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同意國務院貧困地區經濟開發領導小組《關于九十年代進一步加強扶貧開發工作的請示》,現轉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近幾年來,經過各級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門以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我國的扶貧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全國農村人均純收入二百元以下的貧困人口已由一點一億減少到四千萬人。預計到一九九0年底,全國大多數貧困地區人民溫飽問題可基本得到解決。但是,要從根本上解決我國貧困地區的問題,任務還相當艱巨。在今后一個時期內,扶貧開發工作仍要作為各級人民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進一步抓緊抓好。國務院各部門及社會各界要繼續關心、支持扶貧開發工作,把扶貧工作扎扎實實、堅持不懈地抓下去,為徹底改變我國貧困地區的落后面貌做出應有的貢獻。附:關于九十年代進一步加強扶貧開發工作的請示
今年是實現國務院提出的“七五”期間解決大多數貧困地區人民溫飽問題的最后一年,同時也需要提出加強九十年代貧困地區開發工作的意見。根據黨的十三屆五中全會關于繼續支援“老、少、邊、窮”地區的經濟發展,繼續貫徹執行扶植政策,逐步改變落后面貌的決定,最近我們與國家計委、財政部、人民銀行等有關部門,對如何進一步加強下一階段扶貧開發工作共同進行了研究。現將情況和意見報告如下:一、“七五”期間扶貧的預期成果和九十年代的艱巨任務
八十年代中期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直接領導下,扶貧工作實現了從單純生活救濟向經濟開發的根本轉變,并相繼采取了一些特殊政策和措施。經過幾年的艱苦努力,據統計,全國農村人均純收入二百元以下的貧困人口已由一九八五年的一點一億減少到一九八九年的四千萬人,減少了七千萬人。按目前的發展速度,預計今年年底全國可以基本實現一九八六年國務院提出的“七五”期間解決大多數貧困地區人民溫飽問題的目標。
近幾年的扶貧開發,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貧困地區、老革命根據地和少數民族地區的重視和關懷,受到了廣大干部、群眾的衷心擁護和社會各界的歡迎,被農民稱之為共產黨的一大德政。然而,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現階段貧困問題依然嚴重,突出表現在:
(一)解決溫飽問題不平衡、不穩定,而且標準很低。到今年底,全國大多數貧困地區群眾溫飽問題基本解決后,仍會有一小部分地區不能完全徹底解決溫飽問題。這些地區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自然條件惡劣、社會發育程度低、工作難度較大的少數民族地區和深山區、多災地區、庫區、人畜飲水困難地區、地方病高發區。解決這些地區群眾的溫飽問題仍要繼續努力。同時,已經解決了溫飽問題的貧困地區,也很不穩定,一遇自然災害,仍有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的貧困人口飽而復饑、暖而復寒。此外,許多地區反映,在近年物價不斷變動的情況下,即使人均收入達到二百元,維持溫飽也很困難,只能進行低水平的簡單再生產,缺乏擴大再生產的能力。
(二)生產、生活條件很差,落后面貌沒有根本改變。目前,全國貧困地區仍有一千三百多萬人、七百多萬頭牲畜飲水困難;文盲、半文盲率高達百分之三十五,少數民族貧困地區文盲率在百分之六十左右;貧困山區一半以上的村不通公路,近一半的農戶用不上電;百分之九十七的貧困縣不同程度地流行地方病。幾乎所有貧困地區的鄉村集體經濟都十分薄弱,地方財政非常困難。百分之八十三的貧困縣要依賴國家財政補貼,自我發展的能力較弱。
(三)近幾年貧困地區的各項經濟發展指標雖不斷提高,但與全國平均發展水平的差距在繼續擴大。一九八五年到一九八八年,國家重點扶持的三百二十八個貧困縣農村人均社會總產值由四百零二點三元上升到六百六十三點六元,但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差距每年擴大六點三個百分點。一九八五年到一九八八年的三年間,全國貧困縣人均純收入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平均每年以二十元的差距在擴大。要真正徹底改變中國貧困地區的落后面貌,是一項長期、艱巨的歷史任務,稍有停頓或松懈,就可能前功盡棄,難于保持目前扶貧工作的好勢頭,鞏固已取得的扶貧成果。扶貧開發工作的成敗與否,是直接關系到人心向背、民族團結、社會安定的重大問題,是社會主義是否真正優越于資本主義的具體體現,因此必須堅持不懈地抓下去,竭盡全力做好。二、九十年代扶貧開發工作的基本目標和任務
從一九九一年開始,全國貧困地區要在解決大多數群眾溫飽問題的基礎上,轉入以脫貧致富為主要目標的經濟開發新階段。到本世紀末,全國實現小康目標時,要求貧困地區達到:穩定地解決溫飽問題,多數農戶過上比較寬裕的生活,初步改變貧窮落后面貌。與此同時,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生產、生活條件在以下方面應有明顯改善:結合農業綜合開發,興修農田水利,在有條件的地方,人均建設一畝左右的基本農田;貧困縣要建設起能夠開發和利用當地資源,帶動群眾脫貧致富,形成縣財政重要收入來源的支柱產業;基本解決人畜飲水問題;絕大多數的鄉和大多數行政村通電、通路;基本控制地方病;普及初等教育,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和成人教育,積極掃除青壯年文盲;把過快的人口增長速度抑制下來;停止植被破壞,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根據分類指導的原則,不同地區可以提出不同的具體要求。請國家計委等有關部門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把上述目標和要求列入“八五”、“九五”計劃,并幫助貧困地區制定好切實可行的開發規劃。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九十年代貧困地區經濟開發的基本方針是:堅持以種、養業為基礎,開發當地的優勢資源,依靠科學技術,建立健全服務體系,發展區域性的支柱產業,由單純生產原料向加工工業延伸,從自給、半自給經濟逐步向商品經濟過渡,把富民與富縣結合起來,為徹底消滅貧困創造條件、奠定基礎。三、扶貧開發工作的主要政策和措施
在今后十年,貧困地區要進一步克服“等、靠、要”單純依賴國家的思想,更好地堅持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樹立信心,振奮精神,啟動內在活力,最大限度動員廣大干部群眾,充分利用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和自然資源,進行開發式的生產建設,為改變本地區的貧窮落后面貌努力奮斗。在此基礎上。國務院有關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要堅持和進一步采取行之有效的特殊政策與措施。
(一)對貧困地區的資源開發實行傾斜政策,有重點地安排一批骨干項目。過去我們對中、西部的貧困地區投資少、欠帳多,而目前我國尚未開發的自然資源又主要集中在這些地區。開發中、西部貧困地區豐富的自然資源,不僅有利于改變這些地區的落后面貌,而且有利于國民經濟長期、協調、穩定地發展。因此,國務院各部門和有關省、自治區在“八五”和“九五”計劃中,要針對貧困地區的自然資源狀況,采取傾斜的扶持政策,有計劃、有重點地安排一批能夠開發和利用當地資源,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骨干項目。現在,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重點扶持的范圍,已經開始向經濟發展比較困難但有發展潛力的中、西部貧困省區擴展,這是一個好的開端,其他部門和系統也要這樣做。在條件相同或近似的情況下,優先考慮安排貧困地區。
(二)繼續增加扶貧資金和物資的投入。以下現有的各項扶貧資金、物資的規模不變: 中國人民銀行“七五”期間每年安排由中國農業銀行發放的十億元扶貧專項貼息貸款、五千萬元牧區扶貧專項貼息貸款和財政貼息再延長十年,到二000年。 中國人民銀行每年發放的十億元老、少、邊、窮開發貸款和四億元貧困縣縣辦企業貸款,中國工商銀行每年發放的二億元貧困縣縣辦企業貸款,中國人民建設銀行每年發放的一億元貧困縣縣辦企業貸款,中國農業銀行每年發放的三億元發展貧困地區經濟貸款,均延長到二000年。
財政部每年下達的八億元支援經濟不發達地區發展資金繼續投放,每年安排的二億元“三西”農業建設專項資金,在規定期限內保持不變。
物資部現行每年為各項扶貧資金配套的物資,要與各項扶貧資金的投放期同步保留。
在全國治理整頓完成以后,國家經濟和財政狀況好轉時,再相應增加扶貧資金和物資。同時,要積極做好貧困地區利用外資和外援的工作。貧困地區所在省區都要根據財力、物力的可能,安排一些扶貧資金和物資。
各項扶貧資金、物資,要繼續按照“統一規劃、統籌安排、渠道不亂、性質不變、相對集中、配套使用、確保效益、各記其功”的原則使用。為了適應貧困地區經濟開發新階段的要求,要適當放寬中、長期開發項目的用款期限。
(三)制定促進貧困地區發展的區域性特殊政策。應明確,國家和地方經批準的各項特殊優惠政策不變。國務院有關部門應根據貧困地區發展的實際狀況,及時調整貧困地區的貸款、能源、原材料供應的數量,并給予必要的扶持和特殊照顧。考慮到貧困地區的特殊困難,對貧困縣的國庫券和其他債券的任務,繼續實行少分配或不分配的政策;對溫飽問題尚未解決的貧困戶,繼續給予減免農牧業稅的照顧。鑒于貧困地區鄉鎮企業起步晚、基礎差,應在國家產業政策指導下,采取鼓勵政策,支持其發展。由于貧困地區地域偏遠,運輸成本高,導致商品價格上升,應增加平價汽油、柴油的供應。應把“以工代賑”搞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堅持下去。
(四)繼續動員國家機關和社會各界積極開展扶貧濟困活動。幾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黨政機關、人民解放軍、人民武裝警察、群眾團體、民主黨派、工商企業、科研單位、大中專院校,以及計會各界,廣泛開展了扶貧濟困的活動,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這不僅增強了國家機關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感情,密切了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關系,加強了機關和干部隊伍的建設,而且有力地促進了貧困地區的發展,應長期認真地搞下去。國務院各部門要根據最近《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組織黨政機關干部下基層的通知》精神,結合本部門的調查研究、培養鍛煉干部和機關的思想建設,繼續開展扶貧濟困活動。每個部門要重點聯系一片貧困地區幫助脫貧致富,并作為一項制度長期堅持下去,不脫貧,不脫鉤。貧困地區的省、地、縣機關也要根據這一精神和原則,繼續開展扶貧工作。
(五)進一步加強對扶貧開發工作的領導,健全、穩定扶貧機構。貧困面較大的省、自治區和貧困地、縣,都要把脫貧致富作為經濟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擺上日程,繼續抓緊抓好。各級領導機關的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動手,直接抓點,切實抓出成效。并選派精明強干的干部到最困難的貧困縣、鄉、村去開展工作,盡快改變那里的面貌。同時,要搞好扶貧開發機構的建設。現在,中央和有關省區以及貧困面恢大的地、縣,都已相繼建立了扶貧開發機構,配備了專職人員,明確了工作職責,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工作網絡。但由于已經建立的這些扶貧開發機構大多尚未列入政府行政序列,直接影響機構和人員的穩定,扶貧任務長期性與扶貧機構和人員臨時性的矛盾十分突出,不利于有效地開展工作。因此,建議各有關地方在編制總規模不變的前提下,把扶貧開發機構納入政府的行政序列,以穩定隊伍,做好工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組成人員名單(2009年)
2009-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2001修訂)
2001-06-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7-12-1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英文本的決定
1990-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1982-11-19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
198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失效]
1950-03-0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
1996-10-29澳門特別行政區司法機關具體產生辦法
1999-07-03臺灣省出席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協商選舉方案
2002-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區域界線文字說明(2015)
2015-12-20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施行細則(2014年修訂)
2014-02-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建立浙江舟山群島新區建設部省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函
2013-12-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3年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3-07-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2013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
2013-05-1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3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3-04-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
2013-03-2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反對拐賣人口行動計劃(2013—2020年)的通知
2013-03-02國務院關于發布第八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的通知
2012-10-31國務院關于印發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2011-02-09關于全國深入開展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專項行動視頻會議的補充通知
2010-10-26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
2010-07-05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全文)
2009-08-17森林防火條例(2008修訂)
2008-12-01國務院關于機構設置的通知(2008年)
2008-03-21國務院關于海河流域防洪規劃的批復
2008-02-16國務院關于加強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
2007-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