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玩弄校花双胞胎,日本人真人姓交大视频,成 人 免费 黄 色 视频,欧美熟妇无码成a人片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關于沈陽市經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方案報告的通知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1-01-31 · 7305人看過
  遼寧省人民政府轉報的《關于沈陽市經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方案的報告》,已經國務院批準,現轉發給你們,請貫徹執行。
  沈陽市是我國東北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和工業基地,搞好沈陽市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對于發揮中心城市的作用,恢復老工業基地的活力,促進遼寧和東北地區經濟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沈陽市經濟體制綜合改革,要在遼寧省委和省人民政府領導下,在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的積極支持與指導下,認真貫徹《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進一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發揮省、市各方在的主動性、創造性,努力把試點工作搞好。

      沈陽市人民政府關于沈陽市經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方案的報告
             (1984年10月25日)

  國務院關于在我市進行經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的批復下達以后,我們即組織全市各部門、各單位和廣大干部、群眾進行了認真的學習和討論,并在國家體改委和省有關部門的幫助下,就如何貫徹落實國務院的批復精神,搞好沈陽市經濟體制綜合改革的試點,研究提出了一個初步設想。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們又根據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的精神,對這個初步設想進行了反復討論,最后形成了《沈陽市經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方案》。現將此方案報告如下:

 一、改革的基本方針和主要目標
  沈陽市是國家在“一五”期間重點建設起來的以機械工業為主、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基地之一,是歷史形成的中心城市,具有發展經濟的許多優勢。全市擁有三千多個工業企業。固定資產達九十多億元,基礎比較雄厚,特別是機械工業比重大,在全國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還擁有煤炭、石油等豐富的物資資源和比較雄厚的科學技術力量;又具有優勢的地理位置和交通、通訊條件,不僅是大連這個對外開放“前沿”的“腹地”,而且也是東北地區的交通樞紐和聯結關內外的咽喉。把這些優勢充分發揮出來,無論是對沈陽的振
 興,遼寧的繁榮,還是對東北地區經濟的發展乃至對全國的四化建設,都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由于長期以來“左”的影響和經濟管理體制上存在的政企職責不分,條塊分割,對企業統得過多過死,忽視商品生產、價格規律和市場的作用,以及分配中平均主義嚴重等弊端,不但使沈陽的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而且技術老化、裝備老化、產品老化,經營管理落后,經濟效益比較低、競爭能力差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嚴重影響了中心城市作用的發揮。要徹底改變這種狀況,唯一出路就是進行經濟體制的綜合改革和技術改造。幾年來,我們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的指引下,努力轉變指導思想,認真貫徹八字方針,在抓了調整和整頓的基礎上,首先從農業和城鎮集體經濟突破,以農村促城市、集體促全民、企業促機關,并由點到面,由單項到小配套,對城鄉的經濟體制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使沈陽市的經濟開始走上健康發展的軌道。但是,同全國改革發展的新形勢和實現十二大提出的宏偉目標的要求還很不適應,迫切需要加快改革的步伐。因此,我們一定要根據十二屆三中全會的精神,充分利用中央賦予我市省級經濟管理權限的有利條件,從沈陽的實際出發,進一步解放思想,大膽創新,眼睛向內,充分挖潛,揚長避短,開拓前進。要通過“三改三開”(經濟體制改革,技術改造、工業改組;開發人才,開發新產業、新產品,對外開放),首先把企業搞活,并充分發揮沈陽的經濟、技術和地理優勢,沖破按行政區劃組織經濟活動對經濟發展的束縛,運用經濟手段,發展橫向經濟、技術聯系,逐步形成以沈陽為依托的,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科學技術、內外貿易、金融事業等綜合發展的開放式、網絡型的經濟區,建立起有中國特色的、符合沈陽特點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以振興沈陽、繁榮遼寧,服務全國,走向世界。具體目標是:
  1.振興沈陽經濟,煥發老工業基地的青春。通過經濟體制改革和加速技術進步,改造傳統工業,尤其要使機電工業超前,把沈陽老工業基地的潛力充分挖掘出來。在不斷提高社會經濟效益的前提下,到一九九0年實現工農業年總產值翻一番,即由一九八0年的一百零八億八千萬元增加到二百二十億元以上,平均每年遞增百分之七點三;按人口平均的國民收入達到一千六百元,爭取提前達到小康水平,并為后十年振興奠定物質技術基礎。到二000年,在不斷提高社會經濟效益的前提下,實現工農業年總產值翻兩番;重點行業、重點產品要達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國際先進水平,部分重點產品要達到當時的國際先進水平,重點行業、骨干企業的經濟技術指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在發展經濟的同時,相應解決好城市的規劃、建設和環境保護,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治理工業“三廢”,盡快把沈陽市建設成為經濟繁榮、科學發達、環境優美、文明富庶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型工業城市。
  2.擴大橫向經濟、技術聯系,促進遼寧中部城市群、全省及東北地區經濟、技術的發展。通過改革,把沈陽的經濟、技術和地理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本著“揚長避短、互通有無、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運用經濟手段,首先加強沈陽同附近城市群的橫向經濟、技術聯系,組成合理的經濟網絡,并運用世界新的技術革命的成果,引進先進的技術和經營管理方法,把這一塊老工業基地改造成為專業化協作、互相聯合、各具特點、城鄉結合的現代化工業基地;同時,以大連為“前沿”,以沈陽及其附近城市為“腹地”,密切配合,把遼南城鄉帶動起來,使之發展成為可與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相媲美的繁華的遼南經濟區;進而促進全省經濟的繁榮,逐步將經濟技術的輻射范圍,由遼寧擴大到全東北及內蒙的東西盟,努力開拓國際市場,為振興全國經濟服好務、立新功。
  3.探索大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路子。通過博采眾長,大膽實踐,并從沈陽的實際出發,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在經濟體制綜合改革的初中中,逐步走出一條依靠中心城市組織經濟活動、發展城鄉經濟的新路子。

 二、改革的基本方向
  為了實現上述改革方針和主要目標,我們進行經濟體制綜合改革的試點,應當遵循基本方向是:
  1.首先應當改革城鄉分割、條塊分割、軍民分割、領導多頭的管理體制。在立足全國、通盤考慮,注意保持和發揮各自優勢的前提下,在國家計劃的指導下,實行以城市為中心的城鄉結合、條塊結合、軍民結合的經濟管理體制。
  2.在全國統一計劃下,按照國家對沈陽市實行計劃單列的要求,由市負責計劃的綜合平衡,本著有步驟地適當縮小指令性計劃的范圍,適當擴大指導性計劃的范圍的原則,積極發揮多種經濟杠桿的作用。
  3.按照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水平的要求,堅持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統籌安排全民、集體、合營和個體經濟,發展多種經濟形式,采用多種經營方式,促進多層次經濟的大發展、生產力的大提高。
  4.按照專業化協作的原則和經濟合理的要求,發展多種形式的經濟聯合,逐步形成合理的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和企業組織結構。
  5.實行第二步利改稅,進一步健全經濟責任制,改革工資獎勵制度,徹底改變企業經營好壞一個樣,職工干好干壞一個樣的狀況,做到企業不吃國家的“大鍋飯”,職工不吃企業的“大鍋飯”。
  6.進一步開放和搞活商業、物資和金融,打破地區、城鄉、部門、行業的分割狀態,按價值規律和合理流向組織商品流通、物資交流、資金周轉,做到貨暢其流、財盡其用。
  7.本著發展經濟要靠科學技術,科學技術要面向經濟建設的方針,改革科研體制,促進人才合理流動,加快技術進步的步伐,改造老基地,振興老基地。
  8.按照黨政企合理分工的原則和以城市為中心管理經濟的要求,簡政放權,減少層次,改革行政管理機構和管理方式。

 三、改革的主要內容
  按照上述改革的基本方向,我市經濟體制的綜合改革,必須堅持把增強企業的活力,特別是增強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業的活力作為中心環節,把確立國家和企業、企業和職工這兩方面的正確關系作為本質內容和基本要求,其具體內容和近期改革的重點是:
  (一)落實省一級經濟管理權限
  1.根據國家計劃,全面管理沈陽市的工農業生產、固定資產投資、城鄉建設、交通運輸、商品流通、對外經濟貿易、科學技術、文教衛生等生產建設和社會發展事業;在計劃、財政、稅收、物價、銀行、保險、工商行政、勞動工資、電力、物資分配、外經外貿、海關、商檢、郵政電信、環境保護、藥政藥檢、專賣事業、旅游等方面,享有省一級經濟管理權限,在基本建設、技術改造、利用外資、引進技術項目的審批以及經濟組織和文化教育事業單位的組建(包括高等教育知學考試、學歷和職稱等),以及在建設用地、規劃設計、建筑施工等方面均享有省一級的審批權。各項事業(包括文化、政法和其它社會事業)的經費和建設投資安排也視同省級單位。
  2.國家召開的有關經濟工作的會議,沈陽市視同省級單位參加,國家有關經濟部門下發省級單位的文件、簡報、資料同時下發沈陽市,以利于溝通信息,加強對沈陽市的經濟工作的領導和幫助。
  3.為防止城市人口增長過快,今后沈陽市區人口的機械增長,包括干部、工人的調入,轉業軍人的安置,以及隨遷家屬等,均由市有計劃地控制,有關方面在限額內按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審批;省直機關調入干部及隨遷家屬由省審批,其他所有遷入人員的戶口均由市審批。
  4.為更好地落實城市總體規劃,規劃區內的土地由市統一規劃、調撥、征用和審批。
  (二)改革計劃體制
  1.從一九八五年起,在全國國民經濟、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各項計劃中,均對沈陽市單列戶頭,視同省一級計劃單位直接納入國家計劃平衡。屬于國家計委主管的計劃,請國家計委單列;屬于國務院其它各委、部、局、總公司主管的計劃,請各主管部門單列。
  2.不屬于國家計委和國務院其它部門主管的計劃,原則上由沈陽市計委和市有關部門安排,其中涉及省內平衡的,請省安排和協調。
  3.在保證完成國家和省下達計劃的前提下,全市的生產、建設、流通和分配,由市統籌安排。省管物資、商品的調出調入,由省、市有關部門按商定的基數和計劃執行。
  4.計劃單列中,能源的分配調撥、主要物資和商品的分配調撥、固定資產投資、財政和信貸等指標,劃定基數后,請國家考慮沈陽市的具體情況,在安排計劃時給予照顧。
  5.除國家和省控制的少數指標外,市可按年度預計完成數和五年計劃分年數字,提前安排下年計劃,并下放計劃管理權限,充分發揮經濟杠桿的作用,適當縮小指令性計劃的范圍,有步驟地適當擴大指導性計劃的范圍,擴大市場調節。
  (三)改革企業管理體制
  1.根據國務院關于省不直接經營管理企業,中央各部基本上不直接經營管理企業的原則,除軍工、鐵路、民航、電力、郵電和經國務院批準的全國性公司直接管理的企業以外,其余在沈企業,原則上均下放給市。省屬在沈企業,除電力、農墾、新聞、出版、勞改單位所屬企業和大專院校、科研單位附屬工廠等,仍由原主管部門領導外,均下放給市。下放的工商企業,原來承擔的任務和協作關系,要繼續保持和發展。下放企業產品的省市留成,按照與主管分配部門商定的比例和基數執行。
  2.整個下放工作,要有計劃、有步驟、有準備地進行。企業下放以后,市要抓緊管理體制的改革,把權力真正下放到企業。實行政企職責分開,改變單一的行政管理辦法,把經濟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結合起來,做好統籌、協調、服務、監督工作。
  3.根據生產力發展水平和企業經營活動的需要,要加強行業管理,按行業統籌規劃,在經濟合理、自愿互利的基礎上,大力組織多種形式的聯合和專業化協作,發展企業間的橫向經濟聯系。近期內要以挖掘企業的潛力為主,重點抓好輸變電、汽車、醫藥等行業的調整改革。
  4.軍工企業的民品生產任務,市會同國防工業有關部委進行規劃,并分別納入部、市的年度計劃和長期計劃,所需物資按國家有關規定,分別由部和市組織供應。市對軍工企業民品生產提供支持和服務。所有軍工企業都要根據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和自己的實際情況,積極而有遠見地確定民品生產的方向,上一些技術先進、對開發東北經濟和發展全國經濟有重要意義 的產品,同時按照專業協作的原則組織民品生產。協作配套要按經濟合理的原則,盡可能就地就近組織。軍工的富余能力和科技力量,要積極承擔地方企業的技術改造、科技攻關、新產品開發等任務和國防科技向民用轉移的任務,實行有償轉讓,開展有償的社會化技術服務。
  5.根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擴大國營工業企業自主權的暫行規定》和省委、省政府的有關規定,擴大企業在生產經營計劃、產品銷售、物資選購、資金使用、資產處理、勞動工資管理、干部任免和機構設置等方面應有的權力,使企業成為相對獨立的商品生產經營者。企業要完善內部經濟責任制,解決職責不清、賞罰不明、責權分離、決策慢、效率低的問題,努力提高企業素質,解決好職工和企業的關系。當前,要特別注意把大企業搞活,推動技術改造和技術進步,使他們具有開發生產、開發技術、開發智力的壓力、動力和活力。
  6.在搞好試點的基礎上,及時總結經驗,實行廠長(經理)負責制。
  7.小型國營企業實行“全民所有,集體經營,照章納稅,自負盈虧”,可以由集體或個人承包、租賃。
  8.建筑施工企業實行全行業的改革;推行投資包干,棟號包干和百元產值工資含量包干等多種形式的經營承包責任制;工程實行招標承包;建筑材料實行包工包料;大力開展對外承包和勞務合作;開放建筑市場。實行城市建設的綜合開發。
  (四)改革流通體制
  1.改革商業體制。下放省在沈的商業、物資二級站;與市三級批發站合并,實行商業批發站與專業公司合一;下放供銷二級批發業務及在沈企業;建立一批自主經營的工業品、農副土特產品和生產資料等貿易中心、批發市場、貿易行棧;擴大零售商業企業的經營范圍;大力發展工商、農商、商商、工農商聯合經營,以打破多環節、少渠道、封閉式的流通體制,實行國家、集體、個體一起上的方針,建立城鄉暢通、內外交流、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流通網絡。
  2.改革物資體制。簡化手續、減少環節,開展多種形式配套承包供應,建立統一的物資供應市場,形成以物資綜合貿易中心為主的,專業門市部、聯營商店、經銷、代銷點配套的物資門市供應網絡。以城市為中心,就地就近組織供應。對大宗物資,盡可能組織企業之間的直達供應和長期定點供應。
  (五)改革財政稅收金融體制
  1.財政計劃單列后,我市財政收支基數和財政上交辦法,請財政部會同省、市財政部門,本著實事求是、公平合理和給我市一定活力的原則,另行商定。
  2.在國家計劃指導下,開辟多種資金渠道,辦好地方信托投資公司,開展金融信托業務。
  3.歡迎國內外金融界、企業界來沈投資、獨資、合資開辦企業;允許各經濟實體發行股票、債券,具體辦法另定。
  (六)放寬政策,加速技術改造  
  1.擴大企業技術改造自主權。企業使用自有資金進行技術改造,除重大項目應按規定程序審經外,由企業自行統籌安排,不再報批;使用貸款進行技術改造項目的審批權,也要相應下放。
  2.企業可用于改造的資金,通過銀行信托方式,在不改變所有權的條件下,根據統一規劃,實行有償調劑使用。
  3.市有權安排和審批總投資在三千萬元以下,直接利用外資一千萬美元以下,地方外匯五百萬美元以下的項目。
  4.為解決老企業技術改造必需的資金,擬定行以下特殊政策:
  (1)從實際出發,對重點改造的企業,提前于一九八五年按國家統一規定的固定資產分類折舊年限和分類提取折舊的辦法提取折舊基金。
  (2)對重點改造行業的重點企業,在保證上繳利稅穩步增長的前提下,按照省級經濟管理權限,采取適當調減調節稅等辦法,籌措必不可少的改造資金。
  (3)根據沈陽市技術改造規劃,每年需要的改造資金較多,除地方自籌外,請國家每年分配照顧相應的貸款額度和外匯額度,照顧一定比例的貼息貸款
  (七)改革外經外貿體制
  按照政企職責分開,工貿結合、技貿結合的方針和繼續放寬政策統一對外的原則,通過改革,把外貿企業逐步建成經濟實體,提高經濟交益。按照外經外貿體制改革的方向,逐步建立和完善對外經貿新體制。
  1.沈陽市享有省級外經外貿管理權、經營權,并實行外經外貿計劃全面單列,承擔國家計劃任務。進出口業務逐步由收購制改為代理制。
  2.對外承包工程、勞務合作、靈活貿易、技術引進、進出口貿易等,市有權直接組團出國,簽發護照、對外邀請、洽談、報價、簽約、結匯。
  3.根據沈陽市外經外貿工作需要,組建若干個專業公司和中國貿易促進會沈陽分會,并分別報請經貿部和貿促會審批。
  4.對沈陽機械產品實行鼓勵出口的政策。針對沈陽以機械工業為主的特點,為使機械產品盡快打入國際市場,對沈陽出口機電產品,實行出口信貸。
  (八)改革勞動工資體制
  1.改革用工制度,積極推行勞動合同制,采用多種用工形式。
  2.建立社會勞動保險制度,首先在合同制工人、新辦集體企業和個體勞動者中試行。
  3.改革現行工資獎勵制度,實行按勞分配,克服平均主義。先行試點,逐步實行與企業經營好壞和個人貢獻大小掛鉤的浮動工資和職務工資制。工資浮動既包括企業工資總額與企業經營好壞掛鉤,上下浮動,也包括職工收入(含工資、獎金、津貼等)中的一部分隨個人貢獻大小,上下浮動,還包括用企業留成中的獎勵基金進行自費調整工資。
  (九)改革城市建設體制
  1.改變過去按條條分配投資和材料、分散建設的管理體制,實行城市的綜合開發,由城市建設主管部門按照城市總體規劃,制定綜合開發計劃,配套進行城市建設。
  2.開展房地產經營。按照不同地區、地段,分等分級向用地單位收取綜合開發費;或由開發公司成套建造基礎設施和各類公共用房后,按綜合造價出售給用房單位。
  3.市政公用事業單位實行企業化管理,市政設施逐步實行有償使用制。
  4.開辟多種城市建設資金來源。工業建設項目所需新建的市政公用設施配套工程,列入該工業建設項目的計劃和總概算。由于企業、事業單位進行新建、擴建、改建及技術改造而造成城市市政公用設施增加負荷的,應向城市繳納增容補助費。
  (十)改革科研管理體制
  1.建立市科技交易服務中心和技術咨詢服務中心,疏通科技成果應用渠道,開展科技咨詢、信息等服務,搞活科技人才的流動。
  2.市屬科研單位逐步由事業費開支改為有償合同制,實行課題承包、成果有償轉讓。科研項目開發實行公開招標。科研院所積極開展技術服務活動。
  3.大力組織協調在沈的科研力量,搞好技術合作、人才培訓、課題聯合攻關和成果轉讓,組織跨行業、跨地區、跨學科的以科研單位為“龍頭”的科研生產聯合體。
  (十一)改革企業組織結構和經營管理方式
  1.按專業化協作、提高經濟產益和平等互利的原則,圍繞骨干企業、名牌產品、新技術開發和資源的合理利用,搞好企業的改組聯合,實現企業和經濟組織的合理化。還要打破地區界限,凡是沈陽有優勢的企業或產品,以沈陽為依托,組織經濟聯合;凡是外地有優勢的,沈陽的企業要積極參加外地的經濟聯合,一些適宜于農村加工的產品或半成品,可以擴散給農村,搞好城鄉、工農的聯合。要建立鑄、鍛、電鍍、熱處理等工藝專業化中心;把和單位附設的計算、計量、測試等生產科研服務機構以及一些生活服務設施加以合理組織,實行社會化服務。
  2.根據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和自愿互利原則,分別組織不同形式的經濟聯合組織。對現有的行政性的公司,要加以整頓。
  3.通過建立地區協作組織,召開地區協作會議,組織雙邊或多邊的技術協作、物資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王利

王利

執業證號:

11301201410329569

北京市盈科(石家莊)律師事務所

簡介: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王利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

1997-07-03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免職名單(2010-4-29)

2010-04-29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1999修訂)

1999-12-25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上海合作組織特權與豁免公約》的決定

2005-02-28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澳大利亞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6-10-31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失效]

1986-12-0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1991-04-09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

1997-08-29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2-04-28

中華人民共和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

國務院關于修改《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的決定

2018-01-16

存款保險條例

2015-02-17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

2014-01-17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2011修訂)

2011-10-28

國務院關于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1970-01-01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的意見

1970-01-01

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山東省煙臺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07-28

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1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3-02-08

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的決定

2013-01-30

國務院關于印發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的通知

2012-02-06

關于調整進境物品稅稅目稅率的通知

2011-01-24

國務院關于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2010-08-19

關于2010年糾風工作的實施意見

2010-04-09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遼陽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09-03-28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無錫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09-03-16

草原防火條例(2008修訂)

2008-11-29

國務院關于修改《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的決定(國務院令第534號)

2008-09-10

國務院關于印發2008年工作要點的通知

2008-03-29

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決定

2008-02-18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谷县| 五常市| 陇南市| 拜城县| 武义县| 依兰县| 黑水县| 远安县| 噶尔县| 伊春市| 维西| 济阳县| 洛扎县| 荥阳市| 永寿县| 诸城市| 华坪县| 大兴区| 昌乐县| 马山县| 西畴县| 长丰县| 阜阳市| 通许县| 上林县| 沈丘县| 修水县| 汉源县| 信丰县| 大邑县| 新蔡县| 金秀| 清新县| 长海县| 西乡县| 抚州市| 故城县| 陇川县| 咸丰县| 鹤山市| 古交市|