師,法學本科畢業,鄭州市人,現年46周歲,2012年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現執業于河南九同律師事務所。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張笑千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公告第五號

2013-03-15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西聯邦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

2009-10-31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公約》的決定

2006-06-29

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的具體產生辦法

1996-08-10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塞浦路斯共和國關于民事、商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5-04-25

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軍人違反職責罪暫行條例

1981-06-10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國務院改革工商稅制發布有關稅收條例草案試行的決定

1984-09-18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1970-01-01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

1993-07-02

臺灣省出席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協商選舉方案

1997-05-09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警銜條例

1992-07-01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2002-06-29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稽查條例(2016修訂)

2016-06-19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

法規匯編編輯出版管理規定(2019修正)

2019-03-02

公共機構節能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

志愿服務條例

2017-09-07

殘疾人教育條例(2017修訂)

2017-02-01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

2006-03-21

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2015年修正)

2015-06-14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1修正)

2011-01-08

國務院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

2014-03-03

關于印發《出國留學經費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3-11-02

違規發放津貼補貼行為處分規定

2013-06-13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6-27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3-02-08

機關事務管理條例

2012-06-28

國務院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

2011-10-17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2011年全國糧食穩定增產行動的意見

2011-03-20

國務院關于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

2010-10-10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杭县| 通城县| 重庆市| 梧州市| 沙洋县| 申扎县| 汤原县| 蓬安县| 芜湖市| 太康县| 兴城市| 莱阳市| 德阳市| 沙湾县| 博野县| 宿松县| 枣庄市| 平顶山市| 泸定县| 张家川| 稷山县| 青冈县| 页游| 文水县| 斗六市| 禄劝| 宁夏| 油尖旺区| 太谷县| 左权县| 安岳县| 宾阳县| 宜章县| 昌邑市| 福安市| 平利县| 得荣县| 阿拉善右旗| 兰考县| 永丰县| 五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