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記者從文化部全國文化市場管理工作會議上了解到的。按照文化部日前修改并公布的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我國營業性演出政策在諸多方面進行了這方面的調整。?
????這一實施細則將于今年10月1日起開始施行。其中演出的范圍包括音樂、戲劇、舞蹈、雜技、魔術、馬戲、曲藝、木偶、皮影、朗誦、服飾、民間文藝等現場文藝表演活動。?
????演出市場開放按照實施細則,只要符合規定條件的社會單位或個人,都可以依法取得經營演出活動的資格,演出市場經營將取消所有制壁壘、地區壁壘和部門壁壘。?
????按照這一細則,任何國內資本,只需要一定的資金、專業的表演或經營服務人員,就可以申辦營業性演出團體、演出場所或演出經紀機構。其中營業性演出團體必須有10萬元以上注冊資本;演出公司須有100萬元以上注冊資本;演出經紀公司須有20萬元以上注冊資本;涉外演出公司須有500萬元以上注冊資本。而原有辦法則規定,演出經紀機構存在國有經濟單位的限制。一類演出經紀機構應是文化部認定有對外文化交流業務的國有經濟單位,二類演出經紀機構應是國有經濟單位。?
????經營主體平等過去演出經紀機構區分為一、二、三類,一類演出經紀機構可以直接與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及外國的演出單位或個人簽訂引進或派出演出合同并經營其演出活動;二類演出經紀機構可以在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承接一類演出經紀機構引進的演出活動;三類演出經紀機構只限經營國內演出團體或個人的演出活動;一類和二類演出經紀機構統稱為涉外演出經紀機構,可以同時經營三類演出經紀機構的業務。而新的細則在經營權利和義務上取消了這種等級劃分,同時根據資質的不同,保留了涉外演出公司和不涉外演出公司的區分。?
????按照修改后的細則,今后設立演出經紀機構,無論是從注冊資本還是從業資質上,均將提高入市門檻。按照規定,演出經紀機構按照業務范圍分為演出公司、涉外演出公司。演出公司可以從事演出的策劃、組織、聯絡、制作、營銷等經營活動和演出的代理等經紀活動;涉外演出公司是指取得承擔涉外演出業務資格的演出公司。?
????全面推行簽約制度原有細則只粗略地規定,營業性演出中,演出單位之間、演出單位與所邀請的演員之間應簽訂演出合同。而新修改頒布的細則在演出經營的各個環節強化了演出合同制度,努力用法治手段保障信用制度,規定演出單位之間、演出單位與所邀請的演員之間、演出單位與有關的非演出單位之間應簽訂書面演出合同,并對合同的簽訂和內容進行了可操作性的、詳細的規定。?
????按照新細則,演出合同包括演出經營合同、演出經紀合同、演出場地租賃合同、演出器材租賃合同、演出贊助或投資合同等。應經過審批的營業性演出活動,經批準后,合同方可生效。?
????細則還規定觀眾憑演出票券觀看演出,禁止偽造、加價倒賣演出門票。在組臺演出和涉外演出審批中,也加強了對合同的管理,規定必須提供與演出相關的各類演出合同文本,而不僅僅是提供合同意向書。?
????業內人士認為,這些規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罷唱、票價畸高等演出風波,預防欺騙普通觀眾行為的發生。?
????義演不得獲取報酬實施細則規定,公益性演出以及募捐義演演出活動的演職人員不得獲取演出報酬。?
????細則還規定,任何單位舉辦公益性演出、募捐義演及節慶演出活動,如需通過營業性演出方式進行,應委托演出公司承辦,并按照規定辦理審批手續。?#p#分頁標題#e#
????承辦演出的演出公司應當將扣除必要的成本開支后的演出收入捐給社會公益事業。演出公司不得從中獲取利潤。這里的演出收入包括門票、捐贈款物和廣告贊助收入等。公益性演出及募捐義演結束后10日內,承辦單位應將演出收支結算報審批機關備案。?
????建立演出經紀人制度我國演出市場將首次全面建立演出經紀人制度。過去,一些演出經紀機構履行部分行政管理職能,演出經營與經紀不分,非法演出經濟活動蔓延,導致演出市場倒賣批文、層層加價的現象時有發生。按照實施細則,文化部門強調管辦分開的原則,明確區分演出經營職能和經紀職能,明確規定營業性演出單位不得承擔演出行政職能。?
????按照細則,設立演出公司和演出經紀公司,必須具有一定數額獲得演出經紀人資格的從業人員。文化部門將對演出經紀人進行資格培訓和考核。演出公司可以從事演出的策劃、組織、聯絡、制作、營銷等經營活動和演出的代理等經紀活動,而演出經紀公司只能從事演出的代理、行紀、居間等。?
????細則還規定,申請設立演出公司、演出經紀公司,從事演出經紀活動的,應報省級文化行政部門審批,經批準的,由省級文化行政部門核發演出證,并報文化部備案。?
????遏制演員“一人兩制”按照細則規定,邀請營業性文藝表演團體的在職演員和專業藝術院校師生參加營業性演出,應當與其所在單位簽訂演出合同。這一條款給予演員所在單位一定的空間,支持單位為維護本部門利益而對日益泛濫的“一人兩制”現象進行限制。?
????按照規定,營業性組臺演出必須有營業性文藝表演團體、演員個人的演出證。個體演員、營業性文藝表演團體的演員、專業藝術院校師生申辦個人演出證,應到戶籍所在地或居住地縣級以上文化行政部門辦理。演員個人申辦演出證,必須年滿16周歲(雜技演員年滿14周歲),具有一定的業務基礎知識和表演技能,并通過縣級以上地方文化行政部門的法規和業務考核。?
?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任命的名單
2014-02-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十一屆〕第十四號
2010-02-26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1982)
1982-08-23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草案)》的審議程序和表決辦法
1993-03-2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環境保護委員會改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的決定
1994-03-22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區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產生辦法
1999-03-1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愛沙尼亞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2-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4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5-07-01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規定的解釋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2005修訂)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1979-07-01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正確理解和執行《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一條第二款的答復
1992-01-31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2013年修訂)
2013-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郵票過渡性安排的意見
1998-07-12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
1999-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根廷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1-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
2001-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第一款的解釋
2002-04-28臺灣省出席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協商選舉方案
2002-04-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決定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中央銀行財產司法強制措施豁免法
2005-10-25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2006年修正)
2006-02-28音像制品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民用機場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
2017-05-28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2015年修訂)
2015-06-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云南大理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
2013-11-08國務院關于修改《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的決定
2012-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